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祥
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借助极为巧妙的艺术表现方法,可以显著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继而提升舞蹈作品内涵的诠释效果和舞台感染力。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舞蹈创作中融合文学艺术,就需要严格要求音乐、剧本以及演员等多项可变因素之间做到相互协调。但是,在部分舞蹈创作中,文学艺术的表现和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舞蹈作品艺术效果不佳,无法发挥作品的艺术价值。
目前,在大型舞剧创作的过程中,情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需要借助文学艺术方法对故事情节加以完善,以帮助观众理解舞蹈的内在情绪,受到舞蹈艺术的熏陶。例如,首部谍战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革命英雄李侠同志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引导观众在更短的时间内融入舞蹈剧所营造的舞台氛围中,提升舞蹈艺术表演的艺术性和表演效果[1]。上述舞蹈剧的创作中,高度融合了文学艺术的创作表现,通过文学艺术为舞蹈剧提供表演背景,借助文学艺术锻造故事情节,一方面可彰显舞蹈作品的内涵及舞台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观众的支持,最终获得表演的成功。
舞蹈创作中,想要融合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彰显出作品的独特创作理念,考量诗歌、歌曲等元素很有必要[2]。一般而言,在舞蹈艺术创作中,不同文学艺术元素的恰当使用,可以使舞蹈作品的内涵得到更加完美的诠释和呈现。例如,《踏歌》这部作品就是将诗歌和歌曲元素融入舞蹈中,通过边跳边唱的方式,协调并统一了舞蹈的动作和情感,很好地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出来,形成共鸣。由此可见,在进行舞蹈的创编时,也可以适当地选择融合诗歌、歌曲等元素的方法,以此凸显出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当前舞蹈创作中结合了时代发展的方向,融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舞蹈本身的技术内涵[3]。例如,舞台剧《印象大红袍》中使用了电影的创作思路,将电影画面融入整个舞台背景中,通过舞蹈人员丰富的动作表现形式,充分体现出沉浸式的舞蹈表演方法,多方位丰富舞台表演形式,进一步激发观众的情感。
舞蹈创作中,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的应用效果想要发挥到极致,就需要创作团队针对文学艺术的运用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如此方能确保后续的创作更加流畅,呈现效果更加显著[4]。从工作内容的视角来讲,舞蹈创作中,需要完成舞蹈的编排,并按照提前设定的舞台剧本来完成舞蹈动作的创编。因此,站在舞蹈创作者的视角来看,编舞的类型决定了需要应用何种文学艺术类型,如在进行专业性较强的活动舞蹈创作时,包括“桃李杯”舞蹈大赛、“荷花杯”舞蹈比赛等,该类型的舞蹈对于编导个人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知识要求均比较高,唯有满足此种条件,才能将舞蹈作品的综合效果发挥出来,激发观众的心理情感,并随之产生变化[5]。
在舞蹈创作之前,编导还应该结合舞蹈的艺术构思,针对舞蹈类型和内容进行加工、提炼,以此凸显出舞蹈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在我国古代,上半身肢体的运动为“舞”,下半身肢体的运动为“蹈”,人体的四肢动作结束后,就使舞蹈艺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拥有了特殊的情感和意识,传递出舞蹈精髓和舞者情绪。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中,结合文学艺术加以创编时,需要深度融合节奏、表情、动作三要素,以此更加真切地表现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愿望或社会生活形态。此外,在舞蹈创作的艺术构思阶段,无论是象征、隐喻,还是具体、抽象,抑或是叙事、抒情,均是通过舞者肢体动作来夸张地表现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最终促进舞蹈创作的成功。
另外,舞蹈创作中,舞蹈类型不同,表演的风格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所有的舞蹈作品中,音乐、歌词、肢体等均可被划定到语言艺术的范围内,所以身为舞蹈创作者,也应该利用好语言艺术,为提升舞蹈作品的编排效果带来帮助。具体而言,编导在创作舞蹈前,可以使用摄像机录下创编过程,在教室内播放音乐,使创编者身心放松,将感觉、身体、教室三者融为一体,用心去聆听外界的声音,随着音乐和旋律舞动身体,并跟随音乐去感受空间、空气和身体之间的关联。最后,回放拍摄视频,将文学艺术理念融入舞蹈作品创编中,以此创作出质量更高、文学艺术内涵更丰富的舞蹈作品。
整体来讲,现阶段的文学艺术表现方法已经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丰富舞蹈艺术的同时,对观众内心情感的激发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艺术主题的升华需要舞蹈创作人员从实际情况着手,借助专业能力分析并掌握文学艺术表现方法的应用方式及内涵,方能对舞蹈作品创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是舞蹈演员肢体语言及文学台词之间的融合,属于一项十分关键的展现形式,更是语言艺术的一种舞台表现和诠释[6]。常规来讲,观众的感官体验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语言艺术表达效果的影响,由此可见,了解舞蹈艺术,就必须将了解肢体语言当作前提条件。舞台演绎中,肢体语言一般需要借助舞蹈演员的动作、眼神以及姿态来呈现,在情感基调的营造上,融合文学台词、表达风格以及舞蹈情感等,如此才可以将音乐中的情感及艺术感染力传递出来。
例如,在进行《山楂树之恋》这一舞蹈的创作时,选择一男一女两名舞蹈演员,在表演时,男演员身穿“海魂衫”,凸显朴实气质;女演员用麻花辫装扮,凸显清纯气质。整个舞台剧中,将“山楂树”作为演绎中的情感表达核心象征,演绎出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从《山楂树之恋》这部舞蹈作品来看,其将文学语言与肢体语言进行了深度融合,其融合的方式和成效也十分经典。同时在《山楂树之恋》这部作品的舞台表演中,演员所呈现的肢体动作极具张力和活力,且配合文学台词、舞台音乐背景,进一步丰富了舞蹈的内涵,使舞蹈艺术的灵魂高度呈现出来,让观众观之即产生流连忘返之感。另外,除文字语言的表达之外,肢体语言的表达也属于文学艺术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且舞蹈的各种情感及文学内涵,均借由“意”“象”传递出来,促使舞蹈的艺术层次随之得以丰富。在对“意”的解读中,肢体所展现的是舞蹈演员的内在情感,而对“象”的表达,则是借由舞蹈演员的外在肢体动作来呈现。
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能必须十分清晰,功底必须扎实,素养高雅,且需具备能够体验情感、感受生活的能力,并正确将该种能力应用到舞蹈作品动作的创编中,促使整个舞蹈作品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韵律和感受[7]。同时,在进行舞蹈编排时,需要做到“寄情于物”,并结合事物的表层特征,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情感进行挖掘。
自人类诞生以来,动作意识是情感最直观的表达方式,《诗·大序》中写道:“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古人在很早就已经得出舞蹈可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心理感受的理论,并承认其是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8]。
此外,舞蹈也属于一种叙事艺术,舞蹈承载的情感多数来自真实的生活,绝非空穴来风。因此,舞蹈创作中要想实现精准叙事,使观众能够观之理解、产生共鸣,就必须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中进一步融合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将舞蹈解读为故事,从而使舞蹈作品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认知。
基于舞蹈艺术的特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具有十分明显的虚拟性。此种虚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虚幻,而是结合生活实践做出的经验映射,利用舞台表演,呈现生活故事,实现情感传递、生活回顾,使观众通过观看“舞蹈故事”的方式,产生同理心[9]。
例如,在《绳波》这部舞蹈作品中,舞台要素主要包括“三口人”“一根绳子”,舞台上三个舞者随绳而动。在观看这部作品时,观众能够直观地在舞者创造的虚拟故事情境中感受到欢快、愉悦之情,感受到作品中的天伦之乐,产生生活与舞台、舞台与艺术、舞蹈与文学多方之间的物象象征意识,生成同理心,感悟有爱人生。
在舞蹈创作中,舞蹈故事的内涵传递不仅需要考量人物特点、舞蹈的造型及动作,而且不能忽视对观众的深入引导。此时,有效地将更多的哲理艺术手段以及寓意融合到舞蹈艺术表达中,对于舞蹈艺术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称之为“点睛之笔”。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其一,在服装、动作、造型方面深入分析,将文学哲理融入舞蹈中,刺激观众在观看舞台上的表演时,产生情感共鸣。
其二,做好舞蹈技巧的设计,在运用寓意及哲理艺术手法创作舞蹈时,需要将“观感”置于创作核心位置,打破舞者“自圆其说”的境遇,营造良好的舞台表演氛围。
将文学艺术融入舞蹈创作中,对编导个人的能力要求很高。就舞蹈编导而言,其必须加强对文学表现方法的理解,才能促使文学艺术表现方法更加灵活、有效地贯穿于舞蹈作品创作中。结合我国现有的舞蹈创作现状可以发现,多数融合了艺术表现方法的作品,基本都已经取得了比较不错的舞台效果,因此可以总结出,舞蹈创作者对文学艺术手法的合理运用,以及对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与此同时,作为编导,还应该在创作中深刻理解舞蹈艺术的舞台表现特征,并结合创作效果,灵活地融入文学艺术中比较典型的艺术元素。舞蹈与文学艺术的融合,还需要深刻认识文学艺术的多样化表现方法,如此才能提升舞蹈作品的创作价值,以此为后续的舞蹈作品创作提供支持。另外,在舞蹈创作中,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外国文学艺术表现手段,取其精华,以此为舞蹈创作创造条件,并为文学艺术呈现更好的效果,最终为后续的舞蹈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舞蹈创作过程中,想要拉近台下观众与舞台演员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在舞蹈作品的创作阶段,有效借助文学艺术表现手段,选择更契合作品调性的情感元素加以融合,使舞台上的作品表现出更佳的效果。进行舞蹈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时,还应适时结合舞台语言特征做好诠释。基于舞蹈创作的宏观视角而言,该种艺术表达的本质,是人类情感艺术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因此必须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确保作品可以引起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这样舞台艺术的呈现效果才更具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走近舞蹈。因此,在舞蹈创作中,就需要深度结合现代社会民众的审美价值观,主动挖掘契合文学艺术表现价值的方法,尤其是在情感元素提炼上,需要积极融合更加丰富、多元化的表现方法,促使舞蹈艺术的寓意、舞蹈作品的哲理,均能通过舞台作品的呈现传递出来。由此可见,将文学艺术表现方法充分融入舞蹈创作中,不仅是对舞蹈艺术的尊重,更利于舞蹈的传递和发扬,使舞蹈作品的创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舞台艺术魅力的彰显,是舞蹈创作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要素,舞台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基本都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如观众在观看舞蹈作品后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达。为了将作品中人物情感演绎得更加细腻和饱满,就必须将舞蹈艺术表现方法的独特性充分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舞蹈时,更好地融入情境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舞蹈创作中融入文学艺术表现手法,还应该预想舞蹈作品在舞台上表演时的氛围和环境营造效果。唯有良好的表演环境,才能彰显舞蹈的艺术表达效果,从而为观众传递更加饱满的舞蹈故事情感。
此外,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融入文学艺术理念,能够使得舞蹈创作和文学艺术不断发生碰撞,从而提升舞蹈、文学艺术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在感染观众的同时,进一步凸显舞蹈魅力,加深观众对舞蹈的印象。
综上所述,舞蹈创作中融入文学艺术,并挖掘其艺术表现价值,首先需要了解文学艺术表现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艺术、抒情叙事、虚拟象征等艺术手法完成舞蹈的创作。其次,在舞蹈创作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学艺术的表现效果,一方面需要重点融合情感元素,另一方面应该全方位将舞蹈的艺术魅力彰显出来,才能促使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时,真正理解作品中的文学艺术内涵,从而提升作品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