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署兰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常德415000)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把劳动教育与德、智、育、美四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深化改革和加强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贯彻“五育融合”的理念,根据生源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需求和特色,把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突破口,深入研究劳动教育赋予的崭新内容以及劳动价值观、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强化育人理念、育人内涵、育人方式改革创新,赋能大学生健康成长。
“五育融合”就是将“德智体美劳”五育由相互分离转到相互融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崭新局面。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能起到以劳“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目的。
“五育融合”实施,协同育人,是“融”起来阶段。“五育融合”体现五育优势互补,各育“各司其职”、协同“共生共进”,充分发挥五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实现“1+1”大于“2”的“融合”效应。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载体,在“五育融合”下,加强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构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需要。
“五育融合”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确立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劳动教育政策经过了重构、偏执、整改、创新、完善等曲折探索过程。劳动教育是推动“五育融合”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劳动创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建设者的“重要抓手”。
2021年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占我国高校总数的49.34%[1]。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凸显劳动教育意蕴。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场地充足、双师型师资占到职业院校师资的四分之三、实践课程设置较多等,这些与劳动教育结合紧密,有利于实现“五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入、相互整合,通过“五育融合”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之才”。
“五育融合”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涵被赋予了丰富的崭新内容,展现出高阶性的新特点,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人的劳动既是一种受动性活动,同时又彰显了作为人的主体性力量。一方面,劳动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正是通过生产劳动把自身和动物根本地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劳动又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主要体现在人类通过劳动展现了其对象性的本质力量。因此,劳动就其本质上说是人的“主体性实践活动”。“主体性”强调的是“人的精神能动性、思维的建构性、人的个体存在、非理性和意义世界。”[2]劳动不仅促使了人的个性发展、能力的发挥和自我实现,还创造了属于人的文化、历史和世界。
五育融合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完整生命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把劳动教育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一是为劳动而教育阶段,劳动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种职业性质,劳动是目的。二是通过劳动而教育阶段,即通过劳动促使个人得到发展和成长,教育为目的。三是融合劳动而教育阶段,使劳动与自由个性、社会关系融为一体,使劳动与教育合二为一[3]。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观理论为“五育融合”视野下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展现了劳动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根本作用。
“五育融合”视野下,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中,实现全程融合、全员参与、全方位协同,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拥有良好的劳动认识态度、具备必要的劳动实践能力、熟练的劳动技能、勤劳善良的劳动品质、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强健的劳动体魄。五育融合视野下的“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对于人的终身成长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把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方法、劳动技能等整合到教育过程中,使之成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指引,回归“劳动的本源”,达到“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程度。
一是五育不平衡和弱化劳动教育现象依然明显。在高职院校“五育”教育中,仍然存在注重智育,弱化德育、轻视体育、淡化美育的现象,而劳动教育则处于边缘化状态。二是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有待加强。到企业参加劳动实践,有的学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存在投机取巧等现象。三是课程设置结构不均衡问题凸显: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与专业课结构不均衡。专业课一般占到总课程70%以上,德体美劳四育等其他课程不到30%,劳动教育课几乎处于“空缺”状态。
五育“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呈现出“五张皮”现象。一是“散”,五育之间各成一体,缺少“融通”和“整合”。有的学校在德智体美教育中没有融入劳动理念。二是“浅”,“劳动”与“教育”分离,有劳动没有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就如同到农村田头干活等具体劳动形态。“劳动教育存在形式单一化、内容片段化的问题,劳动教育方向模糊,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收获甚微。”[4]三是“累”,片面地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和外延,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增设劳动课程,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不合理负担。
为落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强调“大思政”“大劳动”格局,提出“三全育人”理念,对促进我国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劳动教育管理过程模糊。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边界不清,专业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很少挖掘劳动教育元素,教与不教劳动教育的内容没有监管和考核。在劳动教育成绩上存在“唯分数”的现象。在劳动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中都失于过程管理。二是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模糊。至今没有出台科学系统的基于“五育融合”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标准,模糊的评价导向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要遵循劳动教育规律,做强做大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内部规律主要指每个学段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各种学科领域发展规律。因此,要注重协调两个方面关系。一是协调好大学期间各阶段劳动教育关系,由浅入深地组织大学生开展三年劳动教育课程。二是协调好劳动教育与各专业、各学科之间关系,既要体现共性,又要明确重点。劳动教育的外部规律主要体现在:一是差异性规律,如城乡、区域、学校等差异性;二是时代性规律,即智能时代劳动教育新业态;三是多样性规律,指劳动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四是灵活性规律,指劳动方式的灵活性。高职院校结合学科和课程建设,倾力打造“三化”:即资源丰富化、模式多样化、机制健全化,凸显新时代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新体系。夯实劳动教育专业基础,“构建与学生自身发展相匹配的劳动教育课程”[5]。注重学科支撑力度和自身特色特点;发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育人效果;建立独具特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顶层设计和管理考核。结合不同学校,明确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标准,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劳动教育标准和体系,如:监督体系、评估体系和价值反馈体系等;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作用,构建联动保障机制。
劳动教育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天然联系,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在“五育融合”的实施中,提高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关联性和衔接性。一方面在“理念”和“实践形式”上,突出“劳动教育”支撑作用,做好与“四育”真正“融和”。另一方面,注重尊重其他学科的规律,有效挖掘各学科“劳动元素”,从“着力点”和“推进度”上找出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基础和方式。在具体实施中,一是做优思政劳育,修订思政课教学大纲,全面融入新时代劳动观和劳动精神;二是做强专业劳育,按照“一院(校)一品”原则打造各专业劳动教育品牌,利用劳动教育课程的思政典型案例,推进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打造劳动教育课程供给的“中央厨房”;三是做靓实践劳育,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周”,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方向,借助“创客空间”“科研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创新性精神。四是做实劳育课程,按照不少于16学时的要求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五是做好学术劳育,加大劳动教育教改和科研项目,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教学研究。
贯彻“两个结合”,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的新举措、新模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注重传统耕读文化和劳动文化,强调体力劳动,又要注重未来劳动形态、人工智能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体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传承性、前沿性、创造性。一方面,根植于几千年中华璀璨文化中的“劳动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应在新时代广大师生中传承和弘扬。通过“劳动教育”有效载体,依托乡村振兴政策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积极创新“耕读教育”新模式。开展“文化传承式”劳作教育,涵养“大国三农”的情怀,以“文”感人,“以劳养德”,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结合未来劳动教育特点,从横向加强全方位合作、从纵向加强沟通衔接,体现协同性和创造性;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体现系统性。例如:“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强有力的推手”[6],农业、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是提高人民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是落实乡村振兴的有力措施,也是未来劳动教育的一种实践方式。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产业形态更加丰富,劳动形态日趋多样,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主动对接人工智能、适应人工智能,根据人工智能劳动的特点,从价值定位、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实施多方发力,“从强化智能素养、生成劳动智慧、提升劳动审美等方面加以推进”[7]。创造性劳动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尤其重要,要营造开放、宽松的良性互动氛围,强化理性讨论活动的创设与引导;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训练,对知识结构体系进行重构并优化,融合命题导向知识和非命题导向知识[8];强化创新性文化建设,通过创造性劳动助力创造性劳动人才成长。
评价体系是“灵魂”,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着眼“完整生命主体”目标,结合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形成“德、智、体、美、劳”相融合的评价机制,借助“五育融合效果”评价体系之力,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实践特点。围绕指导思想、指标设计、专家选派、组织实施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引领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创新。首先强支撑。打破思维固有的定势,破解“重智轻劳”的痼疾,充分利用教育评价的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和劳动实践的实习实训场地建设,从“软件”和“硬件”方面为劳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抓手,体现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基础地位,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到“德、智、体、美”的评价体系中,彰显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导向。其次,强考核。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加强“劳动教育”的考核力度,结合“劳动教育”本身特点和各类高职院校不同特色,采取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方式,出台考核办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再次强督导。在教育督导、纪检巡视巡查等工作中,增加劳动教育内容,通过“倒逼”的方式方法推动“五育融合”下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和品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五育融合”是助推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和重要抓手,是实现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需要。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切实筑牢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互融合意识,做好“融合融通”大文章,构建融通新理念、建立新格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技双修”的高级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