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华,朱 毅,陈 雪,孙 雪
(1.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东 深圳 440305;2.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23)
块数据是以一个物理空间或行政区域为单位,其中涉及的人、事、物等各类数据的总和,除了包含人、事、物本身的数据,还包含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数据[1-3]。其本质主要体现为平台化、关联性集聚和数据开放共享[4],一经推出就有许多城市开展了相关探索。2018年贵州在全国首创块数据指挥调度中心,打造了全面覆盖、集中管理、快速响应、共享开放的数据指挥调度枢纽[5];2019年深圳市全面推广利用块数据开展社会治理创新,打造支撑社会治理的“智能底板”[6];2020年雄安新区建设了块数据平台,汇聚新区全域数据、实现新区数据融合应用,并基于此推进全球首个数字孪生城市建设[7]。本文设计并实现基于块数据的社会治理云平台,利用地址匹配技术实现治理对象位置空间化,建立以统一地址为核心的面向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信息跨域数据关联模型,重构底数明朗、条块融合、权责清晰、协同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介绍系统实现后的应用成效。
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业务需求,以块数据为核心,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地图为基础,进行基层社会治理云平台的架构设计。系统架构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基础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5层(图1)。
图1 社会治理云平台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基础层由政务云平台提供,包括服务器、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资源等软硬件资源;数据层汇聚公安、网格办、市监等多个政务部门的数据,融合形成一个包括人、法人、房、通信、事件等数据的社会治理数据库,通过标准地址实现数据在空间上的定位,围绕属地管理和基层治理需求进行数据组织;服务层使用武大吉奥块智能社会治理平台GeoPanel,提供基层社会治理要素数据服务;应用层面向各级用户,提供面向基层治理的任务分派系统、事件分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考核评价系统、全景展示系统和移动端应用,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工具支持;用户层包括区、街道、社区各级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等。
块数据库从内容上可划分为空间块数据库、基础块数据库和业务块数据库三大类。
1)空间块数据库:空间块数据库包含电子地图和统一地址数据。电子地图通过调用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作为平台的基础二维底图。统一地址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在《社会管理要素编码统一地址规范》提出,基于网格化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贯穿市、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建筑物、房屋(户室)等多层结构的空间地理与地址标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要素地址信息的空间化、唯一化、编码化、统一化[8]。统一地址库的建设为建筑物和房屋赋予唯一的“身份号码”,为人、房、企、事等社会治理要素“入格、上图”打造一个数据精准、覆盖全面的空间地址底板。基于统一地址库的建设,实现了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建筑物-房屋共六级空间块建设。
2)基础块数据库: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数据是基础且变化频率相对较低的信息资源,是城市管理各类数据的“纲”,能够满足基层社会治理的多类业务应用的数据支撑。
制定块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企业、实有事件四大社会治理基础块数据库,以统一地址为纽带,在空间维度上关联各类社会治理要素,实现全要素打通融合,实现每一栋建筑物、每一间房屋都有统一的“身份证号码”,将人口、企业和事件都纳入到楼栋、房间,而且将数据互相关联。
3)业务块数据库。业务块数据库是从应用角度出发,根据具体业务需要制定的数据组织和抽取的规则,从基础数据库中抽取数据、从业务办理流程中获取数据的规则,在空间数据库支持下,形成以业务事项为核心的相关数据的完整集合。解决职能部门业务应用时,跨部门数据所需,包括重点人员信息、重点场所信息、重点企业信息等,管理好“少数重点房、重点人和重点企业”,有效解决“有信息难共享、有机制难协作”难题,实现精准治理。
平台中的数据库系统包含3种类型:关系型数据,文档型数据库,图谱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主要用于与内、外部数据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文档型数据库主要用于块数据聚合分析计算与查询;图谱型数据库主要用于块数据关联分析查询。
传统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由事件驱动,由于发现力量有限,无法主动监管全部管理对象,一直以来大多通过接受投诉、举报的渠道发现问题,容易形成管理盲区。本文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深入调研并结合块数据特点,将社会治理工作归纳为日常事务和事件处置两大类,并通过数据驱动和业务驱动,构建“双轮驱动”的治理闭环(图2):①数据驱动日常事务,通过设置数据碰撞预警模型,对业务数据库或者数据集与块数据底板进行碰撞比对,对由此产生的重合数据、交叉数据、异常数据进行深度分析[9],并制定任务分派规则以智能派单的方式传达日常事务工作,从基层人员无序随机工作模式,转变为清单式完成任务;②日常业务驱动事件处置,日常巡查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可以上报形成事件,事件经过逐步积累后归纳出重点关注问题纳入日常巡查,形成业务闭环;③业务驱动数据更新,日常巡查、处置、执法的过程中产生业务数据则回流到数据底板,保障数据闭环,打造社会治理业务应用与数据更新双闭环。
图2 基于块数据的社会治理工作流程设计
地址是表达城市生活位置的重要工具,在政务管理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标准,以统一地址编码解决相同地址不同表述之间的映射问题[10]。本次系统利用统一地址匹配手段,将政务数据中包括人、房、企业、事件在内的社会治理要素,建立与地理空间坐标的对应关系,从而以地址为媒介实现社会治理要素之间的关联融合,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条数据”,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组织成“块”,实现数据资源向街道、社区、网格等基层下沉(图3)。
图3 块数据关联图谱概念模型图
为了解决多渠道上报导致事件重复处理、事件分类依靠人工处理低效易错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基层社会治理事件智能分拨技术。通过对大量历史事件分派文本数据的深度学习,通过事件描述结合空间位置对事件实现分词提取,进而自动提取事件发生地、事件分派类型与处置部门等特征[11],实现社区治理事务的智能判重合并与末端办理单位的自动判断派发,提升事件派单作业准确率,缩短了事件从上报到处置的中间耗时,提高事件办理效率(图4)。
图4 事件模型训练流程
本次社会治理云平台和基层治理应用中移动端与Web端都使用最新版的HTML标准——HTML5规范开发。HTML5具有更好的语义结构,更加丰富的标签,随着对RDFa、微数据与格式等方面的支持,能够承载丰富的Web内容。同时,与移动平台原生应用相比,采用HTML5前端框架的Web应用开发具有跨平台的优势,能够封装到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政务平台,实现一次开发,多平台应用,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丰富社会治理应用,为基层治理多元主体提供治理工具[12]。
时空大数据挖掘即OLAP多维联机在线分析,是以时空大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为基础对数据分析挖掘,将结果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客户端,客户端以表格、专题图等形式展现分析结果。本次系统的建设中将使用OLAP技术,对数据进行切片和切块,从而从多个维度抽取数据支撑社会治理应用和分析。
任务分派系统实现信息采集核查、人员走访、场所巡查等各类社会治理任务的分配与调度。常规的基层任务分派是职能部门直接以数据报表或系统平台形式下发,应用任务分派系统,能够通过配置任务“生成-分配-执行”的规则,创建采集、核查、巡查、走访任务,也可以直接通过“块数据”数据碰撞模型,智能分析预警生成工作任务。各级业务部门工作人员使用系统进行任务申请,区、街道网格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基层工作事项的创建、审批、管理与跟踪,实现对基层工作事项的准入和工作进度的集中管理。
事件分拨系统是本平台的核心功能,用于实现社会治理事件的分拨流转和动态管理。利用“块数据”建立事件、时间、空间及相关管理对象之间的关联,通过事件智能分拨能力,自动将事件逐级分拨到对应的事件处置部门或人员,实现扁平化的事件流转机制。对于责任划分尚未明确或存在争议的事件,则可以由分拨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分拨到对应的处置单位和处置人员。
同时,平台可基于事件办理过程和事件的紧急程度,建立在办事件监控,对未按时处理、临近时限事项、超期事件等实现预警管理,提醒责任单位对事项及时处理。对于重大或紧急的事项,设置领导批示管理和抽查,突出重大任务的关注程度,规定重大任务的办理时限,促使责任部门重视重大事项办理进度、办理成效、社会影响等。
领导可以通过平台,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对区管辖范围内的巡查、处置、督导力量进行科学指挥调度。
基于指挥调度系统所提供的社会治理事务综合指挥调度能力,以及块数据所提供的精准定位和数据关联能力,能够将社会治理事件快速落实到对应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处置,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和网格化指挥行动力。
考评评价系统是对各个部门案件情况、操作员评价考核、满意度考核、案件区域、案件分类等进行网络在线综合评价管理,为整个系统运行提供抓手,保证在考核体系下正常运转。
评价体系的对象包含了区域、部门、岗位、分类标准等各级评价主体,不仅从各级单位的角度进行整体综合评价,而且对各级部门及其部门组成人员进行单独评价,从而使整个评价体系结构严谨、科学,能够做到有章可循,迅速找到突出表现或工作问题所在。
通过考核评价系统的建设,对各级评价主体的工作效能进行量化评价,以考核评价为指挥棒,促进各级评价主体工作效能的提升。
全景展示系统是对南山区社会治理底数的综合总览门户。通过全景展示系统可以对南山区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建筑物-房屋六级空间块进行综合展示,也可以对南山区人口、房屋、法人、部件、事件以及其他基础信息数据进行总览,同时还可以对现有业务数据,如三小场所业务、商事主体业务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等的运行与管理情况进行综合查询。
通过全景展示系统,能够实现全区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可视化展示,包括网格基础信息、区、街道网格主管部门的网格工作管理、事件受理分拨、指挥调度情况。
网格化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块数据”底板可以将最有用的底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法和最低的成本推送给最重要的用户——基层网格员,以有效提高基层治理效率[13]。建设移动端应用系统,便于网格员获取辖区底数情况,并对信息进行采集核实,使数据在源头即与统一地址编码和空间坐标相关联,实现增量数据源头的“入格、上图”;同时,移动端应用还支持网格员日常的巡查走访及事件上报能力,借助块数据对多部门数据的组织能力,使网格员一次上门录入,多方信息共享,提高对辖区内建筑物、实有房屋、实有人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空挂户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减少基层重复工作。
本文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依托深圳市全面推广统一地址库和块数据理念工作背景,提出基于块数据的社会治理云平台建设。平台自2020年5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上线至今,已有超过20个部门(约3 000名基层人员协同使用),通过该系统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实现了近23万起事件的流转处置。同时,通过深化“块数据”技术推动形成基层治理特色应用场景,以房屋、人口、法人治理为主要内容,让“条”的数据在“块”中发挥作用,实现精准治理。在人口精准化管理方面,以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管理为例,南山区打通了卫健、公安和医院等部门的业务平台,实现精神病人“五位一体”管理,落实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责任;在企业监管领域,南山区利用“块数据”支撑体系,将企业审批、服务和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纳入系统进行监管,在事前加强注册监管,破解企业虚假地址注册难题,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平台运行以来南山区累计注册商事主体50 000多家,注册地址准确率达到100%,为实现源头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基于块数据的社会治理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涉及多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更加精细的社会治理的典型实践。立足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目标,笔者将在实际应用中持续推进块数据治理体系不断积累和完善,拓宽“块数据+社会治理”的应用场景,为新时代下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