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佳 | Shen Jia
葛国栋 | Ge Guodong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中可开发的土地范围将日益缩小,城市更新成为了重新焕发城市生机的必要选择。办公类建筑改造在城市更新中占据了较大比例,更新改造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类:空间提升类、表皮升级类、装修改造类、室外环境升级类、建筑活力的重新激发(如厂房改办公等)。无论哪一类的更新改造都脱不开与之联系的场所环境和城市本体,都要满足不同时代发展的人的空间使用需求和环境愉悦体验。随着项目区位和历史发展的不同,不同的项目环境都会面临着不同的改造切入点。例如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北京坊改造,分别要解决的是使用性质的改变带来的空间变化、历史文脉的沿革等不同的议题。阜成门北大街5号面临的更是多元化的决定性因素。
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5号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部办公楼。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后,持续使用40余年,建筑结构体系被鉴定为危楼,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当前消防要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办公楼的更新改造迫在眉睫。
场所精神缺失: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5号,紧邻西二环。红线内主体建筑为两栋东西朝向的办公楼,南侧与居民楼贴建,西侧围墙外2m为居民楼和学校,属于日照敏感建筑,北侧为交管局办公楼,整个场地比较局促,院落环境与最初的办公场所有所背离:在狭窄的用地范围内,多个单层平房拥挤在一起,空地见缝插针停车,外部环境杂乱无章(图1),同原西护城河的位置也缺乏历史记忆上的联系。
图1 改造前总平面图
空间模式无法适应新发展:现有的两栋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筒子楼。南侧1#楼当年为办公楼,开间3.6m,层高3.6m,北侧2#楼为宿舍楼,开间3.3m,层高3.3m,室内空间非常局促。筒子楼的砖混结构体系已经不能保证使用安全,小隔间的空间格局也无法适应现代办公需求(图2)。
图2 改造前1号楼标准层平面图
设备老旧,没有喷淋、烟感等消防设施。冷媒管、强弱电桥架、排水管、厨房排烟道等多种管线在室内外明装,不美观,也存在极大消防隐患。
视觉形象和城市发展不协调: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一次结构加固和立面装修,呈现折衷主义风格,同城市形象和企业精神都存在较大偏离(图3~4)。
图3 改造前东立面
项目改造设计伊始,项目团队就提出了营造“UCD美术馆”的愿景①,希望改造后的办公楼不仅具备现代办公建筑高效、节能、舒适和健康的特点,更要塑造美术馆一般优雅的气质,成为展示艺术和创造艺术的场所。
(1)城市——场所重构:平面织补
建筑文脉的延续不仅体现在建筑尺度范围,在城市的维度,建筑所在的场地也构成了城市的历史环境,经历着年代更迭。老北京西护城河于20世纪70年代改道至项目红线内,成为地下盖板河②,至今仍然发挥着泄洪排涝的积极作用。西护城河既是项目的约束条件,也是历史文脉延续的关键点。对西护城河的保护、利用和展示是本项目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之一。两栋现状办公楼地下部分进行结构加固,红线范围内一些年久失修的单层建筑予以拆除,整合为新建门厅、学术报告厅和北配楼。门厅、报告厅采用了7个矩形多腔钢管混凝土柱支撑,横跨于河道之上,不对河道产生扰动。新建部分经过了精确的日照计算,避免对周边住宅和学校产生日照遮挡。护城河西侧下挖5.5m,成为地下员工餐厅,地面部分增加水池(图5)。城市场所的文脉在于老护城河岁月的记忆,场地的建筑和护城河发生着关系,地上景观水池形态呼应了河流走向的磁场,场地的整合不仅仅是空间功能的组织和形态的演化,更是文脉延续在场所视觉感受的隐喻回应。
图4 改造前东南立面
图5 改造后总平面图
图6 改造后1号楼标准层平面(绿色区域为卡座,电话间,水吧等公共空间)
(2)院落——记忆唤起:环境要素
1#楼西侧是种植几十年的银杏树林,秋天在金黄灿烂的银杏树下漫步是几代员工的共同记忆。重新进行景观设计时,1#楼西侧景观树种仍然选择大量银杏覆盖停车场,让记忆得以延续。护城河整体穿越广场的中心步行区,在护城河西侧、地下餐厅上方设置水景,作为历史的投射。水池的形态耦合了盖板河的走向,护城河正上方的铺地强化了这种走向,配合夜景灯光的勾勒和地面铭文,不断提示着护城河的历史。同时进入门厅室内,铺地通过不同材质的碎铺表达水波变化,结合四段铭文记述了护城河从元代形成至今的历史变迁。如果“平面织补”的大环境整合更多的是在隐喻,那环境要素的加入则在步移景异中间断地将历史文脉的联系外化和视觉化。
(3)形象——形式表征的延续:立面重塑
如何重塑建筑形象,实现过去与未来的对话,是改造项目的关键点。哲学大师李泽厚曾经阐述过“与旧经验又联系又差异的新经验,最容易产生审美愉快”[1]。项目地处北京市西二环,为重要城市街道景观界面。规划部门提出,从城市界面观看建筑,改造前后建筑长度、宽度和比例不可以有丝毫变化。当年的老建筑为清水红砖墙,取材北京的红砖材料,彰显了历史的材料记忆和城市风貌。粘土砖在现在已不可再用,设计经过多轮比选,选出红色陶土砖作为立面材料,致敬当年由红砖砌筑而成的老建筑。陶土砖和红色粘土砖在外观上既联系又不尽相同,陶土砖通过人工掺加深色配料产生了随机自然的变化。
材料的延续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立面形式的语言延续,陶土砖幕墙体系在这里不是表皮化的形式表征。设计维持了建筑原有的体量,方格化的建筑立面窗洞语言,都逐一按照老建筑的窗洞尺寸复原,并通过窗侧花砖的“涟漪”,扩散到整个红砖幕墙的方格体系。由于建筑是东西向,朝向二环的窗套向南转角15°,以表达对阳光的接纳。红砖幕墙加上黑色转角窗套以及花砖的拼贴,形成了新材料、新技术条件下的形式语言,红色陶土砖成为了此建筑新时代的形式表征[2]。
在技术上,新的表皮体系势必遵守新的技术语言。多次1∶1样板推敲,同时避免勾缝砂浆返碱污染墙面,最终确定采用了干挂陶土砖开放式幕墙体系。陶土砖纯手工烧制,每一块砖的颜色和肌理都因人工介入变得与众不同。5种颜色,随机交替干挂,以表达岁月侵蚀的真实与厚重。65种模数实现了多种砌筑图案的构建。从生产、运输、排版、干挂,陶砖幕墙经过了数十道人工工序,这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也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
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选用3银Low-e玻璃,传热系数仅为1.67W/(m2·K),节能表现优异。临城市道路采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窗,隔声量43.7分贝,在车水马龙的二环路边,营造静谧的办公环境。经过6次配方实验而成的深灰色玻璃,沉稳庄重,与红色的陶土砖墙相得益彰(图7~8)。正如西米奇的论述“建筑的外立面是其对公众的脸面,也是市政的妆容。”[3]这次建筑立面的重塑,完成了对建筑和城市的双重“救赎”。
图7 东立面
(1)灵活办公场所的营造
原有“筒子楼”式空间体系受限于砖混结构类型。新时代的办公空间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多频次交流、健康人性化、灵活多变的办公场景空间。正如亚历山大的描述“有许多小房间,少数大房间,还有许多局部隔断的空间,通常它们以各种方式相互连接着。”[4]这种空间模式语言的转变也呼应了新时代的办公性质和节奏。相应地在技术上,设计将建筑原有的地下人防工程进行保留加固,在地下结构之上搭建钢结构框架,拆除原有的地上砖混结构体系,小开间的空间体系转换为适应现代办公的大开间体系(图9)。项目改造赋予建筑丰富的功能:健身房、多功能厅、咖啡厅、展厅、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等,为员工健康工作提供物理空间和柔性支持。办公区里,私密电话间,小型讨论室、中型会议厅、休闲水吧、岛式卡座,这样“灵活的办公空间”带来了不同场景的工作体验(图6)。
图8 东南立面
图9 大开间办公区
2#楼原疏散楼梯是传统的封闭楼梯间,外部景观改造之后,发现2#楼南端是室内观看景观的最佳视角。下上楼梯过程中步移景异,楼梯间外包一个玻璃盒子,疏散楼梯以7根吊索悬挂,呈现出轻盈的姿态。当夜幕降临,从楼梯拾级而下,台阶踏步感应点亮,变成一场人与光的互动游戏。此时,楼梯和人共同成为被观赏的艺术品,在楼梯底部形成了一块舞台样式的可坐的沙龙区域,增加了楼梯的参与感。
由于用地狭小局促,景观可用面积十分有限。所以最大可能在建筑内部营造景观空间,让建筑与自然共呼吸。1#楼顶层局部打开屋顶,形成“空中四合院”。四合院内的枫树成为多功能厅前厅的对景,前厅空间室内外交融,层次丰富。
以上活动场景在传统“筒子楼”式建筑中不可能出现,新的空间模式语言的引入,将亚历山大的“借景的门窗”、“有舞台感的楼梯”、“能坐的台阶”、“透光区域”[4]等空间模式语言赋予实际,也是在办公楼改造项目中新功能需求在空间语法上的实践。
(2)视觉体验到空间体验——景观焕新
改造前的居民楼和办公楼之间,各种小平房围合的狭窄空间里停满了机动车,室外休闲空间乏善可陈。仅有的植物绿化也仅仅成为了视觉愉悦的对象。新的空间模式下,园区景观致力于达到“可感”、“可观”、“可游”的多样化空间体验,让业主及客户能够感受到企业的总部形象,让员工及访客在闹市窄长的基地中能够观赏自然和四季的景色,让员工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有体验感,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在游走的过程中,有赏心悦目的风景能够放松心情,在愉快的环境中诗意地工作。院落南侧保留了银杏树林遮盖的机动车停车场。北侧作为入口礼仪广场,设置景观水池和喷泉,绿树掩映,树影婆娑。水池里的采光天窗,为水池下方的员工餐厅带来丰沛的阳光(图10),银杏树、水池这些可触及的要素共同点缀了空间体验的景观环境。
图10 入口水景广场
穿越门厅,北侧形成静谧的内部庭院,既是门厅的视线延伸,也是北侧图书馆的借景。在这里种植了元宝枫、日本红枫、玉簪、无尽夏、八仙花等多种观赏乔木和灌木,庭院虽小,却能清晰感知四季更替。
同时每一处建筑屋面都被充分利用,成为工间休闲和室外展览的空中花园。空间的整合将原来不存在的庭院空间形成全新的体验模式语言,正如亚历山大的“半荫蔽花园”、“有生气的庭院”、“屋顶花园”[4]等模式。室外空间体验不再是单一的二维感知,递进到三维的感触和沉浸,带入到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形成有趣的多样环境。
(1)建筑智能化
老的办公环境充其量是人和建筑二维分离的状态,当下的办公楼必将是共通的“生命共同体”,在室内人员的小呼吸能通过智能化的设备感知空气CO2、PM2.5浓度、温湿度等,将之传递到建筑的大呼吸,通过设备和自然环境交换空气及能量。设计对建筑设备系统整体更新升级,实现了建筑在节能、舒适、健康方面的智能化应用。中控室设置智能运维平台,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实时传送显示在大屏上,物业根据大数据调整设备运行模式,使设备运行降低能耗,提供最大舒适度。员工使用手机APP即可进行健身、借阅、停车、购物、会议预约,智慧办公无处不在。
(2)艺术介入
建筑不仅是实现功能的场所,也是展现艺术的载体。为了实现“UCD美术馆”的美好愿景,建筑本身既是值得雕琢的艺术品,也作为了艺术品的容器和舞台。通过与多位艺术家展开合作,在不同点位,根据空间需求置入艺术作品,使艺术品与场所高度契合。在建筑中穿行,一件件迎面而来的艺术品犹如华彩乐章,令人流连。“UCD美术馆”的概念超越了普通的办公空间,将空间模式语言进行了新的进化。
受到布罗林的观点启发,建筑更新我们要做到建筑文脉的协调,没有刻板地复制建筑要素,而用一种全新的形式唤起,建立起颇具说服力的视觉关系[5]。改造项目的难点,就在于如何甄别和挖掘项目中的精华,将值得保护和延续的元素充分保留,对不能适应当代生产生活的部分,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赋予其新功能和新形象。
建筑的更新是城市复兴的一部分,本项目中的西护城河,数十年里在地下默默发挥作用,几乎被人遗忘。通过对场地的织补,银杏树林、铺装、水池及其他环境要素的唤起和提示,将城市的文脉在基地得以彰显和延续,同时保留了几代员工的记忆;建筑的体量与形态被充分保留,通过陶土红砖和方格窗户的形式表征,复兴了城市沿街风貌;内院各种砖混小平房的拆除整合,将空地留给景观营造,将二维视觉元素升级为“可观”、“可感”、“可游”的空间体验,对于基地周边居民楼也是环境的一次提升;两栋砖混结构的主楼已经鉴定为危楼,加固成本极高,无法提供现代办公需要的大开间办公以及多层次的交流空间,因此采用钢结构对砖混结构进行整体替换势在必行,灵活的办公空间更加适应了新时代的功能需求;建筑的智能化建构了人与建筑的“生命共同体”,艺术的介入创新了空间模式语言,实现了进化。
建筑更新必将带动城市的更新,这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空间的变化,还应赋予其内在精神。作为一个设计公司的总部办公楼,这里成为培育美学修养进而创造美学作品的场所,无处不在的艺术呈现,与项目定位“UCD美术馆”相匹配,充分彰显了企业内涵和城市精神。
项目名称: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办公区改造
建设地点: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5号
建设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沈佳
设计团队:成砚、叶飞、葛国栋、汤莹、金云飞、刘旭、曲丹、秦晓晶、王玉杰、赵路、万礼
用地面积:9912m2
建筑面积:22788m2
设计时间:2015—2017年
竣工时间:2020年11月
摄影:廖晨、唐康硕(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资料来源:
图1~6:作者自绘或自摄;
图9:MAT超级建筑事务所拍摄;
图7~8、10:廖晨拍摄。
注释
①UCD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英文缩写。
② 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断面为长方形的空腔,现为城市雨水行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