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本利 彭大为
结构性缺员,一直是油服企业的“难言之隐”。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固井技术服务中心结合施工特点,紧扣“四提”关键指标,深挖病灶,靶向施策,精准破解难题。2017年以来,该中心人机资源优化率提升40%,单井固井周期平均缩短0.61小时,到井及时率保持98%以上,服务效率居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考核前列。
8月9日,固井技术服务中心迎来生产高峰,每个固井中队至少要连续承担2井次施工任务。为了确保钻井生产进度,中心统一调配黄河南北施工力量,安排固井四中队从河口跨区域驰援东营区域2-3-斜298井固井作业。
依照传统固井生产保障模式,以黄河为分界线,以南由东营固井队伍负责,以北由河口固井队伍负责。“中心整合以后,人员装备越来越精干,如果只靠老思维、老办法,很难完成高负荷工作量。”固井技术服务中心生产运行部门负责人孙俊峰说,“只有打破区域壁垒,把所有人员装备统筹利用,才能发挥1+1大于2的最大效能。”
今年以来,固井技术服务中心累计在胜利东部与各外部市场项目部相互支援65人次,外部市场之间累计流动45人次,形成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矩阵保障链。在井深增加的情况下,固井合格率保持100%。
全中心员工平均年龄46岁,而固井一线员工平均年龄已达45.3岁。年龄老化问题直接导致了生产一线用工的减少,以往的“单人单岗”,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生产需求。该中心通过搭建“一岗多能人才库”,打造“管理技术一人化”,大力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有效缓解了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的矛盾。
今年6月,西南项目部5天内连续接到6口井的紧急施工任务,他们通过发挥“一专多能”人才优势,科学合理分配人员,优化施工路线方案,“兵分三路”克服高温雨季困难,穿越川渝贵山区7200公里,安全、高效完成施工作业,为固井技术服务中心创效400余万元。
固井一中队员工石巍刚评上“一星级操作手”就下定决心明年“再摘一颗星”。
固井技术服务中心2021年12月颁布实施的《水泥车操作手岗位分级管理办法》,给石巍这样的水泥车操作手吃了一颗“定心丸”。
《水泥车操作手岗位分级管理办法》围绕岗位资历、业务能力、技术能力、年度考核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选出“一星级”至“五星级”操作手,按照星级,每人每月额外发放奖励金。
近年来,该中心坚持把有限的薪酬指标向创效单元、生产一线、外部市场倾斜,出台《单井质量责任制考核办法》《操作手岗位分级管理办法》《驾驶员安全行车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保障扎根一线的关键岗位、技术骨干受尊重、得实惠,激励全员保安全、提质量、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