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元”与“精细”
——2021年美学与艺术哲学图书盘点

2022-03-10 03:03钟翠琴
中国图书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多元美学生态

□钟翠琴

【导 读】2021年国内美学与艺术哲学图书出版整体呈现出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并重的格局,具有多元与精细的特征。中国学者在译介西方经典、推进前沿研究的同时,不断挖掘新视角、开辟新领域,对中国古典与现当代艺术进行积极省思。

艺术和美的体验,如同人生的调味剂,给予人以滋味、味道,使得生命得以打开一个丰富、多姿、饱满的精神向度。在日渐逼仄的现代生活空间中,在令人疲乏的紧张生活节奏中,我们愈加渴求艺术和美对心灵的滋养和熨帖。纵观2021年出版的图书,美学与艺术哲学相关书籍主要涉及文艺美学和文艺理论、艺术哲学、艺术史与美学史、艺术教育与教学等,具体的艺术形式几乎包括了所有门类:诗歌、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本文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双重维度出发,以“多元”与“精细”为关键词,梳理2021年出版的相关书籍,展示当前国内美学与艺术哲学类图书的总体状况与特征。

一、理论之维

2021年美学与艺术哲学类图书以理论研究为主,可分为文艺美学与文艺理论、艺术哲学、环境与生态美学以及跨学科研究四个方面。

(一)文艺美学与文艺理论

诗歌的起源最为古老,历来学人研究不断。《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蒋寅,商务印书馆)是著名学者蒋寅的自选集,书中收录了他极具代表性、曾引发广泛关注的论著,集中体现了其对中国诗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观点。青年学者宋烨是蒋寅的学生,他的《诗与识: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统一论》(宋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其核心议题是“古典诗歌带给人们的那种审美愉悦感究竟从何而来”。宋烨通过考察中西方思想资源认为,艺术趣味是一种认知能力,正因为作品为心灵带来认知上的特殊拓展,才使人们获得审美愉悦感。基于此,他提出“诗以识为主”的诗学观念,并认为这一观念全面和精准地把握了诗歌审美的深层本质和古典诗歌艺术的最高精神。在为古典诗歌审美鉴赏找到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之后,宋烨运用传统的诗学话语构建了一个以“认知”为中心的新的诗学系统。

神话,另一古老的文学体裁,也是文艺美学关注的主题之一,《神话美学与艺术》(姜金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是这一主题下的新作。作者以神话美学为视角,对神话与审美意识、神话世界的构建与结构、神话的体验方式以及表达方式进行了多层面的艺术探索。

文艺理论方面的系统研究也收获颇丰。《艺术学理论要略》(王一川,北京大学出版社)基于现代学科制度的视角,系统梳理了艺术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如何兴起与发展,讨论了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还专门为青年学人提供了各分支学科的个案分析。《当代形态的文学艺术理论与批评》(凌晨光,人民出版社)主要围绕当代形态的文学艺术理论与批评的表述话语类型、符号传播理论和视觉艺术理论的审美而展开研究。《高维艺术学概论》(张辉、张岩、李梓佳、王力春,科学出版社)敏锐地关注到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对美术、音乐、戏剧和文学等艺术形式所产生的影响,是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全新艺术理论。这些作品或高屋建瓴,或与时俱进,体现了文艺理论现阶段的基本处境,一方面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的概括提升,一方面是面对技术、理论的更迭,自身的不断开拓。

(二)艺术哲学研究

在后黑格尔时代,美学与艺术哲学几乎就是一回事。2021年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创获,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西方艺术哲学、美学的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二是国内学者结合西方艺术哲学、美学对当代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现状进行省思。此外,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亦成果斐然。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上,《人的实践与美的哲学思考》(铁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结合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探讨人的本质、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异化与解放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文艺现实研究》(莫其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仅研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艺术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还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方法和观点思考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现状,对中国当代文艺美学风格、中国美学形态的历史演变都有独到的阐释。

对西方美学的研究方面,《高贵的单纯:艺术美学古今谈》(李超德,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是其演讲集,作者对经典艺术哲学问题、西方美学精神的溯源等进行了研究。《走向审美的情感现象学:基于存在显现的探索》(王欢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以情感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依据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杜夫海纳等哲学家的理论资源,探究现象学是如何探索存在显现的问题,以及现象学如何借助缺席现象学走向审美现象学。《别现代:艺术与哲思》(周韧、关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一书则围绕核心概念“别现代”而展开相关的美学与哲学讨论。“别现代”这一概念是由王建疆提出的,引发了国内外热烈的讨论。这一波余热至今未散,而《别现代:艺术与哲思》正是这一讨论下产生的作品。此书重视“别”之视域所开拓出的哲学认识论的意义空间,将之视作一种事物本体的哲学方法,并进一步认为“别”实现了公共阐释的中国本土话语创新。从“别现代”出发,作者对当代中国美术、建筑、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之个案进行了美学与哲学上的理论分析,可视为对现代性问题的中国式思考。

《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寇鹏程,科学出版社)关注中国美学精神,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自由精神与超越境界符合美学的精神实质,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界定为一种具有美学精神的文化。寇氏继而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提取出“比德”“缘情”“畅神”三大审美范式,围绕“言志缘情”“重气感物”“深于取象”的传统,阐释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艺术化的艺术形态。《中国文章美学》(邓嗣明,崇文书局)围绕审美选择、审美显现、审美表达、审美意境、审美理想、审美鉴赏等方面,对中国文章文本进行分析,揭示其审美之维。

(三)环境与生态美学研究

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催生了西方美学中的环境美学,之后与环境美学具有亲缘关系的生态美学逐渐兴起。自20世纪90年代起,因受西方美学的影响,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中国萌芽、生长和兴盛。在国内,较之环境美学,生态美学更加热门。曾繁仁、程相占主编了“生态美学研究丛书”(山东文艺出版社),其中《生态美学引论》与《环境美学概论》系统地梳理了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发展的背景、核心的命题、理论的思路和学科的定位,《西方生态美学史》则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顺序,客观分析了西方生态美学70年来的研究成果。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奠基人曾繁仁也在2021年出版了五卷本《曾繁仁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其中有两卷本直接以生态美学为题,即第一卷《生态美学导论》与第二卷《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它们是曾繁仁多年来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结集,主要聚焦于生态美学的产生、生态美学的中西方思想来源、生态美学的理论内涵等研究。《美生学:生态美学元理论》(袁鼎生,人民出版社)是作者袁鼎生数十年沉潜之作,该书提出的美生范畴,意图揭示生态美学发展逻辑,即从共生走向整生,最后归于美生。作者围绕美生本原、本位、本体、世界、范畴、机理等视角,对生态美学做元理论思考。孙丽君《现象学视域中生态美学的方法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直面生态美学中生态原则与人类原则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作者认为生态美学应当建立一种独特的方法论。从现象学出发,作者对生态美学的产生、研究对象、方法论、意义、生态危机形成的原因、人类的存在方式、生态审美经验的本质与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四)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它有利于挖掘新的研究视角,拓展相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此风亦表现在美学与艺术哲学研究中。《汉语日常词语审美类型研究》(李淑婷,复旦大学出版社)属于语言学与美学的交叉研究,作者以汉语日常词语为对象,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对日常语言进行归类,总结出表义准确美、新颖美、形象美、人性美、丰富美、联想美、对称美、简约美、典雅美与通俗美十种审美类型。《视觉修辞学》(刘涛,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我国第一部视觉文化与修辞学交叉研究的专著,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不同于传统修辞学以文字为研究对象,视觉修辞学将研究对象拓展至电影等视觉文本。作者从视觉修辞学出发,不仅重构了视觉修辞学的学术史历程,更着力于从理论与方法两个层面构建视觉修辞学的知识系统。

二、历史之维

在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历史研究方面,国内学者2021年出版的著作主要偏向于中国断代美学史或艺术史研究,既涉及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也涉及中国近代和现当代文艺状况,反映出中国学人对中国艺术不断增强的自觉意识。

《中国古代声乐美学思想史论》(鲁勇、金婷婷,湖北人民出版社)对中国古代声乐美学思想做了整体性的、历史性的叙述。作者主要从纵横两个维度勾勒其历史与特征:一是纵的维度,即以“史”为线索探索中国古代声乐美学思想发展的演变规律;二是横的维度,即以“论”为纲,与西方声乐艺术互参,对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史论结合,兼顾历史性与思想性。《巴蜀美学史稿》(谭玉龙,光明日报出版社)研究巴蜀地区从两汉至清代的美学史,作者细致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巴蜀学人的美学思想,向读者呈现了独特的巴蜀美学文化与精神。不论是聚焦声乐美学这一独到领域,还是关注巴蜀这一奇绝之地,都是对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深化。

《从灵光殿到武梁祠:两汉之交帝国艺术的遗影》(缪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从属于作者“中国绘画传统的诞生”这一更大的学术抱负。通过考古出土的墓葬材料,尤其是汉代画像,对两汉之交帝国的艺术做出全新的论析,追究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两宋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高峰,《山水天地间:郭熙〈早春图〉中的世界观》(渠敬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书独辟蹊径,以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为着眼点,以小见大,从“物象与心观”“近质与远势”“天高与地远”“人迹与神居”“笔墨与品格”五个层面对宋画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文化内核与精神世界进行深入的剖析。《月上孤峰:南宋禅宗绘画研究》(李静,人民美术出版社)则是关于南宋禅画的研究,该书在考察大量相关雕塑、壁画、铜镜、碑刻等材料的基础上,以禅宗画史、禅画诸相、禅画艺术特色、禅画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禅画与相关佛教艺术间的关联为主要内容,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南宋禅画的“全景图”。《青萍之末:嘉道年间岭南的文人生活与艺术世界》(李若晴,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书以画家谢兰生《日记》为切入口,根据《日记》中所记载的广州城的地理概貌、城市生活等材料,多角度地考察清朝嘉道年间广东绘画的重要地位。这些研究,在史的视域中由画见思,在历史中见审美之精神。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论稿》(李文凤、郝祎珩,新华出版社)一书以中国近代美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美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闻一多等,从历时性和共时性、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等不同的维度分析中国近代美学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以图呈现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多元复杂的中国现当代美学》(唐善林,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认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呈现出“多元复杂”的特点。并且这种多元性、复杂性并不在于艺术形式、流派或理论的多元复杂,而在于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内蕴的多元性,即以“审美内蕴”“启蒙内蕴”“革命内涵”为结构阐释艺术的结构、功能与价值。《历史视野中的美学突围》(包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考察的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这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重要的、意义深远的美学思潮。作者不仅梳理了这一时期“美学热”兴起、发展和转向的整体态势,还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构、“唯物”与“唯心”美学大讨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等议题细致展开“美学热”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国家意识形态的关联与影响。诸种著作可谓涵盖了从清末到当代的整体脉络。

绘画或更广义的当代艺术,是美学之思的重要载体。《传承与创新: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绘画美学》(陈健俶,吉林大学出版社)一书以史为纲,阐释中国绘画美学的渊源和核心内涵,介绍西风东渐之下中国绘画美学的变革、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美学思想、现当代中国绘画所形成的多元格局,以及在全球化语境下确立中国艺术话语权的身份构建。《艺术为人民:延安美术史》(韩劲松,江西美术出版社)研究的对象为1937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由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地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美术,作者通过详尽的史料,对延安美术做整体上的把握,揭示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梳理其价值体系,呈现独具革命性质与意味的延安美术。《中国当代艺术史》(高名潞,上海大学出版社)一书是内容宏富的作品,该书大致按时间线索,以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方法和作品样式的演变为主线,展开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叙述,力图从中国当代艺术内部逻辑出发,在国际当代艺术语境中挖掘本土的发展逻辑和原创性元素,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

聚焦关键概念和文本是当代美学史研究的重要面向。《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研究论集》(王杰、何信玉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以“悲剧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当代美学理论对文艺现象、艺术作品中的情感结构做理论反思,探讨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内容与结构。《近代美学中的〈庄子〉阐释与接受》(杨艳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聚集《庄子》一书,探究近代学人如何在不同的学术背景之下对《庄子》做义理阐发和美学分析。

三、他山之石

2021年国内引介国外美学与艺术哲学类著作方面,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有诸多重量级作品。我们延续理论之维与历史之维的区分做一梳理。

就理论之维而言,在《身体·宇宙:身体在西方现当代诗歌中的形象》(米歇尔·高罗,译林出版社)中,法国著名教授、诗人米歇尔·高罗以诗歌为研究对象,展开美学之思。他以“身体”为切入口,对身体与精神、肉身化的语言、诗歌与感觉进行了深入探讨,引人入胜的优美文笔,引领读者领略法国现当代诗歌所展现的开阔细腻、富有创造性的“肉身化诗学”的艺术特质。《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丹尼尔·奥尔布赖特,南京大学出版社)的作者奥尔布赖特,是美国现代主义和艺术比较学领域中的杰出学者,该书亦是“比较艺术”研究中的佳作。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深厚的艺术素养游于泛美学之域,他聚焦于诗、画、乐三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力图打破艺术媒介之间的边界。基于此,他对“比较艺术”的核心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艺术既是“一”,也是“多”,艺术形式依靠联觉可以跨媒介。

如果说以上两部作品是由“术”(艺术作品)进于“道”(美学),那么《视觉艺术的现象学》(保罗·克劳瑟,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更多是由道返于术。作者持反还原主义的立场,从认知与审美的角度对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等主要的视觉艺术形式进行了现象学考察。《艺术与国家:比较视野中的视觉艺术》(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玛里林·鲁施迈耶,译林出版社)更偏向于艺术社会学,通过对美国、英国、挪威、瑞典、德国等国家具体实例的分析,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政策及其机制对艺术的影响。

就历史之维而言,在国外艺术史与美学史译介作品中,《中世纪之美》(翁贝托·艾柯,译林出版社)显然是重量级作品,艾柯同样属于无须赘述的作者。虽然在中文学界中早有《走出中世纪》(朱维铮)这样有分量的作品,但是人们对中世纪最常见的想象仍然是“黑暗的中世纪”“蒙昧时代”,翁贝托·艾柯显然也在提示我们抛弃对中世纪的刻板印象。通过他自然流畅的笔触,中世纪的雕塑、绘画、音乐、建筑、珠宝等类型的艺术作品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得以领略中世纪神性之美、超越之美、比例之美、有机体之美等不同的美感。不同于艾柯关注我们对过去的想象,《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状况》(阿莱西·艾尔雅维茨,河南大学出版社)一书着眼于“后现代”视域下的“当代”。从内容上看,此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注视觉文化、艺术和视觉研究,揭示其文化意义上的意涵;二是以当代艺术状况为主题,对三种先锋派、美国的当代艺术以及东西方艺术做了细致的分析。这两本偏史的著作,在史之叙事中,都有着思想的介入,从而烛照历史的黑暗。

总结来说,2021年美学与艺术哲学类著作,在类型、主题、风格上都呈现出多元性,且多精深之作。“多元”与“精深”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多元”之中可见“精深”,“精深”之中亦可见“多元”,二者是以交互发展的态势共同推进美学与艺术哲学研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如《视觉修辞学》等这般填补学界空白的奠基之作,也有如《中世纪之美》等广受欢迎的译著。然而,从一些平台上读者的反馈来看,虽然美学与艺术哲学类书籍大量出版,但真正走进读者的作品并不多,甚至有一些书籍乏人问津。而相较于国内学者所著书籍,翻译引介的国外学者的书籍显得更受欢迎。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引进作品多为优秀之作;另一方面,读者重外国作品,而忽视中国作者的作品,其中也不乏偏见于其中。但国内原创的该类著作多四平八稳、缺乏阅读快感也是原因之一。然而,习于述学而少真正的独见,恐怕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猜你喜欢
多元美学生态
盘中的意式美学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外婆的美学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纯白美学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