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草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通知。《指南》的印发旨在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培养、激励他们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信心尤为重要,于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全社会要鼓励、帮助每一个家庭适时调整教育途径和方法,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因此,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重点从解决心理问题逐步转变成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最大限度预防、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更好地引导、帮助他们成长。
《指南》主要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5 大领域及30 个核心要点。其中,5 大领域之一就是心理健康,其核心要点包括:社交与社会适应;情绪与行为调控;心理问题与援助支持。至此,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在其他4 大领域对应的27 个核心要点中,青春期心理、青春期性健康、性侵害预防、珍爱生命等皆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指南》针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领域明确: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的关键时期,应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持积极心理状态,了解并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增强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主动化解困扰,增强抗挫折能力,提升幸福感。
在对青少年逐级深入,教育他们深刻理解生命安全意义与价值方面,《指南》对不同学段的教育进度与具体内容进行了要求。小学阶段要通过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引导学生了解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生命与生长发育知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等内容;初中阶段则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深化学生认识,强化健康行为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理解原理与规律,培养相应的自我保护能力;高中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以及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部发布的《指南》,是按照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安全为本”意识和能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有机融入学科等基本原则而制定的。《指南》提出,力求中小学做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布局安排更加系统、科学,内容更具针对性、适宜性、实用性。还提出,中小学课程教材要在有效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识、提高心理社会能力、养成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得以显著提升,为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和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在教育青少年发展健康人生的过程中,应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健康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开展智力体能训练,适时进行情感教育、性格矫治教育和耐挫折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指导、渗透性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我保护意识发展,健全和完善学生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深化他们对生命与健康的理解。
众所周知,健康是指一个人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的人才会有益于家庭、学校和工作,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因此,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适应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基于此,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时刻保持身体健康、心灵健康、道德健康等,促进他们智力正常发育、情绪乐观向上、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价值观念正确,紧跟时代发展节奏,谱写人生美好乐章,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时刻把握住生命健康教育始终是精神成长的过程,引导青少年从小就建构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通过强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形成完整的体系。这种教育不是功利性的,而是纯粹地为了让青少年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别人的生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要高度认识这种教育不只是学校的教育,也应该是家庭的教育,还应该是全社会的教育和良好氛围。而这种教育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所培植的更是国家发展的元气。所以说,对青少年加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其意义十分重大。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爱生命,确保健康,必须从自身做起!因此,作为学校、家长和社会,应以创新的适合国情的生命教育为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为手段,激发青少年以内在动力爱护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加心理弹性和求助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一生的生命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变大,因此对人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想有上升的空间、渠道,而是否能达到成功彼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样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多,由考试焦虑、社交恐惧、人际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等导致的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时常出现,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现如今,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等不足,进而形成懒惰、怯懦、自私等弱点。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掌握“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承受挫折”的基本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运用学校教育资源,通过激励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能以积极的心态、满腔的热忱、平和的心理,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应当清醒地看到,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不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家长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的积极配合和青少年自身的自我提高。当然,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既是应尽的责任,更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前不久,一位高中班主任告诉我,他班里一名学生与其舍友起了冲突,当时该舍友正和其他人聊天,该学生却忽然跳出来与其争吵,而后又从口角发展成为肢体打斗。在简单介绍了事情经过后,这位老师说:“应该找心理医生给这孩子做下心理咨询,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和同学吵架、动手了。我也教育他好多次了,都没效果。”
针对这位班主任介绍的情况,笔者认为,对于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健康心理行为,从家庭、学校、社会到高中生个人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应积极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实践证明,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是有效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为了系统地引导学生进行人格的自我评价,情绪的自我调节,性格的自我塑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生活和交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知识教育,开展心理素质培养,是值得学校研究的现代教育课题。
对学校来说,在积极改善、完善校园生命教育氛围中,应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生活和学习在整洁、卫生、绿化、美丽的校园,能使人心情舒畅、愉悦;教室里张贴的科学巨匠画像,能激发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能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广播、壁报,能使学生汲取更多的营养。反之,生活在一个恶劣、枯燥的环境,必然使人厌恶、焦虑、烦躁、紧张不安,甚至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所以,为了青少年生命健康的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对家庭而言,现在在一些家庭中,有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并不和谐,总认为父母既不了解自己,也不理解自己,还总是干涉自己的事情。在这种严格的监督管理下,孩子打骂父母的事件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发现并纠正家庭教育中的弊端。调整自己教育子女的方式,平视孩子,与他们交朋友。对于青少年来讲,自信心、自制力、情绪控制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也属于他们成长的一部分。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从侧面反映出青少年比较关注自己、注意自身的身体素质,内心渴望自主。针对这些方面,家长在做好积极引导、采取科学教育方式的同时,要给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为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会直接影响他们一生的心理健康。而青少年遇到的主要心理问题,既有学习困难、成绩落后及上课不集中等学习上的问题,也有异性交往、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由于青少年自身的某些原因,如性格差异或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同学之间的关系冷淡、不和谐,甚至有些关系紧张到剑拔弩张的程度。作为一名学生,应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化解矛盾,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管控好因自身心理原因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避免因自身的不健康行为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过程。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学校和家长们明白如何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跨过一道道坎,这是一种积极深刻的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