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庆伟 何宁秀 韩善红 梁 玲/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
数字农业作为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农业快速发展,给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品牌培育、产品流通、销售模式等带来深刻影响。江苏省连云港市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农产品电商销售率不断提高,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赣榆模式”等电商模式日趋成熟,给“连天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数字农业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连云港境内地貌多样,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是重要的粮油、林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1+1+N”模式的市级数字农业农村指挥中心初具规模,卫星遥感监测平台对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四情”动态监测,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畜禽体征监测、循环水装备控制、饵料自动精准投喂等技术应用日趋成熟,益农信息社服务体系不断壮大,“苏菜直通”平台成为产销对接的重要载体,数字技术已广泛运用到大田种植、设施栽培、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数字农业助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商发展和农业农村特色产业资源密切相关,借助各大电商平台,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形成双店鲜切花、赣榆海产品、灌南食用菌等主导电商产业。各大电商企业在连云港市各县区、中心镇和行政村建立服务网络,实现代购代销、生活服务、物流快递配送等综合服务功能叠加。“互联网+销售”助力新媒体成为农业农村对外展示与致富的“新农具”。
数字农业助力创新“品牌+电商”模式。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品牌培育为电商发展提供诚信背书。在“连天下”品牌引领下,黄川草莓、东海老淮猪、灌云豆丹、灌南食用菌、谢湖大樱桃、花果山风鹅、沃田蓝莓等特色农产品逐步成为网红产品品牌。数字农业为品牌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依托“连天下”品牌统一的包装形象、丰富的农产品种类、多元的会展平台、立体的宣传矩阵,让“连天下”品牌叫响国内,“‘连天下’品牌+电商”模式逐步被市场认可。
品牌农产品质量监管有待加强。线上销售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分级规范,产品质量监管力量偏弱,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电商经营主体、销售渠道、产品来源等多元化,初级农产品占比高、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品质良莠不齐,影响品牌形象。
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有待挖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构成“连天下”品牌矩阵,其品牌的西游文化特征显著。数字化背景下,存在电商营销专业人才不足、品牌营销意识不强、地方文化融入不够、文化为品牌赋能不足等问题。
农产品流通环节有待完善。生鲜农产品需要冷链物流运输,对速度与质量有较高要求。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流通环节标准化程度偏弱,生鲜农产品包装技术简陋,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增加农产品损耗。
创新品牌培育模式。数字农业发展对品牌农产品生产、营销有积极的作用,对品牌农产品质量、包装、内涵等的要求也更高。品牌培育要提升品牌的识别度与影响力,健全品牌运营机制、创新品牌发展模式、优化品牌管理制度,找准数字农业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定位。构建“协会+产业+企业”品牌长效运营机制,加快“1+N”品牌模式推广,以“连天下”品牌为核心,引领县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共同发展。为品牌注入文化因素,加快品牌文化赋能。推进品牌诚信体系建设,优化“连天下”品牌目录库,规范使用“连天下”集体商标。发挥数字化传播优势,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推介模式,推进“连天下”品牌健康发展。
保障品牌农产品质量。质量是提高农产品信誉度和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细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全产业链的农产品信息化标准体系。推进农资数字化管理,构建以县区为单位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溯源与数据采集机制,保障农资质量安全。提高电商准入门槛,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品牌认证,对上市销售的农产品加施质量认证、品名产地、商标品牌等标识,筑牢品牌发展基础。
加快数字农业基础建设。完善和落实数字农业支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数字农业领域,营造多元化投融资氛围。加快5G技术的推广,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普及。发展以农业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农业新基建,搭建农业大数据云共享平台、智能化农情监控平台、农产品可追溯平台等。加快农业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的规模化、网络化效应,促进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等融合发展。
加快产品流通基础建设。扩大农村网络覆盖率,完善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农村网络使用率。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网络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平台,建设县域电商物流中转、分拨中心,提高农村物流便捷度,发展产品包装产业,形成闭环产业链,解决配送难题。支持各类龙头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建立镇、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鼓励电商企业加强与邮政、快递、供销、通信、金融等机构的合作,新建或升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培育一批信誉好、服务优、运作高效的快递物流企业,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加快数字化人才培育。协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实用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团队。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整合培训资源,开展数字化应用技能培训,鼓励职业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在农村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创业就业数字赋能培训。加强数字农业培训,提高“三农”干部、新型经营主体、职业农民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市场化引领人才成长机制,培养树立一批农业农村数字赋能发展典型。
加快新业态推广应用。“连天下”区域公用品牌涵盖了市域内优势产业资源,要加快探索“‘连天下’区域公用品牌+产业+直播电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品牌、产业、电商互为支撑、合力发展的局面。鼓励对接知名电商平台,开发推广自主电商平台,支持发展地方网红经济。支持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发展原产地生鲜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直采直供、冷链配送、社区拼购等电商模式,建立农户主动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与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完善农产品出村进城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