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艺涵 刘梦颖 周坚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未来几年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建设方案尚待完善,三大制约余杭区新型研发机构体系构建的短板亟需补足。本文通过构建“三室两厅一走廊”的余杭新型研发机构体系,融合大走廊、大花园、大森林三种特色场景,力图为余杭下一阶段如何打造成建制、多元化新型研发机构提供建设思路、建设场景、建设方案等相关建议。
截至2020 年12 月1 日,已有三大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落户余杭,分别是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就杭州市内各区县的新型研发机构分布而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已呈现比学赶超的趋势。在杭州市落户的18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西湖区独占鳌头,共认定5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余杭区、萧山区、钱塘新区均有3 家(见表1)。在未来十年,杭州市各区县定会涌现更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而新一轮的新型研发机构大比拼将会更加激烈,只有提前明晰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建设,做到建设理念新、构建思路清、发展路径明,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比拼中赢得先机。
表1 杭州各区县新型研发机构分布情况
新余杭区是裂变而来的高能新区,是一块机遇叠加的战略高地,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发展热土。然而,机遇发展的背后,余杭区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建设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既是余杭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障碍,也是阻拦余杭经济腾飞的“拦路虎”。
自身造血功能尚需完善,内生发展能力亟需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项目科研周期长,科研过程不确定性强,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不易,完成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所需的运转周期长、时间成本高。对于不少潜力型新型研发机构而言,发展前期并不具备“国字号”“省级标”研发机构的先天优势,财政支持力度小,科研力量弱、科研经费少、科研投入成本高,即便有短期几年地方财政的政策资金配套,也绝不可能享有每年政府持续给予配套的特权。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当地财政税收、人才层次和数量等种种因素,不同区域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甚至出现“极度两极分化”的现象。余杭区在未来几年内必然会涌现更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然而,它们未必会被给予同等水平的政策倾斜力度。资源不对等、信息不对称、资金不充分会进一步加剧出现不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断层。
浙江省人民政府于2020 年7 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尽管该文件为如何建成、建好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意见指导,然而要探索具有余杭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其发展定位仍存在不少模糊地带。毕竟“一剂良方不能包治百病”,余杭区新型研发机构的“微观系统”仍待地方自行探索、自主创新、自发建立。
“三室两厅一走廊”的余杭区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建设方案,将着力把新型研发机构体系打造成魅力走廊、多彩花园、绿色森林三种特色场景融为一体的新型复合生态系统。
科创机制畅通。引入联通机制,协同余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共建校企研究院联合体,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发展。引进交流机制,坚持五湖四海招纳人才,持续完善余杭千里马驿站和余杭伯乐人才建设。开发创新机制,减少科技创新链条上的体制机制“关卡”,促进科研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运行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
供图/视觉中国
科技文化共通。首创科创文化,让新余杭变成创业、创新、创造的天堂,让新时期的余杭人以“创意、创新、创业”为荣,通过筹建举办创客青年说、国际创客大赛、余杭科技文化交流大会等活动,营造浓郁的科创文化氛围,树立余杭科技文化金品牌。培育传播摇篮,以“杭州发布”“余杭发布”“创新杭州”等官方公众号及相关视频号为宣传途径,充分宣传余杭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文化。
科研物资公通。打造共建平台,政府牵头整合全区科研资源,打造政策信息共享平台,更注重共享资源,提供租用、流转、借用等服务,打造资源共享的交易大市场,确保科研资源得到最大效益配置。重大科研实验室可采用提前预约方式,实现全区打通使用;科研人才可作为重要战略要素短期或长期借调到各大新型研发机构高层次紧缺岗位,贡献科技力量。构建物通体系,实现设备、场地、人才、技术的最大化开发利用,持续更新整合资源功能,打通科研硬需与研发软需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实用效果”“美观效果”“引流效果”三大效果显著。作为大花园理念实践的首要之举,建议首先由余杭区政府牵头联系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专家或国内外知名设计家,设计统一的标志性二维码和图标,彰显余杭地标性。此外,将良渚文明、径山文明等文化要素融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筑设计之中,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新型研发机构群。打造好新型研发机构的“软包装”,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引流效果”,吸纳高精尖科研人才、高层次紧缺人才、海内外科研专家扎根余杭。
“招蜂引蝶”“招贤纳士”“招商引资”三类功能凸出。一旦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建成之后,它将大大加强余杭引才、引流、引资的三重功效。引才方面,未来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和质量的双倍增将创造更多的科研就业岗位,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才;引流方面,科技资源高度密集、信息交流日益紧密的余杭将吸引更多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引资方面,随着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增大,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将大幅流入余杭。
“虹吸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三种效应明显。未来几年,随着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挂牌,新型研发机构将不再是单一的三大省实验室,更有可能形成新型研发机构产业集群,大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研资源集聚的余杭将进一步虹吸各类有益资源,真正打造出享誉全国的科技人才高地品牌。此外,三大省实验室作为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建设的“开国功勋”,将持续发挥顶尖赋能的功效,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孵化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省级国家级研究中心。
彰显可持续性。完善体制机制,实现高能力自我造血、高水平生态修复。新型研发机构体系是一套系统性、科学性的建设方案,投入和产出达到一种生态平衡。倘若新型研发机构过分依赖政府政策补助存活,当后续资金补助大幅减少,极有可能遭遇发展瓶颈。因此,新型研发机构需自力更生,早期努力成长,中期逐渐脱敏,后续参与市场化竞争。
具备循环性。构建过程中,不免有些新型研发机构面临改装重组或退出市场的局面。建立“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引导新型研发机构遵循丛林法则,保证新型研发机构体系富有活力,倒逼新型研发机构破除政策帮扶性依赖,实现自立自强。
形成稳定性。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培育“量大面广”的潜力型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其积极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坚持“百花齐放、海纳百川”的准入原则,吸引更多优质潜力型新型研发机构入驻余杭,提升余杭新型研发机构体系稳定性。
新型研发机构要加强自身科研经费管理。可设置“前期政策帮扶为主—中期资金补助为辅—后期自收自营”的阶段性目标,以市场化运行为导向,凝聚高端科研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结合市场核心需求,开发特色技术产品,加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政府要建立绩效评估机制,要以“是否能出市场化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核心检验标准,研究设计具有层次感、阶梯性、科学性的绩效设置。
根据新型研发机构体量、发展规模、科研力量设置具备梯度性的资金配套政策,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之间实现互助性资源对接,实施针对性、精准性结对帮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设置具有区分度的政策资金补助档次、级别,确保政策梯度性、科学性和激励性;借鉴山海协助工程,实施新型研发机构之间的对口帮扶;建立跟踪评价机制,将新型研发机构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共建联系名录册,定期举办科研相关活动。
持续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模糊地带,确保各种涉及到“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科学知识体系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三大省实验室为依托,打造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群,建立融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发挥“鲶鱼效应”,刺激传统科研机构开展深层次改革,积极引导传统科研院所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促成科研院所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升级,凝聚多方科研力量,形成争先创优、千帆竞发的科研氛围,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