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重工:混改创新天

2022-03-08 03:23宋瑞梅冯蔚本刊高级主笔徐姝静
国企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汾西重工

文/图 宋瑞梅 冯蔚 本刊高级主笔 徐姝静

自2018 年签下“双百行动”军令状,2020 年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更换引擎”,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此后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可能。截至今年11 月,电动机产品新签合同超9000 万元,销售收入超8000 万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作为诞生于1954年的老国企、“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汾西重工一度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然而,随着时间轴的拉长,老国企的通病开始逐渐显现。

改革突围,重塑辉煌——2018年,公司签下了“双百行动”军令状。“创新动能最优、核心能力最强、行业口碑最好、幸福指数最高”,这既是汾西重工新的企业愿景,也是干部员工不断前行的目标。

循着新的目标,按照“调结构、转机制、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汾西重工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混”促“改”,开始由重规模向重效益、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益化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混”出动能

截至目前,汾西重工共引入非国有资本9700余万元,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人数达到30.51%。

汾西重工“初尝”混改,那还是在2008年。

当时,历经分立破产重组的汾西重工按照国有体制构建起“一大多小”的民品产业格局。针对生产经营存在的投入不足、低效维持、长期亏损等问题,公司率先对竞争力缺失的电子仪表产业板块实施混改试点。

在精简分流富余人员后,汾西重工以优质存量资产为基础,引入财务投资者入股,同步鼓励经营技术骨干投资创业,不仅很快扭亏为盈,还实现了长期盈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汾西重工进一步加快混改步伐,按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三因三宜”原则,先后推进所属商业一类的7家公司完成了混改。

通过混改,汾西重工不仅找到了破解民品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还大步迈上由重规模向重效益、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之路。

汾西热能在2020年混改后的首年,就充分体现出新机制体制的优越性和独特性。公司全年新签合同3638万元,完成率113.68%;销售收入2016万元,完成率100.8%;产值2470万元,完成率123.5%;利润110万元,完成率110%,创最好经营水平。

实施核心骨干员工持股是汾西重工“混”出动能的“密钥”。在推进实施混改过程中,公司同步开展了员工持股,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深度捆绑,有力地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汾西重工还按照企业混改后实际发展需求,坚持“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理念,重点考虑合作方的行业背景、战略协同、文化差异、综合实力等方面因素,选择能够促进企业短板提升与瓶颈突破的合作伙伴。

如无锡赛思亿公司选择了拥有极大市场份额、实力较强的中电投合作,有力解决了经营资金问题;汾西电气选择了与具有一定煤矿合作资源的戴德测控技术公司携手,有力解决了市场开拓问题。

在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专项考核中,汾西重工获得优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卫华表示:‘改出活力,更换引擎,换挡提速,将改革进行到底,就是汾西重工人对待未来发展的态度和信念。’

“改”出效能

“混”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改”。汾西重工把不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在“改”上做文章求实效。

通过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夯实“三能”机制体系基础,汾西重工对职能部门实行岗位定编定岗,不断完善全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了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

通过深入推进减员增效、人力资源优化重组、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十三五”期间,汾西重工职工总数减少了近30%,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幅超过80%,收入翻了一番。

汾西重工还全面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将业绩考核结果刚性兑现、实施续聘或解聘刚性挂钩,实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扛责任”。

公司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如皆利气体成立后,实施了全员竞聘上岗及“以岗定股”,1名经营班子成员及5名中层领导人员未通过竞聘上岗,中层领导人员考核不胜任退出比例超过了5%。无锡赛思亿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方面,将两名技术、营销带头人对标市场薪酬,实行岗位任期聘任、业绩契约化管理。

此外,集团公司还建立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将工资总额由预算决算批复制转变为备案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开展了多次优化调整,增强薪酬市场竞争力;建立了基于“岗位+能力+业绩贡献积分制”的宽带薪酬体系,引入员工综合能力评价机制,强化全员绩效考核,强制考核排名靠后员工转岗退出,不断优化用工制度,力求打破“铁饭碗”。

“有了新的企业用工制度,管理岗位不再是‘铁交椅’‘香饽饽’,各个序列之间有效流动起来,真正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汾西重工组织人事部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公司共引入非国有资本9700余万元,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人数达到了30.51%。十年来,汾西重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混改突出重围,打破‘老国企’桎梏,重新焕发了新生。

“创”出势能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汾西重工赫然在列。

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级专家人才和项目负责人管理机制,对标高校、科研院所的市场化薪酬,实行专项目标考核和动态调整退出;重点围绕“科研经费、团队组建、平台建设、项目驱动、成果转化”,打造高端人才的创业创新平台……可以说,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让汾西重工“创”出了势能。

2018年以来,公司已引进行业专家10人,建立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承接15项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通过承担国家各部委、山西省和集团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公司研制出水下特种装备、船舶用发电机产品、直流组网系统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企业新产品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其中,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多项产品和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巩固水下特种装备企业的基础上,汾西重工还在水下航行器领域大力拓展。公司加强与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构建一流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多型水下特种装备,并实现批量生产,成为我国最大的智能水下特种装备建造基地。

汾西重工电机产业板块紧抓改革契机,不断增强科技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核电、风电、舰船、石化等领域的高端产品快速迭代,整体经济规模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达到10亿以上规模,净利润从-1500万元到长期稳定在2000万元以上,生产经营工作跨上新的台阶,“中船电气”品牌的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

无锡赛思亿创新研制船舶新型动力系统集成及核心变频电控系统,推出了基于直流组网标准化变频电控系统的S-DE、S-Hybrid、S-Renewable和S-Hybrid-R四种创新形式的船舶动力系统,打破了西门子公司、ABB公司的长期垄断。

汾西重工还承担了工信部2项高技术船舶示范项目。2019年“沈括号”科考船首船项目的成功交付,更是代表了全球绿色船舶的技术发展方向。目前,这项技术已实现了出口,累计应用于超过百余条实船,其所有者权益市场评估价值远超创业初期,成为公司在新发展阶段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投资价值最大化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有效专利623项,其中发明专利111项、实用新型专利506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同时,公司还参与了国家技术和行业技术30余项标准的制定,在水下装备和风电等行业领域中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十年来,汾西重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混改突出重围,打破了“老国企”的桎梏,重新焕发了新生。如今,汾西重工正逐梦蔚蓝,踏浪前行,在不断变革中探寻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汾西重工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汾西队全力营救山西孝义非法盗采煤炭引发透水被困人员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
又踏层峰望眼开——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公司40年改革发展综述
元代中书左丞傅岩起研究
汾西重工首批5MW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顺利交付
汾西村名的文化内涵分析
大连重工:引领中国船业远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