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2022-03-03 15:24华蕾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生工匠

华蕾

引 言

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对高职艺术类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合理编制完善的教育工作体系,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组织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情况下,要准确定位艺术教育活动对人才职业发展和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从多角度探索工匠精神的挖掘和渗透,引导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主动践行工匠精神和学习工匠精神,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夯实基础。

高职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体现,一般涉及专业素质、职业态度、审美追求和创新精神几个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就业竞争能力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实际教育工作方面,专业素质的训练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而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类专业素质、专业态度、职业情感的强化则是工匠精神培养和教育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深入进行工匠精神的研究和分析,明确其和学生艺术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利用二者的融合和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精神、端正的工作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夯实人才培养的整体发展成效。

高职艺术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内在关联

从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分析,艺术教育本身与工匠精神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艺术教育改革中为学生创造感知工匠精神和品味工匠精神的条件,在先进精神思想的引领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艺术创作观念,促进艺术教育品质的进一步优化。深入解析,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一,工匠精神的渗透能深化艺术教育质量,推动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工匠精神与艺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交集,将其合理渗透到教育工作中,可以使育人内容更为丰富,使学生在学习各类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探索、探究,强化创新创造教育的效果,并且工匠精神本身可以表现出学生群体艺术化的审美追求,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探索和追求能融入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改变学生的艺术创作认知。其二,艺术教育能助力工匠精神在专业教育领域的传承。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组织实施能对工匠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重要的方向,促进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可以借助艺术教育的组织实施促进学生的艺术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修养,带动工匠精神在艺术教育体系中的传承和开发,从而优化艺术教育的效果,使人才培养效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可见高职艺术教育与工匠精神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二者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对艺术教育的创新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效能的系统性提升。

工匠精神对艺术类高校学生成长的必要价值

结合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究,教师在教学期间全方位进行工匠精神的融入和应用,能对艺术类高校专业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优化提供良好的支持,强化育人工作的创新力度和改革力度,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向着良好的方向进步。系统解读工匠精神教育带给艺术类高校学生成长的必要价值,能看出这种价值主要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1.工匠精神是艺术类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选择

基于工匠精神的渗透对艺术类专业的艺术教育活动进行创新和开发,能优化艺术教育的综合效果,有效助力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合理化培养和锻炼。对于音乐创作而言,不论是民族音乐还是流行音乐,最鲜明的专业特点就是追求音乐内涵和音乐意境的创造,这就需要高职艺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不断探索工匠精神思想的内涵,将其作为基础合理进行育人工作体系的开发,提升教育工作的创新性,使学生在创新创作期间,能够深入作品和坚持精益求精,能践行爱岗敬业的思想观念,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唱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融合渗透,能够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着重提升学生专业化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学习效率,需要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对工匠精神进行系统性的挖掘和渗透,为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2.工匠精神是艺术类高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路径

工匠精神与艺术类高职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借助工匠精神的多元开发和渗透,可以对高职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支持高职生的自我发展和优化。在艺术类高职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中,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学生能够形成个性化艺术风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工匠精神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渗透,立足于高职生的学习和成长,对职业教育内容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创新,才能借助工匠精神引领教育实施,帮助高职生实现自我职业价值。因此新时期在对艺术类高校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按照艺术教育的需求和高职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需要重点针对工匠精神的渗透和实施进行系统的探究,有效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工匠精神是艺术类高职生审美优化的重要条件

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只有对工匠精神教育进行系统的解读,构建科学系统的工匠精神指引教育体系,才能有效促进高职生针对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系统学习,逐步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探索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能够从工匠精神的角度促进精益求精思想教育的实施,使学生能够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对艺术创作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追求契合受众审美需求的音乐演唱和音乐创作,在其中尽可能多地融入文化元素、美学元素,这样就能依托工匠精神的渗透,为高职生艺术审美的培养和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促进高职艺术教育的全面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优化。

优化高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措施

在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有意识地探索工匠精神的挖掘渗透,从多角度对艺术教育活动进行改革创新,能够改善艺术教育的组织实施情况,系统展现工匠精神的价值,增强人才培育和培养的有效性。所以在实际的教育培养期间,从多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系统的挖掘,能够支持人才培养工作的变革,从而为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开展与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下面就对细化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展开分析:

1.深化思想认识,拓展培育途径

正确教育观念的树立和教育思想的开发对于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规划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变革和全面创新,在对育人工作体系进行创新的进程中,为了能发挥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提高工匠精神融合渗透的综合效果,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转变教育观念,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对高职艺术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工匠精神,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观念,提高道德品质、职业素质,有效提升工匠精神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融合渗透效果。

例如在对高职音乐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进行系统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能发挥工匠精神的支持作用,以工匠精神引领艺术教育的创新开发,学校在对艺术教育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变革的实际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学习国内外有关艺术教育管理和规划的成功经验,重点对国外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借鉴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等艺术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系统分析艺术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关联,培养学生的思想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探索有效渗透工匠精神和培育工匠精神的经验,准确定位艺术教育中融合渗透工匠精神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将工匠精神与学校教育中各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融合,构建艺术化的工匠精神融合渗透教育体系,有效促进音乐艺术类人才精神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确保在工匠精神的积极带动和促进下,循序渐进地提升音乐艺术类专业教学效果和艺术教育质量。

2.优化课程设置,促进精神生成

艺术教育的变革与课程设置的全面创新联系较为紧密,结合高职艺术类专业教学的需求和工匠精神融合渗透的现实需要,在针对音乐艺术类专业办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将课程的优化设计作为工匠精神融合渗透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开发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教材,系统挖掘工匠精神与艺术类高职生教育培养之间的关联性,从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审美品味,强化学生的音乐艺术学习能力等角度对课程体系进行建构,逐渐完善课程机制和体系,改善育人现状,提升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性,使课程体系的构建真正为工匠精神在音乐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渗透奠定基础。

首先,突出强调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发展方向不同,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对音乐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音乐艺术教育在实践中需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的优化、艺术创造力的彰显和音乐艺术素养的提升,确保增强工匠精神融入的效率效果,使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工匠精神,切实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果。例如:在对音乐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就可以将工匠精神与理论课程教学讲解、实践创作教学讲解以及音乐鉴赏教学进行系统的融合,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感知音乐艺术之美,探究音乐创作方面的技术创新,从而对音乐艺术领域精益求精的思想产生深层次的认识。在这个环节,应设计具有丰富性、创新性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有助于借助科学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引导学生感知工匠精神的生成,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渗透条件。工匠精神在艺术教育中的科学应用需要相应教学方法的支持,在教育期间要想有序推动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就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需求,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为工匠精神的科学应用提供良好的支持。在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实际过程中,根据音乐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按照具体的状况,科学利用情景化类型、问题驱动类型和实践操作类型等教育方式,创设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活动形式,在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持下,带领学生感受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传承工匠精神的自觉意识。

例如,教师在开展音乐艺术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与第二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融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可以将社会上典型的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和项目融入第二课堂,鼓励和引导学生观摩音乐创作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了解和感知在音乐艺术创作中蕴含的工匠精神。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探索在项目实践中怎样渗透工匠精神,确保激活学生的个性化创作意识和创作思维,结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对音乐旋律、音乐歌词等进行创作、细化和完善,这样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和研究音乐艺术职业工作和工匠精神所存在的联系,在思想层面、认知层面、实践层面等都可以更好地践行工匠精神,从而在专业学习和发展中探索工匠精神的融合渗透,使学生快速成为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3.丰富教育形式,开发实践活动

高职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除了可以借助具体的课程外,还能形成丰富的教育形式,通过校园实践活动的组织规划彰显艺术教育的力量,改善育人的现状。所以在新时期的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深入探索工匠精神的应用途径,在音乐艺术类专业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尝试设计音乐艺术社团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音乐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自觉践行工匠精神。

(1)设计音乐艺术社团活动

按照工匠精神融合渗透的需求,音乐艺术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不同专业成长的现实需要成立艺术社团,在多种多样的艺术社团中按照工匠精神的指引对社团活动进行改革创新,辅助学生训练专业技能,为学生创设感知和体验工匠精神的教学活动空间。例如,在关于“中国风音乐歌曲创作”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中,按照工匠精神的融合渗透需求,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就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中国风歌曲创作音乐社团活动,在实践操作期间,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工匠精神的理念,合理进行音乐作品的设计、创新、优化、完善等,保证音乐创作的质量,并且社团中的成员可以相互进行作品评价分析,辅助其他成员进行改进和优化,在社团成员的相互帮助和启发引导下,强化音乐作品的质量,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践行,彰显教育改革实效。

(2)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音乐艺术类专业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促进工匠精神的融合渗透,学校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特点和成长特点,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系统的挖掘,以此为基础,对工匠精神涉及的精神引领要素进行分解,结合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情况,合理进行内涵和要素的拓展处理,对制度文化和物质精神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相应的教育支持体系,形成良好的精神引领效应和环境熏陶综合影响力,在各种类型理念和思想的作用下,使学生形成创新积极性、创造积极性、精益求精的思想观念等,从而彰显工匠精神教育的价值,提高专业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在开发音乐艺术教育途径的过程中,为了能渗透工匠精神,彰显工匠精神教育的价值,就可以尝试选择地方特色音乐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以陕派筝乐的传承发展为例,针对陕派筝乐传承发展过程中工匠精神的渗透进行分析,重点探索陕派筝乐技艺发展中的工匠精神、职业态度传承中的工匠精神、新时代背景下的工匠精神等,对陕派筝乐传承体系与工匠精神的思想境界进行系统的论证,从而在校园中营造和谐的文化,以文化氛围带动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回归,引领工匠精神教育科学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从多角度探索艺术教育的实施和工匠精神的渗透,能够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主动践行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支持,促进工匠精神教育的合理化发展和系统化创新。因此,新时期为了更好地结合艺术人才精神教育的现实需求,应在教育改革中以工匠精神作为指导,探索全新教学组织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构建,显著改善工匠精神的教育效果,促进艺术类专业学生正确职业观念的树立和职业精神的养成,引领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职生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艺术类专访心得
工匠神形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工匠赞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