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溢超
(作者系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 亿。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更喜欢通过网络关注国内外社会热点时事。由此可见,网络成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源,这也给大学生价值判断、法治观念和道德信仰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从2016 年到2021 年的五年间,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同时,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培养信念坚定、勇于担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因此,网络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使用好网络,理性对待网络热议话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网络热议话题具有覆盖面广、内容复杂等特点。各种观点、评价、信息等,在面向大学生进行传播时,并非直截了当地产生联系,而是在传递过程中,依照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众多旁观者对话题加以解构、重塑。这样具有混沌性质的网络热议话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是潜移默化、复杂且多面的。
从有利的方面看,网络热议话题强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参与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生活的抓手。其中,正能量的言论对大学生的“三观”构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网络热议话题的讨论、参与,也有效地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给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正向的推动力。
从不利的方面看,网络热议话题瓦解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对当前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丰富的信息以及观点使大学生对事件或观点具备了不输于思政教师的思考深度、广度,思政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被动摇;而当前相对落后的思政教育模式与网络的多姿多彩相比,无法对大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遭到削弱,网络的负面影响效能再增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颠覆式的变革。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模式都呈现了与互联网共生共融的新态势。面对“流量一代”的当代大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正倒逼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热议话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成为大学生中的引导者,主动打破师生关系以及时空的束缚,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中去,在交流与意见交换中将正确的“三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中;着力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是非观,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加强引导和疏通,及时纠正个别大学生的错误言论和偏激观念,避免错误观点及意见的影响扩大化。
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要积极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网络平台,探索多媒体平台融合方式,把“开门办思政”融合于校园内外;开设“国家意识与青年责任”等系列课程,广泛开展主题党团日、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让师生在“我与国”“我与党”的亲身参与和体验中,接受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丰富的活动内容载体,融入理论性、价值性的思想内涵。将线上读书会、趣味微课、网络树洞等网络教育方式,与情景剧、实践探索等线下教育方式相结合,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为引导者,以大学生为主体,着力打造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政教育品牌。加强辅导员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合作,把思政教育增添到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去,切实拉近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性,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广泛性。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持续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广泛开展全覆盖、全方位、全融合的宣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以及愈加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网络热议话题,高校应积极对传统思政教育理念加以改革创新,探寻适合当今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思政教育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校园内第二课堂和网络空间丰富多彩的育人元素与思政课充分融合,赋予思政课新的活力;通过思政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大学生培养成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