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华
(杨陵区邰城实验学校,陕西 杨陵)
体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要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武术是体育传统学校的特色运动,教师要关注、宽容、理解运动员,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体育人才。
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武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以身体外练的方式促进身体内在自省,实现自我教育。中华武术在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从军事格杀技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育文化形态,并在历史的延续中保持了多元化的文化属性。一方面它以身体技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习武强体来培养习武者的道德情操,提升人格价值,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武术的认识。
通过武术学习及课堂实践,我认识到体育最本质的价值是全面育人,增强体质只是其中一种价值而已。体育应该回归教育,实现体教融合,以体育智,以体育心,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运动员为本”的指导思想。对运动员充满信心,站在运动员的角度去理解运动员。要认真听取他们的反馈,但前提条件是:
1.必须关注未来,而不是过去。
2.必须相信运动员的潜能,坚信每一个运动员都是积极的、渴望成功的。
3.要以激发运动员的自我觉察力,提高运动员的责任感为主要目的。
4.要有足够的耐心。
5.明白自己是协助者而不是命令者。
可以设置这样一些问题模型:
A.试着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武术训练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B.你认为练习这个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C.你希望如何达成这一目标?
D.你觉得具体怎么做?
E.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与此同时,树立“发展第一,成绩第二”的武术人才培养目标。要对得起职业,对得起道德。正如冯树勇总教练的感言:“教练员不能保证每个运动员都能成为刘翔,每个运动员都能站到世锦赛、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但是作为教练员能够保证,经过多年的运动训练过程以后,这些运动员将来走上社会,都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教练员要及时了解运动员的情绪和需求,调节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完美,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运动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运动员成为健康快乐的人。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说过10000 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 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武术运动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付出长时间艰辛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武术运动损伤的预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运动之前需要热身,一定要把各个关节、韧带、肌腱都拉伸到位,让这些组织彻底舒展开来,才能保证运动的时候损伤的风险最低。训练、比赛前以动力性拉伸为主。
第二,运动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量到大量有一个逐渐增量的过程,或者是间歇训练,运动和间歇比为 1∶1 或 1∶1.5(如快跑 1 分钟,间歇 1 分钟,或者是 30 秒高强度,15 秒间歇)。
第三,注重运动员个性化、差异化。青少年身体发育程度差异很大。教练员要根据其实际发育水平,设计一套可行的办法。课程要紧凑一点,动作变换多一点。
第四,训练或比赛中,当运动员出现心理或情绪上的波动时,应该及时给予疏导,严重时应该停训,待心理状况好转后再恢复训练。
第五,在运动或比赛完后,要做一些静态的放松拉伸,使关节肌肉缓慢地收缩,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运动损伤。这一环节,教练员要言传身教,切切实实地教给运动员一些动作,放松活动一定要做够、做到位。
作为体育老师,一定要学好练好武术,教会学生基本的武术套路动作,让武术走进校园,成为体育传统学校的特色项目。课余用心培养武术竞技人才,为国家输送合格的运动员。期待着那一天,中华民族武术文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被传播,被不同肤色的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