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晏宏 陈凯 彭京蕊
摘要:在“互联网+”提出后的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相关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相关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同时相关创新成果逐渐与通信、商务、金融、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相交融,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我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光纤和4G网络;固定宽带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2.6%提升到91.5%;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由2015年的57.4%提升到96%以上,城乡数字差明显缩小,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超过98%,贫困村带宽利用率超98%。以此为背景,针对我国互联网的地域分布及领域融合现状,该文从城乡结构以及省、市两级行政区划多层次地对前者进行了分析,并以互联网应用为切入点对后者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国情对“互联网+”业态在地域和领域这两个维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地域分布;领域融合;发展现状;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1-0042-04
1 引言
“互联网+”相关政策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导向和助推作用。2015年,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意见》指出,“互联网+”[1]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度融合,以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和新动能。随后几年,在“互联网+”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方力量的积极响应下,我国互联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相关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相关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同时逐渐与其他行业领域相交融,涌现了一批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例如:“互联网+”通信带来了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互联网+”销售带来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互联网+”餐饮带来了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和理财平台;“互联网+”出行带来了携程、滴滴等平台。这些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涉及通信、商业、金融、交通、信息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促进了相关行业领域生产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我国“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本文选取互联网在行政地域上的分布和其与其他行业领域的融合这两个视角探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希望本文给未来“互联网+”行动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我国互联网的地域分布现状及前景
我国互联网的地域分布可以从城乡结构以及省、市两级行政区划多层次地进行分析。
2.1 国内部分城市的互联网体量对比
图1是我国一线和部分二、三、四线城市2020年所用互联网流量的平均日增量直方图,我国互联网流量的使用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北京和上海所用的互联网流量占比超过60%,超过其他城市所用互联网流量的总和,上海所用的互联网流量平均日增量位居第一,北京的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第四的则分别是杭州和深圳两座城市。整体来看,我国互联网流量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内陆城市所用的互联网流量相对较少,如图1所示。
此外,图2给出了上述城市在2020年所拥有的互联网企业的数量。如图2所示,北京拥有227家互联网企业,位居第一,约占全国互联网企业总体量的50%;上海拥有101家互联网企业,位于第二;深圳、杭州、广州则分别拥有59家、42家、32家互联网企业。
2.2 国内部分省份的互联网体量对比
2.3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互联网体量对比
截至2020年6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6.4%,较去年基本持平,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2.3%,较去年提升12.5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2020年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11.9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如图3所示。
2.4 我国互联网地域分布现状小结及前景展望
整体来看,我国互联网企业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位于二、三、四线城市的互联网企业数量很少。这反映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目前存在地域性失衡的问题,其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我国早期城市基础建设能力失衡;第二,我国互联网行业人才趋中心化、趋城市化严重。而隨着我国各城市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的落实,这一现象应该会得到有效缓解。
3 我国互联网的领域融合现状及前景
我国互联网的领域融合现状可以以互联网应用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3.1 各行业领域“互联网+”应用体量对比
图4是2020年各类型互联网应用的数量统计图,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网络支付类的互联网应用数量最多,共41个。相对于传统的支付方式,网络支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支付手段一种新的方式,更加便捷和安全。数量位居第二的是网络购物类应用,共38个,网络游戏应用的数量是37个,网络预定为33个,即时通讯和网络直播分别是32个和31个,图片音视频和网络新闻均占28个,网络供求、网络租车、网络读书应用体量分别为23个、22个和20个。如图4所示。
从图5数据量流量使用上可以看出,即时通讯、网络购物数据日增量均超过300亿条,远高于其他行业互联网应用。这反映出,人们在即时通讯、网络购物等领域对互联网依赖的程度远大于其他行业。如图5所示。
2018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业务量发展趋于平稳,个别小众互联网企业出现消失、合并现象,整体互联网行业处于健康发展并趋于体量饱和状态。网购、通信依然是产生互联网流量的两个主要行业,微信、QQ、天猫、淘宝等应用连续两年平均日增量发展趋于平稳,侧面反映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结构已经趋于稳定。目前受互联网传输能力限制,相比较之下智慧生活行业体量几乎为零。
3.2 高融合度行业领域“互联网+”应用分析
目前,即时通信数据日增量超过1500PB,远高于其他行业互联网应用。其中32个互联网社交应用中歪歪、陌陌、QQ、微信等软件平均日增量比重依次递增。从图6数据日增量(条)数上看,深圳的腾讯公司平均日增数据量达(1523PB),在行业中占比超过90%,在流量上占据全国全网流量50%。如图6所示。
图7是网络购物类互联网应用,其中,淘宝、天猫、闲鱼、淘票票四个互联网应用占网络购物类主要流量,占比超过行业90%的数据流量,平均日增流量都高于50(PB)。如图7所示。
截至2018年底,我国移动宽带用户已达8.29亿人,普及率为59.8%,全年共计新增网民数5653万人[2],增长空间逐渐缩小。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达到7.1万亿元,占我国GDP比重7.2%。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人口红利、数字红利将逐渐减弱,消费互联网领域竞争加剧逐渐由“蓝海”成“红海”,而探索性新业务尚未取得显著成效,互联网企业难以维持之前40%左右的高速增长,互联网企业大多由扩张型战略转为收缩型战略。由上述两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数据资源占用主要表现在少数几个行业巨头,其他的相关产业元素在整个行业中显得微乎其微。2020年1月以来伴随着防控疫情常态化,网络直播“带货”热潮席卷了整个中国消费市场[3]。新年伊始,有3亿中国人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原因开启在线办公模式;3.8亿人中国人开启在线教育模式,并且这样的模式一直延续到高考。疫情之下,电商网购、在线娱乐等“宅经济”迅速崛起,网络购物不仅为推动中国经济内循环提供了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曙光。例如:“双11”期间被不少海外商家视为业绩反弹的绝佳机会。新加坡网络新闻平台“新加坡眼”董事经理许振义说,中国的“双11”购物节给东南亚地区电商提供了灵感和启示。受疫情影响,许多人都在逐渐接受“网购”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网购的快速提升更是加剧了其他互联网产业与网购流量使用的差距。
3.3 基于全球互联网发展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分析
互联网是全人类智慧的产物,是20世纪重大的发明之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同时,随着“互联网+”理念被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的互联网也在高速发展。5年前,中国有2家互联网企业的排名进入全球前一百名,百度位居第34名,腾讯位居第71名。如今,全球各大互联网公司由中美两国瓜分,表2表示的是2018年全球互聯网企业的排名,美国有11家互联网公司排名进入世界前20名,中国有9家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20名(阿里巴巴、腾讯、蚂蚁金服、百度、小米、滴滴、京东、美团和今日头条)。
可见,自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爆炸式增长,我国的互联网形态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当前互联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地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政策的导向性给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力,“互联网+”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3.4 我国工、农、医行业互联网领域融合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工、农、医行业互联网应用流量占比很少,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3.4.1 “互联网+医疗健康”
医疗健康行业中,互联网医疗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而不断发展。 医疗检测、医疗影像传输、实时的医疗诊断、医疗资源共享等实际医疗场景均对网络带宽和时延有着很高的要求。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4]],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和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截至2017年,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到2.53亿,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25亿元,同比增长45.7%,加之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超900亿元[5]。
目前,互联网医疗相关的通信技术仍亟待提高。例如:曾为周恩来、邓小平等享誉世界的国家领导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北京医院,有着良好的医疗设施及过硬的医护团队,该院的超声、核磁检测更是享誉世界,很多国际友人也会来此接受诊疗、医疗服务。不过,中国约有4亿多老龄化人口,只有极少部分老年人能够享受到类似于该医疗机构权威的医学诊断服务。网络技术落后是优质的医疗资源设备不能为大多数人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医学扫描切线标准已从10mm变为1mm(病理扫描厚度),因为肿瘤前期往往低于5mm,目前受设备能力和医师技术的影响,全国检测标准通常是大于5mm的检测,对病理筛查、诊断结果带来严重准确性影响。虽然部分医院的科室已经开展了通过互联网途径与偏远医疗机构联体实现远程医疗、远程会诊,但远达不到产业化规模,距离足不出户的远程医疗服务还有很大距离。5G技术将实现高达10Gbit/s的互联网传输带宽,能够连贯、低延时地远距离传输清晰的动态影像。与传统的4G相比实现医学影像高效传输,病情实时监测成为现实,解决更多的异地就医问题。同时,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倡“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在我国老龄化日渐明显的今天,老年互联网医学将成为我们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随着5G的到来,更多医疗健康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将会出现。老龄化医疗健康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权威、更安全的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百姓的就医水平,让诊断更加透明化。
3.4.2 “互联网+工业”
目前我国已经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工业产能过剩、供需分配不均匀是我国工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工业互联网App在工业生产中作用日渐重要,工业互联网红利,“互联网+工业”理念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近日,“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贺信指出,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6-9]。目前,“5G+工业互联网”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制造、质检、运维、安全等环节。截至2020年11月30日,我国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的5G基站总数超过3.2万个,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过1100个。
另外,欧洲掀起的工业4.0革命[10]与我国政府提出的“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不谋而合,打造和谐、共享的生态工业环境成为全世界共同目标。同时,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数据资源共享环境下,对自然资源高效能利用、生产节约节能绿色生产等方面将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3.4.3 “互联网+农业”
在面对外界贸易纠纷挑衅问题中,实现农牧产业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自然资源是我们面对困难挑战的有效保障[11-17]。互联网技术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时还应考虑一些客观因素不足。例如:“互联网+农业”面临的问题:一是农村网络普及率相对较低,农村基础设备不足信号差,缺乏良好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二是专业化人才不足,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缺少专业指导与系统化管理;三是农业产品物流成本偏高,受地理因素影响,农村居住环境分散、偏僻、运输艰难。民以食为天,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资源共享环境下,农业互联网App在新的全球格局下显得更为重要[18-21],“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将起到关键作用。
4 结束语
本文面向“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选取互联网在行政地域上的分布和其与其他行业领域的融合这两个视角,结合国情探讨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明显,制约数字化生产力进一步释放的体制障碍依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产业生态国际竞争力不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够;国家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滞后,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有效激活。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失衡问题,且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在领域融合方面,我国互联网与通信和商业领域的融合程度最高,且对领域业态有一定的重塑,而与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融合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电网、铁路、公路、水运、水利、物流、还存在着很大的数字化发展空间。未来,我国互联网的地域性失衡问题将会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获得改善,同时,随着4G的全覆盖及5G互联网基建、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完善、更新和迭代,工业、农业和医疗互联网也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智慧家居、智慧醫疗、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应用产业将占据主要互联网创新地位。
中国互联网企业从2013年以来经历了综合发展阶段、治理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产业第二大应用群体,影响力空前。从2018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业务量发展趋于平稳,个别小众互联网企业出现消失、合并现象,整体互联网行业处于健康发展并趋于体量饱和状态。网购、通信依然是产生互联网流量的两个主要行业,微信、QQ、天猫、淘宝等应用连续两年平均日增量发展趋于平稳,侧面反映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在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政府企业两化融合等需求下,北京互联网企业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已占据50%的份额。目前受互联网传输能力限制,智慧生活行业体量几乎为零。但是,随着5G的到来互联网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发生变化,人工智能、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互联网应用产业将占据主要地位。制造业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化,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数字政府、数字国家、智能主导等特征日趋明显。另外,马斯克的SMX公司于2015年提出“星链”计划[15],预计在25年内完成卫星组网将3236颗低轨道卫星送入太空。“星链”计划将向全球终端用户提供最高可达20毫秒的低时延、高带宽的网络服务,达到家用光纤接入网络水平,将解决偏远农村、山区、沙漠、隔壁地区和飞机、船舶上存在网络盲区的问题,将对传统行业包括通信、互联网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冲击,互联网产业格局或将重新洗牌。同时,随着互联网时延不断降低,对互联网安全、网络攻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就互联网安全管理改革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彰显了深化互联网领域的决心。习近平指出,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许多网络安全问题诸如网络攻击、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与网络技术发展滞后有很大关系。没有安全,发展就无法保障。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EB/OL].[2020-12-05].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5/c64387-27255409.html.
[2] 贾斐,王雪梅,汪卫国.5G通信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6):92-95.
[3] 冯玉婧.疫情之下,互联网发展迎来新机遇新挑战[N].新华每日电讯,2020-11-24(001).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EB/OL].[2020-12-05].http://www.gov.cn/zhengce/com-tent/2018-04/28/content_5286645.htm.
[5] 李隆威,王前强.互联网医疗市场发展分析[J].现代医院,2020,20(11):1649-1651,1655.
[6] 郭晓蓓.“5G+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升级[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0-11-30(A02).
[7] 刘渊.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更好发展——以网络约租车市场治理为突破口[N].光明日报,2016-04-21(16).
[8] 刘双一.我国互联网管理改革四十年历程及展望[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9(4):61-67.
[9] 曹银忠,马静音.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36(1):10-17.
[10] 胡军.为互联网企业装上“红色引擎”[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8-06-27(5).
[11] 袁穎璇.“互联网+”时代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33):62.
[12] 王慧君,杜永洪,白晋,等.“互联网+医疗”的热实践与冷思考[J].医学争鸣,2019,10(4):71-74.
[13] 王欣婷,张琼.互联网医疗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75-76.
[14] 何积丰.实现价值提升 我国工业互联网APP发展态势良好[N].中国工业报,2018-10-10(3).
[15] Chowaniec F, Mannheim J, Raab J, et al. Steel industry in new EU member stat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lobal trends[J].Metalurgija, 2010, 49(3):165-168.
[16] 李鸿基,徐新悦,陈沛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业客制化[J].汽车零部件,2019(8):104-106.
[17] Wang Z X,Zheng H H,Pei L L,et al.Decomposi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xport fluctuation in China's new energy industry based on a constant market share model[J].Energy Policy,2017,109:22-35.
[18] 李军涛.让“互联网+农业”助力农民致富[N].开封日报,2015-08-10(3).
[19] 刘锋.“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6.
[20] 王建凯.浅析“互联网+现代农业”现状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159.
[21] 向建军.互联网时代个体经济新思路[N].内蒙古日报(汉),2018-04-26(11).
【通联编辑:代影】
收稿日期:2021-06-05
基金项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2021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2135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806903)
作者简介:曲晏宏(1982—),男,吉林长春人,通信作者,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大数据安全、人工智能;陈凯(1984—),男,山东济宁人,研究实习员,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大数据安全;彭京蕊(1991—),女,河北永清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大数据安全、零信任技术。
374250058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