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让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我们做到在教学方案方面有灵活的变化,努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积极、更活跃。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完善目前的教学现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可以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几个角度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落实。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逐渐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语文世界,拓展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兴趣培养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的欲望和热情,才能在探索过程中遇到艰难险阻不言放弃,不自我怀疑,勇往直前。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语文造詣得到真正提升,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就必须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语文,对语文学科充满热爱。因为,只有靠兴趣支撑的学习才是最热情和最长久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教学策略的使用和把握,凡事都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事实上,针对这一点来说,不仅是语文,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应如此。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培养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播放一首歌曲或是一个动画小短片来导出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比起以往开门见山,直入正题的方法,更增加了一些神秘感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对要学习的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有显而易见的提升。
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之外也要多为学生普及一些语文基础常识,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层面,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深化学生文学底蕴,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古人对于年龄的称谓,并针对其出处进行讲解,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心所欲,不逾矩”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关于年龄的文学常识的学习,一方面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与自己的生活相比较,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他们就会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这些文化知识的累积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阅读真知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语文思维形成和学科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阅读是语文的窗户,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真正与语文学科建立思维上的联系,也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和接近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和发展目标,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实施客观优秀的教学计划。在保证课堂教学阅读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发展程度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为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文学内容进行阅读,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科素养。比如学生对科普类文章感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科普知识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在这类知识上的学科素质和专业水平;如果学生对古诗词比较感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之外按照作者分类或是季节分类为学生整理古诗词句,培养学生的文学爱好,让学生积淀更多的文化底蕴。
三、写作助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就必须充分调动语文学科教学中一切有利因素,抓住一切可以发展和利用的机会来助力教学。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体现和成果输出,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针对写作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讲解,让学生对写作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能知晓要写作的文章的分类,比如文章可以分为叙事类、写景类和想象类等等。通过写作训练,将阅读所获得的灵感体现在文章中,同时也能将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在文章中,为文章增色添彩。如学生在描写盛夏风光时,可以运用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描写秋天的植物时,可以引用苏轼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描写隆冬时节的景色时可以引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积累写作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写作畏难情绪,让写作的过程更加顺畅。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平日的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素材记录下来,这样在学生动笔写作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有事例可写。素材积累在实际操作时可以用写小卡片的方法来实现。当遇到格言警句、名人故事等可以用在作文中的素材,可以采用摘录的方法,把有价值的、可借鉴的精彩句子事例分门别类地记录好。通过这些方式能让阅读和写作有机契合,将阅读所获得的知识输入写作领域,经自身整合和总结之后有效输出,深化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科思维导图,更好地将语文学科知识活学活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进步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
四、贴近生活
语文作为一门全民学科,在生活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也要贴近生活,要在生活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展现教学效果,收获语文灵感,拾取生活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家校一体平台的建设,让家长能够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有详细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能够让家长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教师要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培训,让家长充分掌握科学高效的亲子教育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家长在生活中要多带学生外出旅游,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在旅途的欢乐之中积累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丰富的人文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另外,家长在学生放松时间也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文化传承类的综艺和中国传统文化系列电影,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观看符合心理年龄特点,贴近生活的动画电影;对于年级较高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封家书》《见字如面》这一类文化综艺,让学生能在唯美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视觉体验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优雅个人气质,激发学科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更是小学教育学科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语文学科建设,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助力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开展兴趣教学,贴近生活实践,从阅读、写作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放眼未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
(葛佳佳 南通市北城小学)
358650102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