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源,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下和它相遇。大到仪器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小到拧不开瓶盖,这些事件都会触发不同程度的挫败感,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焦虑。
对于学生来说,最熟悉的失败感往往源于学习表现,而且对不同的学生来说,诱发失败感的阈值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可能认为考试不及格是一种失败;对一些学习起点稍低的同学来说,哪怕成绩不及格,只要有稳定提高就不算失败;而对于学霸们来说,成绩从第一名变成第二名,或者作为全校第一的自己发现外校的同学更厉害,都算是一种失败。
进化心理学认为,我们对于失败的恐惧是编码在基因里的。当人类的祖先还是群居在原始森林里、外形和黑猩猩差不多的古猿时,他们面临的失败恐惧要具象得多。如果外出打猎未果,一家人就要挨饿;如果不能成功逃脱吃人猛兽的袭击,自己就会命丧当场。而在这样的群居社会里,每只古猿都有具体的分工,社会也很可能存在原始的等级制度,就像现在的类人猿种群一样。如果不能完成社会分工任务,古猿很可能被其他同族瞧不起,也就无法获得其他同族的帮助。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处于底层的古猿会向上层发起挑战,如果失败了,很可能会遭到无情的放逐——失去了社会支持的古猿,很可能会被危机四伏的大自然吞噬。由于这些失败的后果往往会削弱古猿的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死亡,对失败的恐惧就成了一种直接的生存动机,只有想尽办法避免失败的古猿才能存活并将基因流传下来。所以,现代的我们天生就会对失败产生恐惧和焦虑,这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机制。
但是,和生活中大部分压力一样,这种恐惧和焦虑原本只是我们身体的一个提醒信号。我们对此迅速采取行动,想办法不再失败,这样就能够消除恐惧和焦虑。但有三种因素很可能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这反而会阻止我们采取行动。
第一种因素是我们在对失败原因进行解读的时候,不小心犯的认知扭曲。认知扭曲最早由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大卫·伯恩斯(David Burns)提出,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常常为抑郁情绪所苦,是因为人有十多种常见的自动思维,它们会扭曲真实的现实和我们理解的现实。其中一种自动思维叫作以偏概全(Over generalization),就是把一个孤立的消极事件看作永远会持续下去的失败模式。还有一种自动思维叫作妄下结论(Jumping to conclusion),其中的子类“先知错误”(Fortune telling)常常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预言并深信事情会越来越糟糕。例如这次考试失败了,带来的打击太大,我们开始害怕以后会一直失败,甚至更加失败。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居安思危,凡事往坏处想,就能让我们未雨绸缪,免得在糟糕的情况出现时措手不及。但这种思维模式也很可能让我们陷入消极的死循环。
李世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著有《压力心理学:从大脑、个人成长到心理健康》
第二种因素是非理性情绪让焦虑感复杂化。压力事件发生之后,产生各种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但我们往往会给这些情绪附加一些非理性因素,而这些非理性因素又会诱发其他的情绪,让我们一时之间被各种不同的情绪淹没。明明考试之前好好复习了,为什么会考差呢?理性的人会客观地分析原因,也许是复习方法需要改进,也许是备考的时间规划可以再优化,这些分析方法都不会诱发情绪反应。而非理性的人会不断责怪自己,甚至责怪别人和环境——是我太笨太懒,是我辜负了老师和家人的信任,我这个人真是一无是处,学习真是太痛苦了……于是除了对失败的焦虑,还会产生自责、懊悔、自我贬低等情绪,更多的挫折感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
第三种因素是来自对焦虑感本身的焦虑。我们常常会对焦虑感投入过多的关注,把焦虑感变成一种新的压力,因为焦虑而焦虑。焦虑感很像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的魔鬼网,你越是在意它,越是挣扎,越是反抗,它就会把你缠得越紧。而你越能保持平常心,把它当作如喜怒哀乐一样的正常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和焦虑无关的事情上,你就越能轻松地摆脱它。更重要的是,不要对焦虑感进行非理性分析,不要去想“为什么别人失败了不焦虑,为什么我这么容易焦虑,是不是我的情绪控制能力太差”,这样又会掉进复杂情绪的陷阱里。
因此,既然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无法避免,那就顺其自然,把它当作如呼吸和空气一样的正常存在吧。不要过度解读,要客观分析事件本身。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因为失败提供了一种动力和契机,让你更早地发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可以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也更有动力去让自己变得更棒。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于失败的定义。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时的成败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而我们也不应该和别人做横向比较,而应该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学到更多知识,懂得更多道理,明天的我比今天的我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加成熟,这才是人生终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