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琢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贵州 凯里 556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行业中的营销工作也在随着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同时随着现代化电网的建设,我国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也在逐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现如今,我国的电力营销计量工作已经开始有现场服务逐步转向到了移动终端服务,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服务质量,进而加快了我国电力行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已经逐步迈进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也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电力营销工作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也正在向智能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开始发展,这已经是当前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发展与完善的大势所趋。所以,如今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人员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需要到客户家中进行现场服务,而是通过远程控制系统以及移动终端技术来对客户家中的电表进行自动的查抄,并且将查抄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该户居民做出欠费、超支已经所有电价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由此可见通过移动终端技术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做到用电居民在对收缴电费进行查询的时候,可以公开透明将查询电价给予公布,如图1 所示。
图1 电力营销的主要工作内容
通过利用移动终端技术,使得当前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移动终端技术针对条形码的扫描,可以对已经安装完成的移动终端设备中所生产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备份,以此来确保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有着明确的掌握,从而极大的降低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难度,提升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精准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盈收效益。同时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将移动终端设备带入到工作现场,之后将有关的工作数据直接传输到移动终端设备中,以此来完成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借此来对以往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流程进行简化,从而不断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精简工作流程[1],如图2 所示。
图2 电力营销工作结构
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技术可以有效的了解与把握线上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上班打卡情况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等,同时可以将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任务明细分配给线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并且可以自动记录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管理数据,并针对流程以及数据所反馈的信息,来对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此来不断地提升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操作规范,帮助电力营销计量管理人员摆正其工作态度,有效的改变并优化升级工作方式,进而使当前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化以及数字化。同时在通过移动终端技术进行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时,能够通过多个环节的同步进行,来确保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实时同步性,以此来确保电力营销计量管理人员可以在工作中及时的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解决。在不影响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效率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水平,移动终端技术作为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中最为先进的新型技术,不仅帮助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加快了其思想转变,还提升了当前用户客户的服务体验,并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新形象,如图3 所示。
图3 电力营销移动终端
(1)在移动终端技术支持下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服务平台的设计环节,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优先选择安卓系统。并对电力营销计量管理服务平台中的一些硬件模块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例如蓝牙传输模块、4G 数据传输模块、GPS 定位模块以及摄像模块等。
(2)在对电力营销计量管理服务平台的软件模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电力营销计量管理中的技术人员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工作的核心,并针对电量电费计量、营销管理以及计量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且要在具体的应用模块中加设业务申请、综合查询、细节查询等下属模块。例如,在营销管理模块中,可基于不同的营销渠道、营销对象、营销分区等开展子模块的进一步划分,从而提高服务平台的信息反映能力与精细服务水平。再如,以业务扩展为例,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业扩报装的下属模块区分为“业务申请、现场实勘以及现场装表”3 个模块,针对业务申请模块,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把用户客户的基本信息、信息填写界面以及信息确认界面进行有效的设置,用户客户的基本信息界面主要包含了用户的证件类型、联系方式、证件号码、联系地址等。针对现场实勘模块,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会依据已经获取到的用户客户的基本信息,为用电住户设置供电方案,并对用户的供电行为进行简单的描述,例如,供电电压、负荷能量、用户分类等。针对现场装表,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系统,完成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系统的连接,并在现场完成对计量设备的安装,同时,现场装表以及系统的单流转要同步进行,以此来有效的节约工作时间,使电力营销计量管理进行再次录入,以防计量设备出现表码的错误。除此之外,电力营销计量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GPS定位模块对计量设备的安装位置、行列位置以及箱体位置进行有效的定位,并将上述信息实时的上报给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系统,以此来更好的实现资产化、可视化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模式[2],如图4 所示。
图4 电力营销计量管理普查服务平台
与传统的电力营销计量系统相比较,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对现如今的电力营销计量装置进行了防窃电的改装,这对于当前的电力营销计量系统来说是一项伟大的进步,由于受到改装技术以及设备材料的限制,导致以往的电力营销计量系统中是没有加设防窃电装置的,进而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欲,来对电力营销计量系统进行非法改装,以此来窃取电力,用来谋取不义之财。该中行为不但严重的危害人民群众的电路安全,而且还会对其他的用户的正当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会为我国的电力部门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确保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的健康发展,有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对防窃电性能进行改造升级。①针对用户所使用的电力计量设备要使用封闭式的设计,防止不法分子私自打开电力计量装置。②针对一些人流大较大的场所,比如,医院、商场、学校等地要对电力营销计量系统开展专线管理,并且对电力计量设备要设置难度较高的密码,以此保证电力计量设备的安全。这些地点的电力计量装置要与居民的电力计量装置区别开来,以防电路互相干扰,提高电力计量系统的计算能力。从而保证我国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如图5 所示。
图5 防窃电装置
为了行之有效的达到电网安全的最低标准,移动终端技术要依靠国家电网的安全接入平台的基础上,也要做好来访者的身份鉴别以及有关数据的安全访问工作。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系统可以选择使用令牌的方式来对来访者的身份进行有效的鉴别。依据令牌所使用的场景可以大体分为3 种验证模式,分别为当来访者通过移动终端来登入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系统时,来访者可以使用用户名称或是密码的身份验证,其次,在登入电力营销计量系统时,来访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或是语音识别来对身份进行鉴别。同时移动终端的应用都会在应用商店中被统一集中管理,并且应用之间是可以共享认证信息的。来访者通过身份鉴别后,对移动终端的内部资源信息进行检索时,同时应用的标识以及密钥,会被自动发给系统给予其验证,并一令牌的形式反馈给移动终端。因此,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在后续通过移动终端技术来对资源信息进行访问时,要携带令牌,以此来保证登入移动终端的合理合法性,通过加强对移动终端的安全访问力度,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法分子的不良入侵,此外针对一些合法用电用户需要登入移动终端时,也需要主要到电网信息的非授权访问[3]。
同时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系统是需要多样化的网络环境来给予其支持的,不同的网络环境是需要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系统中的移动终端系统要切实遵守国网安全接入平台的有关规定,移动终端要通过三大运营商的专项通道来接入安全认证管理服务平台。同时手机类的移动终端是需要搭配安全TF 加密卡,安全TF 加密卡是主要负责移动客户端与安全接入平台的身份信息验证的主要工具,如图6 所示。
图6 移动终端安全架构
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服务主体始终是当前社会上的广大人民群众,从工作本质上来讲,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就是一项服务行业。因此,有关主管人员在对当前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升级的过程中,始终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放在首位,要切实满足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所提出的具体合理要求。电力营销计量管理人员要时刻心系群众,设身处地的为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着想,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当前,电力营销计量管理系统的精准性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系的话题之一,同样电力营销计量设备的有效运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话题。针对一些地处偏远山区的用户,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的考虑到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因此在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中,要将该地区内的电力营销计量设备的操作性尽可能的进行优化与精简,确保该区域内的用户可以更好的上手操作。除此之外,电力营销计量管理人员也要加强计量工作的售前与售后服务水平,要充分的给予用户最优质的服务体验,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当前用电客户的服务满意度。同时可以更好的甄选出灵动的电价定价方式,以此来确保当前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4],如图7 所示。
图7 电力营销计量改进方向
综上所述,通过移动终端技术来不断的加强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不仅是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电力营销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有关技术人员加强防窃电改进,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力营销计量管理服务平台。以此来不断地提升电力营销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而推动我国整体电力行业的全面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