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均学,任佳斯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全面总结农业农村发展经验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基本国情,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该战略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方案,这对乡村振兴大有裨益。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只有培养出适合乡村发展并愿意留在乡村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才能助推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摆脱人才瓶颈制约。高校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短板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更有利于化解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协调推进社会发展。
2018年,国家颁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其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通过培养适合乡村发展的各类乡土人才,来全面推动乡村建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1949年以来,党中央始终对建设新农村问题高度重视,并依据不同的历史阶段水平制订出不同的发展政策。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建设新农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则是将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习近平“三农”思想[1]。新时代催生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问题。实际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的“三农”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形成了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布局,同时也体现了习近平的“三农”情怀,彰显出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心。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社会主要任务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各个领域都要围绕解决主要矛盾来确定发展战略。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前提和逻辑起点。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优先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农村社会发展落后、产业后劲不足的问题,城乡发展呈现不均衡趋势。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通过补足农村发展短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来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困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提供支撑。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短板。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具有总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并不是乡村的某一行业或者是某一领域的振兴,而是乡村的全面振兴、系统振兴,涵盖了乡村建设的五个方面,即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以及组织的振兴[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振兴任务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人才振兴为支撑,以文化振兴为灵魂,以生态振兴为根本,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共同绘成乡村振兴美丽蓝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只有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乡村才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通过多种途径造就更多服务乡村的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2]。要实现农村人才振兴需要破解以下困境:一是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使得乡村呈现“空心化”状态;二是“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农村条件差,难以满足人才需要;三是专业化人才缺失,缺少推进农村各项建设的专业化人才;四是当前人才下沉机制不健全,政策下乡人才待遇低、基本保障问题难解决等问题。
从我国目前乡村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还是产业不旺。没有乡村产业的发展,难以吸引留住人才。针对产业振兴这一重点,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积极引进农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人才参与建设。针对文化振兴这一难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围绕发展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及乡风文明开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基础教育人才、公共卫生服务人才,同时,也需要扶持一大批当地乡贤、乡村工匠以及文化手艺人协同参与。针对生态振兴这一根本,要围绕农村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来整体推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来吸引人才落户。针对组织振兴这一保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其政治素养。事实上,乡村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支撑,只有加强乡村各类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切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因此,实现人才振兴就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将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
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新时代背景下同样为乡村建设输送适配人才。高校之所以能够服务乡村振兴,主要是因为高校所具备的三大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者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发挥高校服务乡村职能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因为其他两项职能的发挥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将人才培养好,才能深入研究科学,从而为社会服务。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巨大、专业类型丰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另一方面,社会服务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也发挥着能动的反作用,大学在与社会联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社会需求的变动情况,积极主动调整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求[3]。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高校应以乡村现代化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职能,重新平衡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乡村振兴人才,从而使高校在提高人才质量、大力开展科研创新的同时,引领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2018 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旨在通过5年时间,全面调整人才规划与部署,通过为乡村建设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来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础。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人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涉农类、职业类高校人才培养上,认为农村需要的就是农业技术人才,力图通过培养农业人才队伍来振兴乡村。对于其他综合类、师范类以及理工科类院校缺乏实际认知,并未相应改变其人才培养体系来适应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从目前看,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差异,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向大城市集中,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特征,与农村社会的联系较松散。而这种“离农”倾向又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4]。这种倾向最直观的表现为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设置是面向城市化建设而培养人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催生了大批人员转向城市发展,城镇一元化现象较为明显。人口的激增、产业的兴旺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建设人才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育实际上是在为城市现代化培养人才。此外,由于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长期以来为城市输送人才的现状并未改变。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全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专业设置种类多样,但由于专业设置整体方向沿袭以往,只有小范围的专业创新设置,其主要目标仍旧是为了培养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人才,这就导致大批的高校学生所学专业滞后于社会发展,造成的结果便是高校毕业生一窝蜂涌向城市。与此同时,城市社会岗位需求减少,并提出更高要求。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专业与就业岗位的不一致,使得高校人才供给出现严重错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了现阶段的任务是加快建设农村现代化,通过乡村振兴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投入大量人才进行乡村建设,而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的职责。因此,高校理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从为城市化建设培养人才转向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对口人才,从而将高校人才建设引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大环境之下,并更好发挥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求全力打造农村新发展的广阔空间。但是在保持战略清醒的同时,我们也要坦然面对乡村振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虽然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总体上仍滞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人才就业和落户的基本条件。首先,受制于区域经济因素,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区城乡一元化建设滞后,农村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甘肃、贵州、云南、青海等地农村发展水平居全国低位。其次,基于我国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以及农民环保知识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善、污水肆意排放、村容村貌不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再次,农村地区地处偏远,交通落后、不便同样导致了水、电、网络等公共产品配置不足,再加上农村产业化发展缓慢,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群众消费潜力低,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供给长期不足,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偏低,难以留住人才。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发展。最后,虽然农村地区因为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一轮的“投资高地”,但是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光有政策倾斜显然不够,仍需要出台切合实际的各类保障制度。因此,保障相关制度规范运行是加快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各项福利待遇、留住人才的关键抓手。
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在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发展方面呈现缺位状态,在思想上表现为缺少服务乡村意识,但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缺乏服务精神的表现,而是高校人才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化思想观念。第一,受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农村家庭仍然坚持大城市就业观,之所以培养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摆脱落后的农村,能够进入城市发展,以便在城市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保等资源。只有孩子们走出大山,在城市落脚安家,对于农村父母来说才是一件体面、值得夸耀的事情。因此,农村出身的高校学子长期以来在父母观念的灌输下会产生逃离农村的观念想法,这种思想在督促他们前进的同时,也阻断了回农村建设的意识和行动。而对于城市家庭来说,学生从小的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城市的快速发展带给了他们更高的生活水平,习惯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他们基本上会很难接受到条件更差的农村去从事生产生活,再加上利用父母在城市发展的人脉、资源,他们会选择就近就业。去农村服务建设这显然背离了他们的基本预期。第二,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人们更希望能够呆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进行就业,城市岗位多、就业途径广、学习机会多、提升空间巨大,职业发展前景基本上较为光明。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农村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受制于落后的农村建设基础,再加上农村就业面窄,城乡一元化流动机制不健全,乡村就业稳定就意味着很难走出农村、学习晋升机会少、职业发展的前景较差、缺乏成就感,陷入自我价值的怀疑。第三,受制于高校教育制度的局限性,大学是一座“象牙塔”,高校学生经过长期的校园生活,对于真实的社会环境并不了解。因此,在就业的时候容易产生自视甚高的问题,难以放低就业期望,自身观念出现偏差,会自觉抵制与自身期望不符的农村工作。因此,在服务乡村意识上十分淡薄。
高校虽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存在不足,但也有其自身优势,使得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大可作为的空间。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方市场之一,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在新形势下,各地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加快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研究等,培养造就一大批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人才队伍,从而使高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手。
1.持续推进高校大学生基层服务培养计划
自2003年开始,为推动高校大学生参与农村基层建设,我国开展了包括“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农村特岗”“西部计划”等服务项目,鼓励大学生到农村进行为期两年左右的工作历练,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服务期满可自主择业,并享受多项国家优惠政策。此类计划自实施以来,将一大批有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的高校学生引入农村,在承担农村基础工作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人才不足的情况。但是短暂的服务期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才缺口,多数学生会在服务期满后离开农村,并凭借政策加分回到城市继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推进高校学生参与农村基层培养计划的延长,为乡村建设输送服务人才。一方面学校应主动开展针对基层培养计划的宣讲活动,将国家政策导向和学校学生自身命运结合起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另一方面,学校对于积极参与基层培养计划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物质奖励及服务证书,让其享受国家和高校的双重优惠政策,通过正面激励大学生使其具有为乡村振兴事业奋斗的决心和战斗力。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主动脉”,应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强化学科建设、为乡村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人才支撑,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5]。一是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新的农业相关专业课程,使其向乡村振兴所需要的方向倾斜。乡村振兴需要具有多种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高校就应该及时作出动态调整,避免单一的方向性授课,主动开发相关的交叉融合型课程,为乡村振兴培养综合型技术人才。二是开展农村定向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应对于乡村振兴有突出表现的人才专业给予额外的一定比例的招生数量,并提供相应的政策补贴,通过调整高校专业的结构比例来扩大对乡村振兴的人力支持。与此同时,应加强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通过免费定向培养工作来吸引高中毕业生报考,此举措将进一步缓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乡镇医院的全科医疗卫生人才的短缺和结构性矛盾,为乡村振兴提供实用型建设人才。三是要树立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教育的思想。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习惯于向学生传递现成的知识,注重理论教育,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创新的教育。而开展乡村振兴则需要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参与建设。为解决这种问题,高校应该创新思维观念,引导学生发展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新的氛围中解放思想,自由发展。
3.依据地区相关政策,开发创新校本课程
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可结合地方政策,专门开设面向学生群体的乡村振兴通识选修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全面客观的认知,从理论方面掌握了解其具体内涵、战略任务、工作重点以及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让不同专业学生能够学习到差异学科的知识,为将来进行交叉学科领域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此外,乡村振兴的人才缺口还包括对本土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因此,高校除开展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课程之外,也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设选修课,同时组建专业教师培训团队,针对农村基层服务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分批次、分内容开展理论、实践、科技类研修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质。通过积极挖掘农村各类“乡土人才”,有利于建立一支规模庞大、素质较好、实干兴村的乡土人才队伍,同时也加强了高校与农村的双向联系,充分发挥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
1. 联合地方政府制定就业创业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引进人才的福利待遇
首先,当前我国高校人才的回乡创业激励机制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回乡创业人才在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生活补贴等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因此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6]。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予以充分重视,并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制订完善的高校人才农村就业政策,推动人才向乡村流动。一方面要给予高校毕业生优惠政策来提升其物质待遇,除基本工资之外,还应给予额外的财政补贴、住房补贴及其在职称评定等晋升方面的优待。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对于到农村创业就业的人员给予大力表彰,并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其次,农村要想“留住人才”,还需要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构建环境整洁、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新环境。地方政府要给予专项拨款,加强资金支持,努力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村人居生存发展环境,合力建设绿色农村。要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供给,解决农村供水、供电、网络通信等公共产品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农村规划和建设,改善乡村治理结构,营造积极健康的乡村面貌。最后,通过加快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各项福利待遇、保障相关制度规范运行,有利于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引导、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向农村。
2. 搭建“校农”对口就业平台,引导高校人才到乡村开展创新创业
高校教师作为我国高端人才,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平素养,和强大的实践科研能力。因此,在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战略当中,引进高校教师参与农村建设,能够使教师将其所学知识、科研能力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教师参与农村就业可采取多样化形式,比如高校教师可以到农村企业、农业研发机构兼职从事科研工作,将自己的知识与企业需求有机联系起来,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比如高校教师可以到乡村挂职兼职,提升乡村人力资本。三是在乡村成立高校科研基地,专家牵头带领高校人员与乡村进行交流。当然,高校也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激励机制,要完善高校教师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创业制度,通过建立针对性的晋升激励、待遇激励、生活激励、事业激励制度等引导高校教师争相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
当前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呈现单一化趋势,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是通过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基层服务项目进入农村,大学生缺乏其他的多样化就业途径进入农村发展,且极易受到政策外人才引进的冷落。因此,高校应搭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农村就业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入农村参与就业创业。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弱的情况,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展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并配备良好的创业师资为其提供专门化的培训,以提升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水平来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在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应依据专业划分,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农村创业团队,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新创业,并将学生到农村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则是通过完成某一农村问题研究报告,或撰写一份农业商业策划书等方式作为实践成果,来助力乡村现实问题的解决。对于有志于参与乡村建设的学生应给予创新学分及物质奖励,并支持其继续参与农村实践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建设乡村。三是依据农村人才缺口,以专业对接,开展对口专业人才就业平台。为助力乡村振兴,高校应主动加强与当地农村组织的联系,放宽校招范围,协同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到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探索与学生直接签约的就业模式。
1. 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在课堂中融入“三农”情怀
在不同发展阶段,高校思政教育都应该高度契合国家相关政策、战略规划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关切,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时效性[7]。“三农”工作作为当前党的工作重点,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推手来坚定不移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首先,高校应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并指明我国实行该战略的重大意义,通过加深学生对国情、农情的认识,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理解和把握,继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农村服务的思想,将其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当中。其次,高校应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平台开展思政课程教育,通过短视频、微课、网课等平台来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以这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来创新教学,同时直观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情况,改变其固有对农村的刻板印象,真正从思想上、心理上接受乡村。最后,思政课堂不应该只是拘束于课堂教学,通过带领学生真正下乡参观,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在行动中丰富思想,从而达到更高的思想觉悟层次,从而打牢思想基础,筑牢责任意识。
2. 开展就业、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投身乡村”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亟待解决,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除了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的客观原因之外,另外一项主观原因便是毕业生自身的择业、就业观问题。受制于学生城市就业观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宁愿不就业也不愿考虑农村工作。因此,在学校开展择业、就业观教育有利于从主观上改变学生观念,为农村振兴培养建设人才。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理想相结合,并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指导,在大的理想信念框架之下来依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在同一中实现自我发展。在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今天,高校学生应做好农村建设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真正从思想上认同农村建设,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思想观念。我们知道,社会工作环境不同于学校环境,毕业生在工作环境中必将要承受相应的压力和委屈。再加上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就需要建设者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委屈。因此,高校需要进行相关方面的思想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学会放低身段,切忌眼高手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学会吃苦耐劳,从而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化解“三农”问题,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而实施的国家战略。它的有效实施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尤其是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发展适合乡村发展的新型人才队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收到更佳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