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访访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饮食的文化符号学》一书从现代饮食活动的高度文明化与注重效率等时代特征着手,发掘在饮食生物性与物质属性背后为人们所遗忘的精神属性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除作为一种常规化的能量补给方式,饮食还往往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紧密相连,对饮食活动意义的重建与赋予也是一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塑之旅。
该书共6个章节,绪论篇在对中外饮食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后分别阐释了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自然学科和符号学等领域对饮食作出的不同注疏。第1章叙述了包括获取食材、烹饪实践再到就餐礼仪在内的饮食活动等环节。第2章主要概括了饮食符号以伴随文本及全文本形式出现的表意机制。第3章描绘了接收者接受饮食文本的表意往往需要通过视、听、嗅、味、触五感,五感之间既能形成互补与协同的感官融通现象,特殊情况下又可以形成符号信息间彼此排斥的感官背离。第4章阐释了饮食活动与身份、阶级的链接及在“肉食”“浪费”问题前的道德考验。第5章讲述了现代社会对饮食获取、烹调与消费方式的“去意义化”改变。第6章聚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饮食叙述,剖析饮食背后的时代生存境况。
该书指出,饮食作为人类的重要文化活动,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缩影。对饮食活动深刻内涵的挖掘,不应仅仅局限在社会学、历史学研究中,通过对从烹饪者到取餐者之间存在的“饮食文本”的符号内涵进行解读,能有效实现对饮食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符号学解码。天然地带有生物与文化双重属性的饮食活动承载着人类从饥饿走向浪费的历史,饥荒时期的饮食扮演维系基本生命指标的角色,而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匮乏的食物逐渐富足,便衍生出过度的食材加工与奢靡的饮食浪费问题。奢侈性、炫耀性的宴饮活动不只是等级身份的象征,更直接地为饮食披上了浓重的符号学内涵。
饮食文化是共相与殊相并存的文化活动,使用火烹调食物、保持定时的就餐习惯与左右手的固定使用习惯是被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用餐规则。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的人擅用的餐具与就餐方式大有殊异,餐具的选择也可以成为区别“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此外,部分地区约定俗成的宗教信仰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以文本为载体的表意方式在“饮食”中常常通过理据性连接、规约性连接的方式传达,饮食符号因音同或形似而成为传统节日习俗的伴随,部分特定饮食符号的寓意则来源于经年累月的习惯的养成。在命名、包装、食具等伴随文本的辅助下,诠释出与饮食活动轨迹相匹配的社会风貌。在漫长的饮食符号化过程中,“记忆”与“想象”是两个不能回避的重要符号,代表家乡记忆的饮食常常伴随着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衰老的全过程,无论行至何处,地域饮食所“滞留”下的宝贵记忆都相伴终生。在中国当代作家的笔中,饮食记忆同样是举足轻重的话题之一,汪曾祺、梁实秋都曾撰文怀念故土美食,将饮食经验注入人生感怀,传递出平常生活的真情雅趣。《许三观卖血记》中,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许三观“用嘴炒菜”的片段令读者印象颇深,不难发现,饮食不仅可以出现在文本中、生活实践中,还可以驻足在人类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中。文学叙述将饮食从单薄的物质属性中拯救出来,给予人们跳出繁芜的现实视角重新审视饮食个中滋味的机会,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再度解读饮食的文化符号学内涵也是另一种品味与感悟社会的绝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