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春
摘 要:有研究认为贫困是匮乏、能力不足、机会被剥夺或是地位低下。本文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运用逻辑思辨和文献研究法,提出贫困意味着需要得不到满足,是一个包含物质、交往和精神贫困的三维结构。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理论;贫困本体;贫困结构;贫困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以下简称森)曾指出:“有许多关于贫困的现象是一目了然的。要认识和理解贫困,根本不需要精心设计的判断标准、准确规范定义的贫困度量和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1]如《李尔王》中所说:“有些事情,一个人不用眼睛看就能知道是如何发生的。”但是,森话锋一转:“并非所有关于贫困的事情都是如此简单明了,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机制是很难回答的,其最终原因是模糊不清的,是一个还远远没有定论的问题。”[2]“贫困”作为自人类出现就一直存在的现象,因为其“随处可见”、且人人都能围绕贫困说上两句甚至很多人曾经(抑或当前或一直)经历贫困,可能逐渐形成一种错觉——贫困是一简单的事物。这在很多时候阻碍了更深入地观察和进一步理解与认识贫困,而后者常常是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的前提或起点。
既有有关贫困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匮乏说”“能力说”“剥夺说”以及“地位说”等多种认识。[3-7]不同学说所定义的“贫困”存在差异,统一它们是极其困难的。例如“能力说”认为能力缺乏导致了收入贫困。[2、8]如此一来,发展学视角下的“贫困”导致了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困”。那么,两个学说中的哪一个“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呢?另外,“匮乏说”的收入或物质、“能力说”的个体能力、“剥夺说”的“机会”、“地位说”的阶层与地位完全是不同层次和领域的概念,着实很难将它们进行高度概括。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有关贫困的多样认识呼唤一种认识上的统一,进而可以更快和更有效地应对(相对)贫困。
本文尝试从马克思需要理论视角出发,坚持贫困是个体的——即以人为中心,回答贫困的本体、贫困的结构以及贫困所包含的维度问题。目的是在乡村振兴的实践背景和社会主义的制度背景下丰富及一定程度上统一对(相对)贫困的认识。
二、马克思需要理论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人的本性,即“他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9、10]人的本性反映在人的三种存在上:“自然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意识的存在物”。[11、12]每一种存在都有其特定的需要,由此,产生人的物质需要、交往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三种需要层层递进,同时存在,不可或缺,共同组成了马克思“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一)物质需要
人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自然存在是指人作为动物性的存在,由此产生的是与动物机能相类似的自然性物质需要。具体包括:生命需要、环境需要等。作为自然存在,生命是人的最初需要。从个体存在角度看,生命需要是指个体通过吃、喝、住、穿等保有生命;从人类的延续视角看,生命需要还包括种的繁衍,不仅要保证自身吃、喝、住、穿,还要保证种的生命存在。为了满足吃、喝、住、穿,人必须向自然获取生存资料,进而就产生了人对环境的需要。
(二)交往需要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3]人若想满足物质需要,首先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以交往为前提,这便催生了交往需要。交往需要是人社会性的存在的体现,又塑造着人的社会关系。对于交往的类别,可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对此更为详尽的解释及其他方面的介绍参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
(三)精神需要
“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4]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个体意志,属于意识存在物,由此产生了精神需要。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贫困的本体、结构与维度
(一)贫困的本体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贫困的本体是个体在满足物质、交往和精神中某一或几个方面的需要时面临短缺。第一,之所以强调个体,是因为过去大家对于贫困的界定通常混淆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笔者认为贫困本质上是个体的贫困,有人才会有贫困,所有关于贫困的概念都应首先围绕人这个范畴,而不应泛化趋向于无边界。第二,物质、交往和精神与马克思需要理论中的三要素相同。每个社会都有着不同形式和水平的需要,但它們本质上是相同的。第三,从逻辑学出发认识贫困,贫困是一个集合概念。
(二)结构与维度
依据上述对于贫困本体的说明,无论是从应然角度,还是从实然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贫困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其中图2是图1的补充)。
图1传达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每一个体都具有物质、交往和精神三种需要;二是某一个体一定属于贫困和非贫困两个集合中的一个。贫困具有三个维度——物质贫困、交往贫困以及精神贫困。某个个体可能是一维贫困,也可能是二维贫困,也有可能是三个维度同时贫困(或称多维贫困)。若其物质贫困,那么他的物质需要满足情况处于AO段;同样的,BO段表示交往贫困、CO段表示精神需要贫困。即A、B与C三个点表示贫困和非贫困的临界点。另外,某个贫困个体在某一维度上越靠近O点,表示其越贫困。特别说明,图中各轴的定义域都是零到正无穷,负数不具有任何含义。假如把贫困视作一个球体,这个球体被分为三部分,分割线相交于球心。图2即分割之后的剖面图,它补充传达了这样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接续图1,贫困个体一定是物质、交往与精神中某一个维度或者几个维度的需要面临短缺;二是造成(影响)不同维度下短缺结果的因素的贡献率是不同的,同时有着间接和直接之分,即在影响路径中,与最后的短缺结构有着不同的“距离”;三是假设某一影响因素会导致物质短缺,它也存在导致精神短缺的可能(图2中箭头均表示不同维度的原因及相应因果作用)。
四、小结与展望
贫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本文在已有研究形成的纷繁认识基础上,从马克思需要理论视角出发,坚持以人为中心,描摹了贫困的三维结构——包括物质贫困、交往贫困与精神贫困,对于丰富贫困的认识以及测度具有一定意义。未来,可以尝试循着上述思路,从物质、交往和精神需要满足的三个维度出发,对(相对)贫困进行测度,推动贫困实证研究的发展以及促进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和剥夺[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Sen A. Development as Freedom[M],1999.
[3]王小林.贫困概念的演进[R]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报告,2012(6).
[4]陈立中,张建华.解释贫困的多样化视角浅探[J].改革与战略,2006(07):90-92.
[5]杨国涛,周慧洁,李蕓霞.贫困概念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v.34;No.173(06):139-143.
[6]郭熙保,罗知.论贫困概念的演进[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38-43.
[7]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03):49-63.
[8] 虞崇胜,余扬.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行政论坛,2016,v.23;No.133(01):22-25.
[9]王全宇.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5):30-35.
[10]李文阁.需要即人的本性──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J].社会科学,1998(05):29-32.
[11]毕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化的自然界”的四重内涵论析[J].湖南社会科学,2021,No.207(05):8-15.
[12]转引自张逊,邱耕田.人的存在的四个维度——青年马克思的人的存在论[J].天津社会科学,2020(01):44-49.
基金项目:2018年复旦大学博学复旦人(第四期)项目“马克思需要理论视阈下贫困的本体、结构与维度研究”(项目编号:201805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