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对杭州风景名胜的印象分析

2022-03-05 00:01:51谢秦月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信里雷峰塔许广平

谢秦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被无数文人墨客赋诗作文颂赞过的杭州,既有西湖、雷峰塔、断桥、苏堤等胜景,也有许仙白娘子、柳毅传书等传说故事。这些风景名胜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鲁迅到杭州工作过,目睹了杭州的自然景色。他于1928年5月4日给章廷谦的信里说过自己知道杭州的好,他确实有过对友人就业或定居杭州的不赞同,可也不是一直彻底否定杭州的一切。

一、实地观赏风景

鲁迅在杭州任教时,做过日本植物学教员的助教。由倪墨炎、陈九英编选的《在老虎尾巴的鲁迅先生:许钦文忆鲁迅全编》中记载:“星期日,常常到郊区去徘徊,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作生物学的调查研究,采集各种动物、植物。满载而归,接着加以整理,剥制,压平,标名,做成标本。”许钦文去杭州鲁迅纪念堂时听说鲁迅曾制作的标本在整理中,等傅国涌亲去的时候就见到了实物,他在《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杭州》一文里说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里保存有鲁迅带领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他是否工作之余沿途驻足欣赏品评过杭州的美景尚不可知,但可以看出当时杭州的自然风物对他的教学工作是有实用价值的。鲁迅去孤山、葛岭、岳坟、北高峰等有名的景点不是为了游赏,而是为了教学任务,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至于“纸上谈兵”。

鲁迅在杭州的工作只维持了不到一年,虽然他的离开不是因为杭州的自然环境,但此地的气候、山水也没有完全讨得他的欢心。鲁迅回绍兴工作后,发现境况并没有变好,也未选择重返杭州求职,而是拜托北行的老友许寿裳帮忙找份差事。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回忆鲁迅在杭州工作期间只应他之邀游览过一次西湖,说鲁迅对西湖“不大感兴趣”,对保俶塔、雷峰塔、“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只说平平而已”。对此,许钦文在《鲁迅在杭州》中用《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鲁迅弄混雷峰塔和保俶塔一误予以佐证,认为要是真心喜爱观察仔细就会分清二塔,从而反证出鲁迅确实对西湖景物不甚关心。鲁迅于1909年9月到杭州工作,次年7月离杭,他感受过杭州四季的气候。他于1927年7月28日致章廷谦的一封信中提到“广州我想未必比杭州热,二百八九十度罢”,他认为杭州的仲夏气温并不比广州低。杭州和广州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他1928年去杭州游览那回也因为天太热只能待在旅馆,于是不愿继续逗留。

说鲁迅因为杭州夏季天热所以不定居杭州,那自然不真实。鲁迅在1928年8月2日给章廷谦的信里还提到上海的天气热得他白天直流汗,夜里又为蚊虫叮咬烦扰。8月19日的信里,他欣羡杭州天气转凉得比上海快。杭州离上海不远,鲁迅那个时代,清晨从杭州出发中午就到上海,也只一上午的时间,两地的气候相差不会太大,因此天热不是他选上海而远杭州的原因。就气候而言,他明确地偏爱过北京。1930年5月24日,鲁迅在给章廷谦的信里提到北京的气候和人情优于杭州,可他最后也没有留在北京,因为气候、风景、人情等因素并不能根本性决定他的去留。工作情况、个人发展前景、安全问题、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因素更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定居选址。

杭州确实是负有盛名的旅游休闲之地,且此处还有不少好友及教导过的学生,如章廷谦、许钦文等。1920年,在给宋崇义的信里鲁迅遗憾自己没有走晤在杭在越的旧友。1927年,鲁迅准备离开广州,致信给章廷谦并未决然否定到杭州游玩一番的计划,给台静农、李霁野的信也说自己也许会先去西湖玩儿五六天,给邵文熔也提到自己初到上海的确有去杭州一游的计划。即便这里面有到杭州“听候开审”的缘故,他也赞扬过杭州的一些独特景物,如“杭州芦花,闻极可观,心向往之”,“桂花将开,西湖当又有一番景况,也很想一游”,也曾期待过杭州的梅花,只是后来又说自己对灵峰的梅花没有感情。

可惜大多只是个未成行的想法,鲁迅真正特地去杭州旅游只有1928年7月中旬那一次。鲁迅的日记记载是7月12日夜半抵杭,7月17日早上返沪,在杭州待的时间只有四天多。他们住在杭州清泰第二旅馆,许钦文解释这个清泰第二旅馆是西湖边上,不是1919年搬家北上住的城站,即火车站那边的清泰第二旅馆。那几天,他们去过楼外楼、三义楼吃饭,游览过虎跑泉,到西泠印社、抱经堂购过书。郑祖樵回忆他父亲郑奠,也就是郑介石有关鲁迅到杭州出游这一段的谈话,说邀鲁迅赴杭州游玩是因为从许广平那里得知鲁迅正受两面夹攻心情不好,于是他们打算以杭州之游让鲁迅散心,也可实现许广平来杭的愿望。关于许广平游杭之愿,在《两地书》3月18日的信里她表达了看重当下的观点,提起过西湖坐瓜皮艇,那么赴杭之举对于她来说应是比较合意的。

据郑祖樵回忆,这次出游吃、住、旅行的费用是他父亲要求承包的,前去上海邀请的任务是章川岛和许钦文承担的,清泰第二旅馆的房间预订是章川岛负责的。这些在杭州的友人是真心关切鲁迅先生,从行动上周到地安排了这次的旅程。

游览第一站他们先去了虎跑,沿途讲了李叔同出家、丰子恺求还俗的传言,以及虎跑水含矿物质多不易外溢等与虎跑相关的事,大家都很开心。虎跑水矿物质多这个话题在许钦文的《鲁迅在杭州》里也提及。他们一起喝着虎跑水泡的龙井茶,发现“水面高突过碗边不溢出”,还一同欣赏了五百尊罗汉的浮雕,因此郑奠提问许广平虎跑水为何不外溢的事大概率属实。

前两个游览地点是许钦文安排的,之后许广平提议去白堤、苏堤。鲁迅为许广平解释了白堤、苏堤的命名由来,其间他们还考了一首写杭州的诗,欣赏了西湖的荷花。之后,他们上孤山茶室喝茶解渴,除许广平要的茉莉花茶外,其余人都喝的龙井绿茶,中午去天香楼吃了粉蒸肉。郑祖樵在《鲁迅与许广平游杭州—记家父郑奠教授生前谈话》中讲述他父亲回忆那晚邀请鲁迅去杭州的名菜馆楼外楼吃西湖醋鱼,鲁迅亦说西湖醋鱼是杭州的名菜,尝后又赞那菜“果然与众不同,肉嫩味美,色、香、味俱全”。

不过,在鲁迅本人的日记里,这次去杭州的旅程与郑祖樵的回忆有些出入。13日午是郑介石邀他们在楼外楼午餐,下午去西泠印社,晚上是章廷谦邀他们在功德林用餐。14日午是许钦文邀他们在三义楼午餐,15日午是鲁迅邀大家在楼外楼午餐,饭后同游虎跑泉,晚上到翁隆盛买茶叶。其中并未提到去灵隐寺、白堤、苏堤、天香楼、孤山茶室、用餐食物、交流内容,具体的行踪路线、时间也有不同。因为缺少他自己对这段行程细节的记述,后人不易就他本人对此次游览所见所感、所听所闻、所食所用下定论。

郁达夫讲述鲁迅游杭之旅并不愉悦—由于饮用的水不净致使鲁迅腹泻,而且整夜失眠,湖上闷热兼蚊虫多也大大影响了游湖的体验感。在郁达夫的视角里,鲁迅是“逃回”上海的,以后逢人谈及杭州,鲁迅就直摇头。郁达夫关于鲁迅游杭遭遇之不幸的一面的回忆是真实的。因1928年7月18日的鲁迅日记里有“夜,达夫来”,即郁达夫在鲁迅游杭返沪的第二天晚上就去了鲁迅家里,大概率聊过杭州之行。起程就差点儿遇险,郑祖樵的叙述里也有此事:7月12日晚在火车上鲁迅一行人打扮并不显眼,因为在二等车厢里高谈阔论,吃起大菜,香气引来宪兵。到杭后,鲁迅14日下午腹泻,15日夜里又失眠。在许钦文看来,鲁迅发生腹泻是前一晚在功德林吃麻油过多的缘故。18日,鲁迅给章廷谦的信中说自己回到上海,身体似乎转好,说明他在杭州的不适颇重,可见他来杭州这一趟的确既不十分安全太平,又不特别顺畅舒适。

鲁迅回去后,友人再邀他往杭州。他在1928年8月19日给章廷谦的信中表示不会去,因桂花之后菊花又开,他不會为了赏一年四季的各种花来往于沪杭线上,要先定一种最好看的花再计划去。到了冬天有梅花可赏时,友人再邀,鲁迅于1929年1月6日给章廷谦的信中亦委婉回绝了,因为他“自觉和灵峰之梅,并无感情,倒是和糟鸡酱鸭,颇表好感”;又因自己现在忙于《托尔斯泰纪念号》,且天太冷,他的皮袍早已蛀掉。他不愿为着糟鸡挨冷受冻去杭州,以后他再没去过杭州。

鲁迅的杭州之旅有不合意的一面,也有些微合意之处,毕竟该地还有他喜欢的友人、美食香茗、陈酿好景。鲁迅给在杭友人的信里提到的杭州好处,即使是社交辞令,也还是有些真实感受在的。再者,鲁迅与章廷谦的通信里他也是建议章留在杭州,因此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一来他被重点关注着,出行烦琐不便,二来正如他自己说的“懒而忙”。春秋是工作的好时候,鲁迅一直都忙,许钦文和章廷谦又在教书,只有假期较清闲。然而,冬夏要么太冷,要么太热,都不是出门远行的好时节。三来他不会单只为了游玩而游玩。1928年那次游览短暂的时间里他还去查考书籍,可惜杭州的抱经堂书店、书价、书籍版本等都不再那么令他满意,遂也少了一个必去的理由。

二、文字议论名胜

得知杭州雷峰塔倒掉,鲁迅在1924年10月28日写下《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文中点评自己曾见过的还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鲁迅讲自己幼时从祖母处听来白娘娘被法海镇于雷峰塔下的故事后,就盼着这塔倒掉好放出有情有义的白娘娘。等他亲见了那矗立多年饱经风霜而破烂的塔心里仍不舒服,也正因为他先入为主讨厌那塔,所以在他眼里那塔更觉破烂令人不适。他一直盼雷峰塔倒掉,得知真倒掉而称快,是因为他站在白娘娘一方,同情白娘娘的遭遇,觉得法海多管闲事,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对迫害他人的强权专制者的愤恨。1925年2月,他又写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同样批判的并非雷峰塔这座建筑物,而是其背后存在的一些弊病陋习。

各人喜好和关注点不同,同样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评价。在别人眼里,西湖是美景,在鲁迅眼里则不过平平,因为他更欣赏北地的大气雄壮的美景,且他当时关注的是教学研究。他不赞美不代表他完全否定,他公开的批评也不代表他内心里完全否定。有时候公开的言论是有深层含义的,表面的批评对象只是一个引子,批评的不是某一个,而是像那一个的一类。评论也会随着时间、情况的不同有所变化,鲁迅说过西湖美景“平平而已”,但也有过虎跑泉边的游兴。总而言之,鲁迅对杭州风景名胜的印象有好有坏,只是在杭州不合意的方面过多,导致负面的印象大于正面的印象。

猜你喜欢
信里雷峰塔许广平
炊烟给天空写信
鲁迅批阅许广平的“模范文”
传奇佛塔
天地的信
与天真的人擦肩而过
诗潮(2019年10期)2019-11-19 13:58:55
给阿姆拍荷花像
中国诗歌(2018年5期)2018-11-14 20:52:30
许广平:红玫瑰与饭黏子之间隔着流年
浙江杭州雷峰塔
初为人师
安徽文学(2016年7期)2016-12-14 20:19:50
鲁迅自编教材,教夫人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