应急管理,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2022-03-12 14:10:13郑秀亮
环境 2022年1期
关键词:隐患预警园区

郑秀亮

“始终坚持并落实好‘有事没事当有事准备,大事小事当大事对待’‘五个第一时间’‘三个不放过’等有效做法,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这是2021年生态环境应急工作的要点要求。

“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其特点只能控制。”广东中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办负责人蓝文宣介绍说,由于环境风险的这一特性,不管是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还是园区、企业,做好生态环境应急工作都显得十分重要,“提前把风险摸清,然后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一旦有事故发生,才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

识别风险,强化应急

“虽然环境应急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从我们日常工作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这一块的工作还是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蓝文宣表示,目前不少企业和园区的环境风险意识较为淡薄,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脱节。“环境风险客观存在,环境风险隐患却是可以消除的,但是很多地方对隐患排查不系统、风险评估不规范、治理不及时。”

在应急方面,环境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预警技术研发和系统建设投入亟待加强;很多地方的环境应急队伍与能力严重不足,没有独立的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环境应急资金和应急装备物资匮乏、应急人员编制少、经费难以保障;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松散,环境应急能力严重不足。此外,还存在环境应急技术支撑能力和环境应急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种局面,蓝文宣建议,首先要从意识上作出转变,“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环境风险意识,重视企业环境风险的预测。”要有“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意识,把环境污染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管是园区还是企业,都要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情况。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主管部门备案。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建立档案情况。按时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按规定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装备和物资情况等。

专业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可以让环境应急工作发挥最大效应。对此,蓝文宣表示,园区或企业要设立专职的应急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的组成、在单位组织架构中的地位,以及保障其有效发挥作用的相关条款,并得到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认可。每年还要保障一定的工作经费用于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明确应急专项经费(如培训、演练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明确专职管理人员组成、岗位职责等,制订奖罚制度,并正式发文实施,专职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人员通讯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这些人员要定时组织参加环境应急管理培训。”蓝文宣建议,企业要定期收集和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及时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南阳实践,护水安全

“环境应急工作中,水跟气的应急是重点。”蓝文宣介绍说,在水环境应急方面,生态环境部门近几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要开展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

“南阳实践”的思路即围绕不让受污染的水进入敏感水域(水源地等)的目标,从汇水河流入手,“以空间换时间”,按照“找空间、定方案、搞演练”的原则进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方法。

其中,“找空间”是调查河流水文水利基础信息,找到能使污染团与清水隔离的“空间”。“定方案”是编制“一河一策”,以河流受到污染为起点,设计确定应急措施。“搞演练”是通过应对和演练不断检验完善应急预案。“找空间、定方案、搞演练”关键是找到能使污染团与清水隔离的“空间”,“以空间换时间”,掌握事件处置主动权,保障人民群众用水安全。

按照生态环境部和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的工作部署,落实“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佛山市南海区近期在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以佛山水道(罗沙段)为试点,推广实施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

南海区严格落实省市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的“启动推进、全面实施、深化应用”三项工作要求,对佛山水道(罗沙段)的环境风险源、敏感目标、应急空间、水文信息进行了全面摸排,整合了流域内43家重点企业、8条危险化学品运输路线、1个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18条干流支涌、4个水库、5个坑塘、19个水闸、5条大型桥梁、28条小型桥梁等环境应急数据。

根据河流特征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情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因地制宜,编制了佛山水道(罗沙段)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及佛山水道(罗沙段)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研究报告,把风险信息、应急设施等标注上图,明确操作流程和主要措施,增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主动性,进一步压减环境应急处置时间。

“南陽思路也适用于园区管理。”蓝文宣表示,园区开展“南阳模式”实践,可以实现废水从产生到排放的层层防控,为应急管理争取主动权和有效时间,确保“风险排水不出园区”,有效防控环境风险。

预警体系,管住风险

在大气环境应急方面,生态环境部针对化工园区这一重点领域,积极推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工作。

2012年,生态环境保护部就先后批复了青海、河北、山东、广东、宁夏和江苏6省(区)共8个化工园区开展第一批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部再次批复了辽宁、福建、重庆、江苏4省(区)共8个化工园区开展第二批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试点的函。此外,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积极推进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建设,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响应。

据蓝文宣介绍,该公司曾参与多个化工园区预警系统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为各园区消除多起大气环境风险隐患,得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该系统建设主要分为摸底数、布站点、建平台、设阈值、建模型、配制度6个步骤。

摸底数重点解决园区的风险隐患“有什么”“在哪里”“有多少”的问题。通过采取“排查-排除-再排查”的风险迭代消除路线,最终达到企业无泄漏、少风险的目标。

站点布设主要考虑在重点风险源站、企业厂界站、扩散途径站、敏感防护站等区域。在设备选择上,由于气体成分复杂,监测物质种类要尽可能多,设备要能够自动识别污染物。为了体现预警的功能,要求设备检测速度要快,而且能够快速定性气体的性质,分析准确度要高要准确。设备运行必须稳定,要求24小时连续运行,且做到低维护量、低维护成本。

平台建设上,向上要衔接主管部门管理平台,实现自动监测数据的交互与共享;向下要覆盖现有主体监测设施,重点环境风险源、厂界特征有毒有害气体在线监测数据;左右衔接园区现有平台系统,实现从预警到应急的全过程整合与功能扩展。

预警阈值的设定,主要针对不同监测因子设定报警条件和计算程序,根据企业整体管理架构,制定行之有效的预警与应急机制。

建立应急模型,主要是在平时可辅助应急演练、风险溯源和隐患排查;事故应急的时候,事故状态下可快速为应急指挥、应急疏散提供决策支持。

有平台还必须有制度,这样才能够让平台的作用得到释放。据蓝文宣介绍其公司一般为园区配套运营维护服务、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服务、7×24小时全天候应急值守服务、数据分析报告服务、环境应急支持服务等。此外,根据园区及企业需要,还可以相应配套应急演练培训服务、泄漏检测及修复服务、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服务、排放规律分析服务、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等。

环境风险作为牵涉民生、防控难度较高的一个领域备受关注,也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园区及企业要获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必须重视环境风险管理,通过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减少风险隐患,逐步提升应对环境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隐患预警园区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38
隐患随手拍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2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2
园区的开放样本
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 03:30:3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1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