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沉浸式传播”的创新思路

2022-03-08 00:28李吉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期
关键词:广播

李吉孟

【摘要】沉浸式传播作为一种全面沉浸的广播信息传播理念、形式,通过为受众构建一种特殊情境,让受众完全“沉浸”在广播情境中,可保证广播信息得到全方位传播。这一传播形式对于传统、受众面积广的广播媒体有着极大启示和影响。广播媒体其本身就是声音传播类媒体,结合各种广播内容与以及互动,能够在广播中营造一种声音沉浸场景,强化受众现实生活与广播内容之间关联性,可保证受众在广播中全面沉浸,更加深刻依赖各类广播媒体。本文以沉浸式广播传播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沉浸式传播具有的核心要素以及表现,探索、了解构建全面广播“沉浸式传播”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广播;沉浸式传播;创新构建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2.047

沉浸传播其主要是将人当做核心与重点,属于一种新型传播各类信息数据的形式,会将所有各类型媒介形式进行连接,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可高效展开传播。这类沉浸式广播传播模式随着我国媒介行业逐渐融合与发展而形成的,受到媒体行业当中虚拟和现实的技术、互联网影响,过往传统广播传播形式呈现明显改变,各类较为特殊的设备、视频技术被逐渐得到借用,受众在收听广播时感官调动越来越充分,在倾听时呈现出身临其境的特征,受众也不仅只是局限在新闻和信息旁观者身份角色,在沉浸式广播中更多属于参与者,现场和广播信息接收体验感被有效增强。

1. 沉浸式广播传播的要素与表现

1.1 沉浸式广播传播其主要以受众个性化体验为重点

沉浸式传播和传统广播受众传播理念有一定差异,其传播的核心和重点就是受众个性化,强调受众在收听广播时能够获得较强满足感与体验感。这种传播形式与现代电子游戏当中玩家游戏心态有着一定程度相似,能够让受众完全沉浸到广播信息场景当中,受众身心在完全融入广播内容中后,能够获得最佳、最理想的广播传播成效。因此,沉浸式这一传播方式是以受众需求为重点,构造一个与现实较为接近的场景,以此来激发受众在广播中互动热情,提高受众对于广播满足感。同时,沉浸式传播还需要分析与掌握受众信息,将其当做依据,来不断调整与优化传播场景,受众在广播当中接触到的各种信息都被有效融入个性化色彩。

1.2 沉浸式广播传播其需要着重点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关系

近年来媒体、受众之间在互联网助推下互动方式更加丰富,微信、小视频以及微博等互动平台被充分融入传播广播媒体当中,成为媒体接收、连接受众信息的重点渠道。沉浸式传播其重点就是在广播媒体以及广播受众间构建一个互动平台与渠道,尽量利用线下或者线上的方式来提高受众对于广播黏性。可充分调动和提高受众对于广播传播活动积极性,且沉浸式传播其会有效把受众、广播媒体间情感凸显出来,有利于两者进行良性、优异互动,受众也能够更加认可与详细广播媒体品牌。

2. 基于“沉浸式”传播开展广播传播和创新措施与途径

2.1 广播内容需要以生活化、服务化为重点,转变传播意识

广播行业在过去内容大部分都是将贴合受众生活当中关键,有着较为明显区域性优势与特征。受到网络科技以及虚拟技术在广播媒体当中发展,广播媒体逐渐开始跨地区进行传播,受众在线上可以随时借助网络或者移动设备收听各个地区、不同广播内容。不过受众对于广播内容仍旧较为关注与自身相关的内容,接收内容大部分都是受众所在城市实时信息,所以,需要结合广播行业原有的区域性传播特征,不断提高广播具有的生活化、服务化功能以及价值,在传播时除去为群众提供新闻资讯,还需要有效将饮食、旅游、气象以及交通等各项内容纳入到不同广播模板当中,让受众倾听时可以全面沉浸到广播节目构建的各类生活化情境中,让广播和受众之间可以从心理、现实生活中有效拉近。

广播行业需要有方向的转变成为生活服务媒体,从传播信息提供、传达者,充分转变成为服务大众的信息传播者,在资讯、传播各类信息时凸显出媒体具有的服务能力,成为一个服务大众的广播媒体。转变传播角色和服务形态时,需要积极转换广播媒介的服务意识,有效将线下、线上服务活动融合,依据受众各类需求构建一个生活服务平台、渠道,借助广播品牌具有的优势和服务价值,来保证广播可以结合受众需求、兴趣来提高感官感受,获取较为良好沉浸成效,增强受众对于品牌了解程度。例如:江苏省总台广播持续举办音乐节,依托各类音乐活动,将其音乐当作重点,结合区域音乐节有效举办特色旅游项目,受众在音乐节中能够获取更加充足休闲时间以及游玩渠道,区域内被充分构建一个消费链和广播线下服务平台。

2.2 利用各类媒体的工具构建一个沉浸式体验场景

随着5G在我国各行业逐步融入与普及,对于广播行业与“沉浸式”场景带来巨大的帮助和影响,广播行业可高效运用各类移动技术和工具,发挥出我国广播受众基数较大的特征,可保证沉浸式场景构建更加合理。互动、移动性作为信息有效传播的主流方式,持有各类移动设备和工具的受众逐步增多,信息收取也呈现碎片化优势,传统记忆形式阅读习惯也出现改变,浅阅读成为重点阅读形式,让信息得到更加高效的共享。需要结合浅阅读形式来转变广播传播形式,利用各类新的传播技术,来落实定位、个性推送以及提醒功能,有效融入区域内智慧城市体系或者物联网当中,建设一个有着情景化特征沉浸式模式。

2.3 结合沉浸式互动传播,构建一种双向激励模式

在针对沉浸式信息展开传播过程中,需要依据传播互动方式来构建一个良好、双向的激励机制,让受众在获取数据中能够自我得到满足、获取各类知识、共享信息,充分参与到主持人所引导的线上、线下活动当中,获取礼品、积分等,以此来保证沉浸式广播激励机制有着双向、内外融合的特征。在实际构建激励措施中,需要利用内外结合方式来激发受众对于广播活动热情,让受众可以在广播活动中获得参与感,支持人员需要积极与使用广播当中各类互动方式,完善过往奖品传达、知识问答、电话沟通等各种互动活动,给予互动受众给予一定奖励,让受众可以真正融入到广播互动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受众对于广播信息获取效果,保证广播节目可以与各类游戏全面结合。广播媒体日常开展活动时会为受众提供众多奖品福利,不过福利为广播媒体带来帮助并不显著,需要将这类福利真正融合到广播节目中,有效推广各类福利优势,促使福利和受众的倾听动机能够融合,以此来形成一种沉浸式的广播传播。这也就要求激励机制和福利的构建需要将广播节目当中重点,有效细化广播节目设计形式,转化个体受众关注呈现,保证福利活动可以与受众个性化要求相互满足,预先掌握受众对于广播活动和福利獎品要求。

2.4 在交流互動过程中形成良好社交思维

广播媒体和受众之间互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的各类电话热线,互动大部分都以广播媒体为重点和主动角色。随着微博与微信等各类能够高效互动平台的发展,广播互动形式也在逐步和快速创新,广播媒体受众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交工具和媒体都可以熟练使用,对于广播节目传播与收听也不再只是局限于过往的收音设施,以手机和平板为代表各种移动设备成为传播广播的重点。所以,传统广播媒体在朝向沉浸式广播理念转换时,需要有着较强广播媒体社交思维,探索和了解新兴媒体与广播媒体之间结合方式,有效依据各种社交媒体具有的广泛、快速、高效传播特征,以此来创新与优化广播与受众之间实时互动形式,保证广播互动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广播主持人直播时,可有效利用微信或者微博来实时与受众展开互动,为受众提供各种投票活动,以此来促使受众在广播中的自我存在感得到全面提高。同时,主持人也可利用社交活动和互动来高效宣传节目、支持人的风格以及品牌具有的价值,将支持人生活化一个方面展现出来,以此来使更多受众能够依赖、喜爱收听节目,真切了解支持人具有的魅力和风采,促使受众和广播支持人之间距离能够被拉近,形成一种社区、熟人效应,进而让受众能够沉浸在主持人营造传播氛围当中。通过各类社交和媒体平台,受众能够真正在广播互动中得到聚集,在特定、针对性广播节目时间段当中,受众、受众以及受众、主持人三者间可以有效构建出良好的互动氛围和沉浸式语境,促使受众在互动中有效融入到直播节目当中。在主持人合理、高效引导当中,受众交流和互动欲望将会得到高效增强,对于广播节目、广播支持人的信任、忠诚强度会逐步提高,广播行业具有的公信力、影响力也将在互动中彰显出来,推动与帮助广播媒体在新时代得到发展。

2.5 在广播传播中有效提高支持人场景意识

沉浸式广播传播与支持人具有的场景能力、意识有着极大关系,在构建沉浸式传播场景中,受众会获取较为良好和优异感知与体验,这些体验包含对信息需求,以及服务消费等各种类型,受众获取广播感知中广播媒体具有的品牌价值、优势以及商业价值将会全面增强。可将传统的场景传播意识当做基础,依据声音和工具来营造出一种特征明显的信息传播方式,进而促使受众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服务、信息需求可以得到挖掘与,满足,结合场景来形成和构建一种较为优异个性化广播传播形式。同时,要利用传播声音场景,依托各类时间段、节目单位来形成一种沉浸式场景,不仅包括广播节目中外在、常见时空环境,还需要将受众的心理环境涵盖在当中,在主观、客观因素有效交织广播场景中,来激发受众被动信息需求,让受众从过往单向、被动获取信息需求转变成为主动获取信息,保证广播信息能够在场景中得到高效传播。

目前,广播媒体在高效进行传播与转型同时,新兴媒体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和助推价值越来越明显,需要广播媒体充分依据这类价值来借力进行创新,充分构建一个“沉浸式、全面式”的广播场景,转变过往广播传播观念,发挥出支持人声音具有的沉浸特征以及引导价值,建设和受众密切相关的广播传播氛围与场景,广播行业需要形成一种社交思维,创新与受众之间互动形式,建立一种激励式、沉浸式的互动,保证线上和线下各种互动方式能够在广播活动中得到有效结合,发挥出广播行业具有的服务、生活化功能,以此来促使受众更加忠诚和依赖广播媒体。

参考文献:

[1]孟伟,李杰.沉浸式传播视角下广播内容转型的理念探索[J].现代传播,2017(12):133-137.

[2]陈凤茹,焦庆争.变革之路:关于沉浸式广播发展嬗变的探索与思考[J].新闻世界,2020(12):51-54.

[3]陆范锋.媒体融合语境下沉浸式新闻的兴起及启示[J].视听,2018(12):176-177.

[4]孙倩.广播“沉浸式传播”的创新构建策略[J].青年记者,2018(24):68-69.

[5]陈雅琪.沉浸式传播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游戏研究——以新闻调查游戏《#黑客》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85-88.

猜你喜欢
广播
第二届广播超级碗 暨全国广播活动联盟2018年会成功举办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