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民
春天到了,在泥下沉睡了一冬的泥鳅也苏醒过来了。此时,我想起了曹文轩的散文《泥鳅》描写的情景,在冬末春初的田野,人们在水田里“插卡”泥鳅。泥鳅,不仅生活在水田里,还生活在缓缓流淌的小溪、池塘、沟渠里。水面上有微微的波纹,或露出尖尖的脑袋,突然,身子一扭就钻到水里或泥里了,水面上留下一串浪花,这就是野泥鳅。泥鳅生命力极强,能在稀泥里钻来钻去,水干了,还能钻进泥中潜伏,即便头断了,身子还能游动很长时间,这也是让许多人顿生恐惧感的原因。
现在的泥鳅很多已经不是曹文轩笔下描绘的水田里的泥鳅了,而是人工养殖的。人们多在稻田、坑塘、网箱等处养殖泥鳅,泥鳅以吃蚯蚓、昆虫幼虫、植物的根茎叶等,真泥鳅、大鳞副泥鳅、中华泥鳅等泥鳅大量上市,在餐馆里经常见到泥鳅的身影,就是养殖的“功劳”。
今天,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讲究各感官的享受,就是视觉、嗅觉、味觉的全方位满足,而不是仅仅味道好。在各类饮食大赛中,我们常常看到厨师特别在意食品的造型,这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餐馆的环境则是另一种饮食享受。
关于泥鳅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酱焖泥鳅、红烧泥鳅、干煸泥鳅、椒盐泥鳅、豆腐焖泥鳅等,因为食客口味不同或地域不同,他们对食品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各地就有不同的做法来满足个性化需求。泥鳅钻豆腐现在是一道经典名菜,这道菜的妙处就在一个“钻”字,锅底一热,泥鳅就纷纷钻进豆腐里躲藏,但转眼间就不动了,香味随之扑鼻而来。人们在品尝这道菜时,需要这样一个视觉感受或故事来满足饮食的快感。
按照文献的记载,泥鳅的营养价值较高,人言“天上的斑鸠,地上的泥鳅”,斑鸠是珍贵的鸟类,有补气之效,而《本草纲目》中说泥鳅也有补血、补气等功效。在沈阳的饭店里,酱焖泥鳅是一道招牌菜,也是北方饭店的常见菜。那酱焖泥鳅的色泽、香味,能一下子抓住顾客。
当然,自己在家里也能做泥鳅,做法也很简单。在超市里或市场上,常有卖泥鳅的,泥鳅放在一个水桶里,一群泥鳅在桶里钻来钻去,像一团缠绕的线团。但有人做泥鳅,看到这情景,往往有一种心理的不适。做的时候,把泥鳅捞到锅里的时候很关键,稍不留意,那泥鳅就可能掉下来,在地上游动,弄得人手忙脚乱。因此,有不少人不愿意做泥鳅,也不愿吃泥鳅。当视觉传达出不适的感觉后,那味觉就会相应地出现逆反的信号。
现在,人们的饮食观念不断发生变化,饮食健康成为最关键的需求,这也是进步的表现。泥鳅也好,其他菜肴也罢,必须对健康有帮助。吃大鱼大肉要节制,而新鲜的蔬菜则广受欢迎。我看今天明星的年夜饭,蚝油生菜受欢迎,也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我们讲饮食文化,常常把饮食与社会文化相关联,那么,泥鳅有什么寓意呢?记得有人自喻为一条小泥鳅,意味着自己曾出身寒微。还有一部长篇小说叫《泥鳅》,寫的是一群从农村“游”到城市的农民工,他们就像泥鳅一样,虽顽强拼搏,但最后却不被城市接纳。泥鳅能在泥里生存下来,而人呢,要在艰难的环境里生存下来,也需要一种泥鳅精神。无论身在泥潭里,还是被困在干涸的土地上,要有顽强的精神,学会生存本领。“今日头条”上有一则新闻,很让我震撼。说的是郑州去年发大水,一条鱼在景观湖被淹没时被冲进了路灯罩里,竟然存活了半年,被称之“鱼坚强”。泥鳅又何尝不具有这种顽强精神呢!从这个意义上讲,饮食不仅是味觉、视觉、嗅觉的共同活动,还是头脑思想的活动。吃泥鳅便是这样。
编辑/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