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研究

2022-03-08 08:21李家瑞
环境保护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遗产地文化遗产文明

李家瑞,孙 岩,王 玮

(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上海 201418;2.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4. 上海城市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418)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孕育出的类型各异、形态独特、价值丰富的农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始于20世纪初,改革开放后,随着全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同步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社会结构受到冲击,农业文化遗产的保存受到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于 2002 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项目[2-3]。

自2005年以来,通过GIAHS国际合作项目带动国内项目发展,我国开展了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 产 (Nation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NIAHS)的评选、监测和评估工作,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4-6]。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开始安排专项资金支持GIAHS保护与管理,地方政府出台了GIAHS管理办法,设置专门职能部门以开展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央、省级、地方三级主管部门相继建立了年度工作交流机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逐渐得到重视[7]。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重视与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2021年4月,农业文化遗产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有力实施,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新时代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更好地落实“五位一体”布局总要求,更加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和文化教育功能,创新探索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与管理的新模式[5],有效发挥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农业文明传承功能,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而有力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及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1.1 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人类因地制宜立足于不同区域禀赋各异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农业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自然的动态适应,形成了具有历史、科学、人文和生态多重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主要有广义和狭义2种定义。

广义定义是指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环境下形成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农业综合体系。其中,物质部分指农业生产中的自然因素,非物质部分则指文化要素。狭义定义则是指由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以及我国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即“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的狭义定义更加关注遗产系统本身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注重强调保护农业文化景观[8-9]。

1.2 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劳动人民在漫长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与环境条件优势,创造了类型多样的农业耕作生态系统。基于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狭义定义,从有机结合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可以将其分为物质和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两类。其中,前者通过客观实物得以表现,又分为遗址类、物种类、工程类和技术类等,后者则凝聚于精神文化层面,如民俗、节日和信仰等,见表1[10]。

表1 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

续表1

农业文化遗产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于一体,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子系统在综合作用过程中组成的动态变化的“生命共同体”。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体现在多样性、活态性、战略性、多功能性、适应性和濒危性等 6 个方面[11-12]。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不同民族、地域和年代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在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时,一定要据其不同类型和特点,因地制宜,方可探索构建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模式,促进其在传承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 生态文明思想探源及其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人类文明发展史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不同关系[13-1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其自身行为理应受到自然的约束[15]。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讨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主张建立人与自然双向依赖的有机整体,并指出人应该正确看待自身与其他自然物的关系,担负起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责任[16]。近年来,自然破坏所导致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等问题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造成了阻碍,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共赢共生,人类开始了生态的觉醒,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得到重视,绿色发展开启人类文明新转型[17]。

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以农立国”思想影响深远[18]。早在20世纪初期,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的富兰克林·H·金对中国农业生产考察后认为,中国农业兴盛不衰的关键在于:中国农民勤劳、智慧并节俭;善于优化时空组合提高土地利用率;重视农业废弃物“回归自然”培肥地力[19]。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存和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思考天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天地人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及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20]。

农业文化遗产地总体上环境污染少,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作为所在地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21]。王金南等[22]研究认为,生态产品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生态服务和最终物质产品的总称,包括生态系统在整个生态过程中及其与人类社会生产共同作用所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农业文化遗产地向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和产品具有典型的“生态产品”属性。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持续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到实践,“努力走向了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23]。图1可知,破解制约农业文化遗产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是全面振兴的主要问题,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亟待开展创新与实践探索。

图1 生态文明思想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1)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产品”价值功能,构建产业融合新生态和新模式,推动产业兴旺新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提升。

(2)建成生态文明与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积极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促使乡村社会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

(3)树立新理念,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3 基于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生态兴则文明兴。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社会和科学价值精髓,推动传统理念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切实转变重生产、轻生态的做法,不断健全保护机制及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农业文化遗产作为生态产品的附加值,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自然载体”,是有力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动态保护与管理的重要途径[24-25]。

3.1 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渊源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农业产品独特、生物资源丰富、农耕技术完善和自然景观优美的典型特征。实际上,每个农业文化遗产都是“天生”的自然博物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还没有尝试建立博物馆模式,将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引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创新之举。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韩国生态博物馆保护管理模式,建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网络,包括核心博物馆和从属的分类博物馆,并利用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不同区域内各个馆所之间的共享联系。

目前,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博物馆管理模式需要着重解决以下4个问题。

(1)政府需要做好长期的公共资金投入准备。博物馆的收益周期较长,仅凭私人投入恐难以维持,资金是否足够是生态博物馆正常运营的关键。

(2)开放民办博物馆资格许可。由政府与社区开展合作,下放博物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实现部分或全部民营化,让博物馆在市场中实现良性发展。

(3)注重培养博物馆的传承者。加强对遗产地居民的生态文明、传统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提高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产品价值发展经济的意识,促进生态文明观与劳动价值观协同教育,增强传承与创新发展传统农业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4)有效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文化自信的功能。人们对“世界遗产”认识存在偏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批准认定的世界遗产认识度高,被FAO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识常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模式,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但能有力推进农业国际合作,而且对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农业文化,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产品”品牌打造和乡村振兴融合管理模式

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偏好,树立农产品品牌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助力。目前,我国主要处于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加强本土化农产品宣传工作阶段。如,福建省安溪县充分利用当地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推动茶叶转型升级[26]。湖北省利用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宣传赤壁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推动砖茶从赤壁市走向全国[27]。云南省勐海利用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及收藏知识,宣传普洱茶文化,强化云南普洱茶品牌;红河州充分利用元阳哈尼梯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培育红米品牌[28-29]。福建省利用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宣传茉莉花茶制作、保存、习俗和茶艺方面的文化知识,强化茉莉花茶品牌,推进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30]。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承载了我国人民记忆中的乡愁,具有重要的品牌价值。在基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农产品品牌构建方面,日本对产自本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产品进行本土化认证,极为重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产品品牌建设工作[31]。与日本相较,我国尚未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产品品牌的认证工作,尤其是在有关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产品”的品牌打造方面亟待补齐短板。鉴于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和生态环境优良的特性,要充分利用并挖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的多重价值,重视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和书报等媒介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品品牌进行宣传,强调市场导向下优质品牌的竞争力,在社会各界树立品牌意识,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信心。

3.3 休闲旅游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管理模式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并不代表将遗产与世隔绝,合理的开发也是加强活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文化遗产受关注度的提高,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将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资源[32]。如,浙江省将仙居杨梅栽培系统打造为中国美丽田园;江苏省将泰兴银杏栽培系统建设成为集休憩、观光、度假和科普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河北省将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山西省则以稷山板枣生产系统推进国家板枣森林公园建设[21]。在发展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和城郊集约型的美丽乡村建设地区,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地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及传统文化等特殊人文景观价值,发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优势,提高优秀民俗文化及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功能价值,探索建立休闲旅游农业和乡村振兴融合管理新模式,不但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而且将有力促进空间布局优化、农业景观类型丰富的美丽乡村建设。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正面临逐渐走向衰落的危机。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多个子系统于一体的有机动态共同体,某种程度上具有“人-田-水-山-土-树”之间的生态依赖和物质循环关系,是一个在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变换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共同体”的典型属性和特征。因此,在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时,应以“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系统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在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全过程中,坚持“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明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文明传承和农村经济发展4个主要目标,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农村人口迁移、农业文化消亡、农村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产业结构单一和经济效益低下等主要问题。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积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科学管理,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活幸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加快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遗产地文化遗产文明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请文明演绎
Task 3
漫说文明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Tough Nut to Crack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