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

2022-03-05 12:56吴少姮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吴少姮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也在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总人口已经达到14.1亿人,而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则达到了2.64亿。事实上,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愈发凸显。而养老社区能够较好地解决老年人的一系列生活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从而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舒适和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发挥养老社区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快养老社区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预计到204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由此可知,如今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这引发了社会对于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担忧,使得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然而随着养老社区的推行,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也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种老年社区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其中也不乏先进的养老社区设计模式。考虑到老年人的年龄特征,在养老社区的设计中要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升养老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对养老社区的室外景观设计中,更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和身心健康问题,优化和完善室外景观设计,以此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人口老龄化问题备受关注。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并且还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如今这种速度还在不断加快,使得我国不得不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在老龄人口较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呈现出高增长、速度快的特点。

(二)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需求

大部分老年人因为年龄的问题,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身体机能的协调性不断降低,无法做到行动自如,并且因为神经系統的退化,也无法较好地认知事物,容易出现健忘的现象。同时,随着视觉和味觉的退化,部分老年人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相应的辅助来完成生活内容。另外,因为骨骼的脆化和抵抗力的降低,部分老年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加,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引发疾病。这些问题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增加了老年人的伤病困扰,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了应对这一系列变化带来的影响,老年人应积极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另外,还要为老年人配置相应的辅助设备,以保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2.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需求

老年人的心理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大部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下降,不能完成相应的生活内容,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和意识,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并在生活中郁郁寡欢,这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在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中,其与以往的工作生活形成了较大的反差,生活品质降低,容易引起自卑心理,使其形成较为孤单、自闭的性格,这种心理上的改变使得老年人需要通过室外空间来释放情绪,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

(三)养老社区及其室外景观

在我国的养老模式中,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往往流传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这种养老方式主要是依靠家庭养老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成员的工作和生活,因为需要家庭成员分出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这也增加了家庭养老的压力。而在对养老模式的探索中,社区养老逐渐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其不仅能够保证老年人的家庭归属感,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体验,愉悦老年生活。而在社区养老中,养老社区的设计会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是促进老年人生活便捷和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实际的养老社区设计中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和室外空间的设计,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起步较晚,在以往的养老社区的室外景观设计中,大部分设计人员仅仅是对建筑规划和辅助设施进行设计,没有认识到室外景观对于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也并未关注到室外景观的合理设计,使得养老社区的室外景观设计较为随意,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便捷的生活设施。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老年人在生活中更加愿意亲近自然,希望居住在安静、自然的环境中。因为年龄问题,大部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退化,不宜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心,因此要想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行动安全,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将养老社区规划在相对静谧的区域中,以此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来设计室外景观,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老年人养老社区生活的体验感。这种体验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营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原因,在进行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设计中,要保证环境质量,以此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同时,在实际的设计中,要结合养老社区的周围环境,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和季节特征,进行合理的室外景观设计,保证养老社区的采光效果,确保社区有较好的空气流通性和优美的植被环境。

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设计中,还要根据本地区的建筑特征,使设计内容与建筑特征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设计理念。另外,还可根据老年人的文化层次和需求进行室外景观的区别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二)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设计中对室外景观中的植物和水进行合理设计,营造更加自然的生活环境,能够使老年人在养老社区中放松身心,愉悦心智,消除生活中的不良情绪,保证自身的生活品质。

合理的室外景观设计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满足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和文化娱乐的需求,丰富其生活内容,提升其身体素质,对老年人各项感官和神经机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策略

(一)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道路设计

第一,车行道设计。养老社区中的车行道路设计主要是满足老年人驾驶车辆的需要,在设计中要保证道路的宽度,因为老年人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反应较为迟缓,驾驶技能会有所下降,这就要求道路要比一般的行车道宽,以满足老年人的驾驶需求。在道路标识牌设计中,要将字体放大,并将其设置在醒目的位置,在其周围安装充足的照明设备,以保证老年人夜间驾驶的安全性。另外,应设置相应的步行道和人行横道,满足老年人的步行需求。

第二,人行道设计。在人行道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车行道的影响,将人行道贯穿于整个社区,以方便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并在道路两旁的人行道设计中增加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隔离装置,确保二者互不干扰,保证通行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同时,可在人行道的一定距离之间设置座椅和辅助设施,方便老年人休息和使用,使得人行道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

第三,停車场地设计。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养老社区内部的停车场可具体划分为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紧急救护车三类停车区域。在设置机动车停车区域时,需要在集中设置地下停车区域与临时停车区域的同时,在住宅、社区医院等位置科学地设置一些无障碍轮椅专用区域,同时在地下停车区域的出口处以及入口处也需合理地设置一些轮椅等待区。此外,在设置此类区域时,设计人员需尽可能确保轮椅等候区能够与社区内部的人行道相连接,并减少高度变化,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轮椅使用者通行的便利性。在设置非机动车区域时,需设置一些带有雨棚的地上停车区域,以此来有效避免地下停放非机动车所带来的不便。

(二)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空间设计

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空间设计主要是针对室外活动的设施,根据老年人的锻炼和娱乐需求来进行相关设施的设计。这些设施在功能上主要分为运动类、娱乐类和健身类三种。在设计中要合理地分布这些不同类型的设施,确保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养老社区的大型活动场地往往被设计在社区的中心位置。这种场地的周围往往较为空旷,以避免对活动造成影响,并且场地面积应尽量大一些,以方便集体活动的开展。另外,还应在场地周围设置相应的应急看护室,以便老年人在参加活动发生意外和疾病时能够及时接受救治。

(三)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植物设计

养老社区的室外空间是老年人日常活动以及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在开展养老社区室外景观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确保养老社区的室外环境在具有审美情趣的同时,具有保健效用。为此,在开展室外景观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充分确保植物设计的安全性与健康性。

养老社区室外景观的植物设计对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将生活环境自然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贴近自然的植物设计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能够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惬意,其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结合周围环境,寻求景观与自然的融合,突出室外景观植物设计绿色、自然和健康的价值理念。养老社区室外植物景观如图1所示。

植物不同的生长特性,使其种类和颜色各不相同,在不同季节的生长也会有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季节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利用植物的颜色和生长特性带给老年人更加舒适的生活感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比如,可利用一些植物特有的提神和杀菌功效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改善老年人的精神面貌,消除其消极情绪,为其营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降低老年人的疾病发生率。

(四)养老社区室外空间活动设施配置

以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适宜老年人进行的室外活动类型主要可分为运动类、健身类以及修养类三种。为此,在实际开展养老社区室外空间活动设施设计工作时需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设计。

在室外空间活动设施的布局方面,养老社区室外空间活动设施的主要排布方式为集中排布与分散排布两种。分开来看,集中排布的活动设施大多在社区的中心位置,但是这类活动设施数量较少且占用的面积较大,如一些舞蹈场地以及贯穿整个社区的散步道路等。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布置室外空间活动设施时,需要在活动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看护室,以进一步确保老年人开展室外活动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这类活动设施的排布方式能够有效地将社区内部的老年人聚集起来,使其在进行群体活动的过程中,为社区整体活力与凝聚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分散排布的活动设施数量相对较多,且这类活动设施占地面积较小。在养老设施内部,大多分布在宅前邻里景观相对较好的位置。但是,在开展此类活动设施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重视无障碍设计的应用,以进一步提升分散式室外空间活动设施的安全性。此外,在进行分散式的室外空间活动设施排布时,设计人员还需确保小型室外活动设施场地的多样性,并将其有效融入社区整体环境的空间设计,从而充分满足老年人在室外活动方面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养老社区室外环境的整体性、科学性。

四、结语

养老社区的推行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措施,在实际运作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本地区的环境和建筑特征,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养老社区室外景观,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其能够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照国.老年人的住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5(2):31.

[2]顾宗培,魏钢.社区室外环境的道路适老性研究[J].住区,2014(5):134-138.

[3]刘健,陈思.养老社区景观活动设施设计探析[J].城市,2014(6):61-63.

[4]范繁荣,王邦富,李永武,等.药用植物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9):211-212.

[5]陈敏红,林选泉.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J].中外建筑,2009(7):126-127.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香港开创多种安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加强老年护理保险研究 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体育与社会效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