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3-09 07:47张妮娜冉玲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活产习惯性产率

张妮娜 冉玲玲

习惯性流产为自然流产连续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好发于内分泌或免疫异常女性。习惯性流产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停经、下腹痛、阴道出血、胚胎停止发育、生化妊娠等症状,同时还易增加其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1-2]。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治疗习惯性流产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单用该药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在体内外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不少研究证实,其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就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28.57±2.04)岁,孕期3~27周,平均(12.35±2.04)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28.59±2.03)岁,孕期4~27年,平均(12.37±2.02)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3]中关于习惯性流产诊断标准,即妊娠28周之前胎儿流产且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2)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动脉或静脉栓塞史;2)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疾病;3)存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过敏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30片)治疗,100 mg/次,1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皮下注射0.4 ml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846,0.2 ml∶20 mg),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5 ml静脉血,将血液标本置于流式细胞仪中测定PV、HCT、ESR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活产率、足月产率、分娩周期、分娩出血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V、HCT、ESR比较

治疗前两组PV、HCT、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V、HCT、ES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PV、HCT、ESR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PV、HCT、ESR比较(±s)

PV(mP·s) HCT(%) ESR(mm/h)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2.48±0.23 1.89±0.14 38.96±2.05 33.42±1.97 28.47±1.78 22.64±1.52观察组 40 2.51±0.22 1.23±0.08 39.11±2.03 25.64±1.52 28.52±1.75 16.37±1.46 t值 0.017 8.695 0.105 9.217 0.013 10.46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活产率、足月产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活产率、足月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活产率、足月产率比较[例(%)]

2.4 两组分娩周期、分娩出血量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分娩周期更长,分娩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分娩周期、分娩出血量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分娩周期、分娩出血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分娩周期(周) 分娩出血量(ml)对照组 40 31.32±1.07 389.45±15.67观察组 40 38.15±1.34 320.17±11.34 t值 9.362 8.252 P值 <0.05 <0.05

3 讨论

习惯性流产也被称为复发性流产,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较复杂,而且常为多种因素共同所致[4]。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有以下几种:遗传因素,占习惯性流产的4.5%~25%,如胚胎染色体的异常,流产多发生在妊娠8周以内;内分泌因素,占13%~20%,如卵巢黄体功能不全,亦是早期流产的常见原因;生殖器官异常,占12%~15%,如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内口功能不全症等,多引起晚期流产;感染因素,占2%,如病毒或细菌感染,一方面可导致胚胎的发育异常,另一方面可引起生殖器官的炎症,不利于孕卵着床。另外,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妊娠附属物异常(如胎盘异常、羊水异常等)、内分泌异常、血栓前状态等也是诱发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还有40%左右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其中免疫学因素是目前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5]。该疾病不仅会引发患者机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同时还会对其生殖系统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6]。

既往,临床多采用阿司匹林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病理表现为高血栓倾向状态,因此,临床多采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阿司匹林便是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之一,该药物不仅能导致环氧合酶(COX)失活,还能使羟基(位于COX中COX-1活性部位多肽链530位丝氨酸残基上)发生不可逆乙酰化,从而能避免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A2(TXA2),进而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且阿司匹林还能减少微血栓形成,从而降低患者流产风险,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单用阿司匹林抗凝效果并不理想[7-8]。基于此,本研究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对患者增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PV、HCT、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治疗,且与阿司匹林治疗比较,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分娩出血量更低,分娩周期更长,活产率、足月产率更高,说明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更佳。低分子肝素是一种由普通肝素经化学裂解或由酶催化生成的分子量较低的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活性,不仅能促进抗凝血酶激活,且其抗凝血因子Xa活性较普通肝素强,分子量较低,为4~6 kD,这种药理特点使得其抗血栓作用和出血作用分离,一方面能保留肝素的抗凝、抗血栓作用,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患者出血的风险,这也是采用其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分娩出血量的主要原因[9]。另外,低分子肝素本身是一种葡萄胺聚糖,习惯性流产患者使用后,可促使滋养细胞发育和增加胚胎循环血量,并且,低分子肝素对抗磷脂抗体活性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阻断抗磷脂抗体补体激活,提升胚胎组织的循环血量,从而能提高其活产率和足月产率[10]。

综上所述,习惯性流产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使其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得到显著改善,还能提高其活产率和足月产率,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活产习惯性产率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污水厂污泥产率随季节变化研究
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周期助孕结局的影响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习惯性便秘该如何治疗
CeCl3和CeO2对松木屑的催化热解作用研究
原煤深度解离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
体外受精鲜胚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因素研究
招呼
提高液体培养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产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