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 马宁 朱彤
从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创立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先后历经14次搬迁和15次易名,百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的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等办学时期,矿大老一代为师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拼搏奋斗,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学科建设,为国家建设发展培育英才,为煤炭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具有百十余年发展历程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其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种形式的珍贵记录,其中既包含了实物材料、影像资料等有形的记录,也蕴含着无形的高校记忆和精神传承,这种“高校记忆”能够有力地唤起师生、校友的爱校荣校情怀,为新时代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为留存学校发展记忆,丰富学科建设材料,2019年11月,在学校党委书记徐孝民和校长葛世荣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正式启动了口述校史工作。历时一年多的口述学科史访谈,将学校8个学科的21位老教授关于学校学科历史的口述资料收录成册,编著形成《寻访·记忆——口述学科史》一书。
《寻访·记忆——口述学科史》一书里接受访谈的21位老教授中,既有学科泰斗和行业开拓者,也有孜孜以求、默默无闻、甘做人梯的老教授。他们中大部分都有着“北京矿业学院”的烙印,几乎都经历了北京矿业学院的辉煌、四川矿业学院的坎坷,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校区时期的奋进历程,见证了学校的发展。
北京矿业学院全景
通过抢救性的口述学科史访谈工作,老一代矿大人回溯过往,讲述学校学科在新中国成立后各办学时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新时代的学科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宝贵建议和殷切期望,他们的言语之中无不体现出老一代矿大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明德至善、好学力行的精神品格。受访老教授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历史的见证者、学科的建设者、精神的弘扬者,他们对学校学科发展历史口述所形成的材料,既具有记录建校强校的历史性,也具有立足学科发展的现实性,更具有矿大人自强不息的思想性。他们围绕学校学科发展历史、学科服务经济社会、为党为国育人等方面进行回顾畅谈,研究梳理这些口述资料,对于启迪新时代矿大人奋发向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号召。燃料工业部为适应这一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决定加速扩大矿业高等学校的规模,以满足煤炭工作建设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矿业学院应运而生,建立起初具现代规模的煤炭高等院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校与国家煤炭工业共同发展、共谋进步,为祖国煤炭行业培育英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煤炭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钱鸣高教授指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因煤炭而兴起,大自然赋予我们大量的煤炭资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它开发和利用好。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煤炭资源的科学开采和利用,煤炭在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质疑。经过煤炭系统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不少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煤炭开发走上机械化、智能化的道路,安全状况达到国际水平,开采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燃烧煤炭引起的空气质量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这些进步显然与行业高校和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有关。
北京矿业学院建校劳动
北京矿业学院教学楼
矿业工程学科的张先尘教授认为,北京矿业学院是旧中国采矿教育的主要继承者,也是新中国采矿教育的主要开创者。北京矿业学院继承了中国采矿教育的传统、主要力量和历史责任,最早学习苏联的采矿教育和科学技术,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得以成为我国发展采煤科学技术教育的中心基地。并对此做了具体的事例说明,一是许多矿业高校派出教师到北京矿业学院采煤教研室进修,回校后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为煤炭科技教育和学科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如东北工学院的刘广德、孙宝铮(后任阜新矿业学院副院长),淮南矿业学院的陈翼飞(后任山东矿业学院副院长)、冯震海(后任淮南矿业学院院长)、王玠,阜新矿业学院的南岳(后任阜新矿业学院副院长)等;二是为了壮大、提高煤炭系统采矿教育师资力量,北京矿业学院采煤教研室抽调教师支援兄弟院校,如西安矿业学院的刘听成(后任西安矿业学院副院长)、吴绍倩、郭泰,贵州工学院的刘勤堂、况礼澄(后任贵州工学院采矿系系主任),山西矿业学院的刘吉昌(后任山西矿业学院采矿系系主任)等。在能源结构转型、行业变革发展的新时代,张先尘指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顶着“中国”的荣誉就要承担对国家的责任,要做中国矿业教育的“国家队”,要在采矿学科前沿占领制高点,引领采矿科学技术向前发展,要在国家煤炭开发重大问题和技术决策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中国放顶煤开采理论研究奠基人吴健教授指出,20世纪,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顶板事故在矿工死亡率中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长壁回采工作面中不稳定直接顶板局部冒顶引起的顶板事故死亡率最高。吴健同其团队经过计算、分析,阐明了长壁工作面下位直接顶板内的应力分布状况和冒顶机理,明确地提出缓倾斜工作面端面顶板垮落是由拉应力分布决定的理论观点。20世纪80年代,吴健团队首次提出“提高顶板稳定性必须给顶板施加水平支撑力”的观点,并在模型支架的实验报告中明确地解决了各种掩护支架架型在各种状态下水平支撑力的支撑特征。同期,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因其经济和技术上明显的优点,受到世界上几乎所有开采厚煤层国家的重视,我国也很快引进了该项技术的试验,但主要由于技术原因,世界各国的放顶煤采煤方法的试验几乎全部失败。吴健团队在此后的10多年坚持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做出了一定成绩。在当时中国厚煤层储量和产量(需求)比例都较大、安全状况有待提高的情况下,放顶煤开采的安全、高产高效技术特点得到应用,对保证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矿业工程学科的路迈西教授引进国外选煤软件包,并将其汉化推广到选煤厂的实际应用中,产品得到一致好评。随后便进行了选煤计算机应用的系列研究,推出了选煤厂工艺微机辅助设计、选矿过程数学模型、选煤厂设计专家系统等应用程序。此外,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周心权教授曾提到,2004年至2005年间,我国煤矿特别重大事故频发,学校教师多次参加煤矿安全事故调查和火灾爆炸事故救灾,参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工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监察监管献计献策。可见,学校在煤炭领域的深耕为煤炭工业的科学、安全、良性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从老一代矿大科研工作者的言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学校的办学方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与国家能源工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学校坚持在能源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北京矿业学院是在新中国首都建设、发展的行业院校,是应国家百废待兴、工业需要煤炭的时代背景而建的新中国的行业大学。学校也不负国家期望与重托,为煤炭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培育了诸多科研成果。矿大人为矿务局(煤矿集团)、行业高校、煤炭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煤炭开发利用、煤炭高等教育事业、煤炭科技发展事业贡献才智,也在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的应急响应、事故救灾、标准制定、机制建设等方面集智集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能源行业的特色高等院校,与国家能源工业携手共进。可以说,国家能源工业所需就是学校所向,学校发展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就是为了攻关创新能够助力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中国能源工业高等教育领域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在其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上,校长葛世荣提出力争到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老一代矿大人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也充满期待,如钱鸣高院士所说:“煤炭行业不仅产量世界第一,在学科建设上也应该世界第一。”张先尘教授也说:“我们学校要在采矿学科前沿占领制高点......在坚韧不拔的努力中奠定和延续我们学校的历史地位。”如今,学校在能源领域已经形成了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的优势品牌,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城市工程地球物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发展建设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新时代矿大师生的手中。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周世宁院士寄语新时代矿大青年,强调创新的思维方法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非常重要。一切事物都是时间、空间的函数,都是非线性的,要相信自己,不断地创新。发展创新,应该重视发挥“人”的作用,开发“智力资源”。作为中国煤矿瓦斯学科的开拓者,他嘱咐,安全学科一定要往大安全领域发展。一是把学科的基础加宽,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一定要理论基础扎实。二是要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有深度地、自主性地去思考问题是关键。三是学科发展一定要围绕国家战略发展服务。
矿业工程学科的张荣曾教授指出,矿物加工工程的技术是一种分离技术,要拓宽发展思路,可以把关注点转移到工业废料一类上去,变废为宝,扩大业务面。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金奎励教授和任德贻教授作为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他们也对学科发展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金奎励认为,煤岩学、有机岩石学向土壤产业和环境科学发展是可能与必要的。任德贻希望,地质学科能够把煤作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有机岩,且是受到地热、压力构造最敏感的一种岩石来研究大地学圈内问题。他建议,可以在煤的洁净化利用,液化用煤、开发与煤共伴生矿产资源等方面多加努力,更多地做一些工作。在如何更好地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更好地进行洁净化利用等方面有很多问题可以重新思考、重新认识。
机械工程学科的荆元昌教授认为,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总趋势将是数字化、智能化、精密化,矿山机械作为机械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也要遵循这个发展的总趋势。要继续深入研究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传动系统,研究无人领域人工智能化,深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深入多学科融合发展,促进生产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提升。
北京矿业学院标语塔
北京矿业学院南校门
土木工程学科巴肇伦教授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前瞻性地提出开设城市地下工程这一课程,他将其初衷概括为“社会的呼唤、发展的需要、职责的担当”。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巴肇伦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一是要关注边坡稳定的问题,二是要考虑疏水储水问题的研究,三是要论证地下空间的成本、安全和效益问题,四是要研究小的微观材料,加强理论和技术基础课的学习以及实验研制的条件。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陶树人教授认为,管理学要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管理与项目管理的能力,组织科研团队并对前沿课题进行研究。
接受访谈的老教授为所在学科的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言献策,这些言语饱含着老一代矿大为师者对学校建设一流能源高校的殷切关怀,他们作为学科的开拓者、建设者、引路人,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多个办学时期从学从教的人生阅历中践行着“明德至善、好学力行”的校训,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品格。当前,新时代的矿大师生既要树立我们的自信,牢固树立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在行业变革中谋转型升级,在学科发展中谋突破创新,也要继续传承和弘扬学校在百十余年发展历程中所凝聚的矿大精神和优良传统。
中国煤炭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老一代为师者的开拓创新。新中国成立之初,煤炭高等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缺少严格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材料也大都是英美几十年前的产物,脱离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实际。为改造和改革煤炭院校,国家聘请苏联相关专业教育专家到校帮助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培养。据不完全统计,1953年至1957年间,北京矿业学院编译出版了苏联有关专业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苏联专家讲义近100种,完成了教学内容方面学习苏联的任务。苏联专家为学校指导了首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培养了矿山压力及地下开采专业的研究生;还指导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如钱鸣高、张先尘等。协助学校制定了采矿、机械等专业的培养计划,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及课程讲义等。上述措施为学校独立进行学科发展、开拓新领域科学研究培养了重要的人才力量,筑牢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
北京矿业学院时期的学科发展现状就如钱鸣高院士所说的:进行科研所遇到的困难,主要就是当时煤炭开采的科研一片空白,没有经验,没有人能够明确指导要怎么做,需要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钱鸣高强调,虽然学校搬迁至四川办学后,学校办学条件比较艰难,但仍然凭借其有利的条件培养了一批煤炭系统的后继之秀。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利用北京地域优势,为煤炭这一艰苦行业不断汇聚人才,为学校发展培育骨干力量,如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等。学校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放顶煤、高水充填材料、岩层移动、巷道维护和系统工程和矿物加工的“干法洗煤”和水煤浆等科研方面获得的国家奖,在煤炭系统领先。
中国有机岩石学奠基人金奎励教授见证了煤田地质系的建立与发展。金奎励指出,煤田地质系成立之初,无论是图书文献,还是科学研究都要自力更生、白手起家。通过购买建国前成立出版的老旧地质刊物《地质汇报》和《地质论评》,为开展地质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文献。金奎励同高崇照在淮南新庄孜煤矿取样做科研,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全国最早的一篇煤文章并发表在学院学报上,这标志着北京矿业学院地质学科科研步入正轨。随后,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地质系教师同其他高校专家协同完成了《中国煤田地质学》一书,为煤田地质界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术眼光的不断拓宽,地质学科科研呈现出日益月异的景象。韩德馨院士主编的《中国煤岩学》,全面总结煤岩学、有机岩石学、显微镜光度学和近代研究方法,阐述聚煤期与模式及特殊煤种与主要煤田的煤岩特征,是极为重要的参考文献。地质学科教师编著出多学科创新的专著《吐哈盆地含煤沉积与煤成油》,创新文献《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研究——以塔里木为例》等著作都是学科领域的精品成果。此外,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也使得学校地质学科对外交流局面得到打开,早在1987年,就首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煤岩学委员会(ICCP)第40届年会。同国际知名专家的互学互通,也为采购和应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器提供了一定的资鉴,为学校后来建立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成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了基础铺垫。
中国煤岩学研究奠基人之一的任德贻教授介绍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学校地质学科发展壮大的阶段,地质系高文泰和韩德馨教授等开始招收研究生,由于国家尚未建立学位制,不授予学位。该阶段,地质系多次组织开展煤田地质综合研究,培养了一批年轻教师。1962年召开的第32届中国地质学会学术会议上,北京矿业学院的专家学者发表多篇论文报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办学期间,地质系师生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开展了煤当中微量元素有益性和有害性的研究,褐煤煤岩学、煤的变质问题研究等科研工作。
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主任的巴肇伦教授指出,20世纪50年代,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教材,特别是新建的矿井建设专业什么都没有。教师们自力更生,向实践求教,向有经验的师傅取经,自己动手编教材。历史是由昨天走到今天、再由今天走到明天,他们的回顾和思考,真实、生动、深刻。足以见得,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许多学科专业的创建都是从零开始,学科体系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老一代矿大师者的刻苦钻研与艰苦奋斗。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沙河校区夜景 于晓东/摄影
口述资料中的很多细节,弥补了学校学科发展历史文献资料的不足,使历史极具真实性、现实感,同时又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们在历史追忆中感悟得失、总结经验,增强信心、开拓未来。受访人的亲历亲闻、所感所思,既有对学校学科历史的尊重,也有对学科建设和探索中挫折的深刻反思。老一代矿大师者已经将学校学科建立的基石铺好,在科技日益创新、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推进学科发展,使其在时代潮流中不过时、不掉队,能够服务现实、服务现代化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新时代矿大师生,继承老一代矿大师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多实践、多创新,跟紧社会需要,接续奋进,在建设能源科技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贡献力量,为祖国能源工业高等教育事业再添矿大力量,再创矿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