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科学城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2022-03-03 03:33姚树洁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学城双城经济圈

姚树洁,刘 嶺

(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 400044)

一、引 言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近代经济发展历程中,率先实现工业化与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无一不是引领世界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的高地。比如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火车和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英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导航等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美国,都是具有全球引领作用的经济发展中心。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落后或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而跌宕起伏,摆脱不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最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缓慢,基础研究落后,经济长期发展受制于人,导致内生增长动力不足[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借助巨大的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吸引外资、促进出口,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设备及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国内生产效率,实现经济长期不间断快速增长[2]。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高达101.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GDP总量是1978年的40倍,年均增长率高达9%,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一个人口大国超长时间连续不间断的快速增长记录。在经济、外贸、跨境投资、工业制造、新技术发明创造、高等教育等多领域,急速追赶西方发达经济体,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表现特别突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靓丽的成就。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背景下,中国在2020年如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除数千年来困扰社会发展的绝对贫困问题。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定力及信心。

在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之后长期的科技教育兴国的发展战略,我国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1978—2020年,我国普通大学本科和专科累计招生人数达1.35亿人。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受过高等教育人数达到2.1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4.12亿人的15.4%。2019年,我国高等学校R&D课题数(项)为118.88万项。2020年,全国R&D经费支出高达2.44万亿元,占GDP之比上升至2.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专利授权363.9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3万项,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9年,全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1.37万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7307.14亿美元。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欧盟的主要成员国、英国、日本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经济陷入持续低迷状态。西方主要国家逆全球化与单边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渐衰弱。尤其是2018年以来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导致我国面临出口贸易受制和技术打压双重困境。同时,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层出不穷,人类社会进入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在新变局中,唯有实现科技创新的主动才能把握国家发展的主动,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国民经济内生可持续增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3]。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摆脱技术封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手。

科技创新既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也需要注重区域布局、创新资源聚集及高效率利用,这是在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最大创新成果、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4],通过区域创新中心(创新极)建设,集聚本地区和全国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优势,产生创新规模效应,使创新动力尽可能接近和融入市场主体,实现产学研用融合高效率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打造具有以全球先进技术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带动区域性及全国性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安全发展。

纵观国际国内区域发展趋势,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科技创新的主要空间载体[5]。美国的旧金山和洛杉矶经济圈、日本的大东京经济圈、英国的伦敦-剑桥-牛津金三角经济圈、我国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等,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及担当。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6],旨在以科技创新极建设为重要支撑,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道,形成全国性的经济增长引擎和科技创新高地,引领辐射全国性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中心,对于优化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均衡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部科学城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包括西部(重庆)科学城和西部(成都)科学城两个部分。中央和川渝两省市政府希望通过重庆向西、成都向东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打造一个强大的成渝经济及科技创新走廊,使之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进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支持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7]。建设西部科学城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科技、经济协同发展,辐射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引领西部大开发、共建长江经济带,为形成强韧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西部科学城如何推动重庆、成都两地实现优势互补、功能共享,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通过科技突破发展新经济新动能,转变内陆城市处于价值链和供应链底端的现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并进一步带动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本文研究的关键点。本文基于“马阵跨阱”和“板链拉动”理论,在后续部分对西部科学城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进行系统论述,并为西部科学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西部科学城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规划;第三部分介绍西部科学城的重要战略意义;第四部分梳理西部科学城建设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五部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西部科学城发展概况

(一)西部科学城发展历程

2015年1月初,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做出建设成都科学城的战略部署。2018年10月,重庆市出台的《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指出,依托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地。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支持成渝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2020年4月20日,重庆市发改委和城市提升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了《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2020年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并发布《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2020年9月,重庆召开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提出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自此,成渝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的西部科学城走进了“快车道”。

(二)西部科学城发展现状

西部科学城分为重庆、成都两大园区。其中,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西部槽谷,规划面积达1198平方公里,其中,重庆高新区直管园是科学城核心区,面积313平方公里。西部(重庆)科学城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西永综保区、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政策战略,汇集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共有28所高校、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9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278个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同时,在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和高技术服务等产业方面,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基础良好,拥有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等多个产业载体,年产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占全球近四分之一,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超过全市同类产品产值的80%。

西部(成都)科学城总规划面积361.6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成都南部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是其核心区,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成都科学城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1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0余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43个,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引进相关重点企业100余个,汇聚上下游企业36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30余家。

(三)西部科学城定位规划

西部(重庆)科学城坚持以“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为总体定位,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庆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大科学装置、高水平科研机构、高科技产业集聚,集中力量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和高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引领功能,统筹推进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和拓展园发展,联动两江协同创新区,构建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形成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

成都市“十四五”规划提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要以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为目标,立足成都创新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四区”为主的空间功能布局。“一核”即成都科学城重点围绕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西部(成都)科学城将围绕“四区”协同构建创新功能突出、创新服务完善、主导产业领先的“二次创新”承载地。

三、西部科学城的战略意义

重庆、成都两市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力成渝地区引领带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加强重庆、成都极核带动作用

依据“马阵跨阱”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展较好的大城市肩负着带动落后地区,实现趋同发展的重要使命[8]。“马阵跨阱”是把我国所有城市比作一匹匹骏马,充分发挥各自自然和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奔腾,形成由数百匹持续奔跑骏马组成的马阵,带动全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全国范围的宏观马阵来看,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国家中心城市,经济与科技发展动力强劲,地理位置优越,对全国各地区发展具有强大辐射牵引作用,在马阵中扮演所谓“快马”的角色。这些“快马”在自己奔跑的同时,能够带动其他地区和广大农村,也就是“慢马”,共同奔跑,形成“快马拉慢马、慢马追快马”的磅礴态势,带领全国共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作用,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全域性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微观马阵”来看,重庆、成都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成渝地区的极核,肩负着引领全域发展的重要使命。

2020年重庆、成都两市GDP分别为2.50万亿元和1.77万亿元,在全国城市GDP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五和第七。然而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重庆、成都两市人均GDP仅为7.80万元和8.46万元,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16.49万元、15.56万元、13.40万元和15.76万元。

进一步提高重庆、成都经济水平与发展质量,发挥两市中心极核的带动作用,是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要以西部科学城建设为抓手,布局具有特色和相对比较优势的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域,通过引进共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重庆、成都两市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使科技创新成为驱动重庆、成都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从而带动成渝地区全域性高质量发展。

(二)缩小成渝地区内部发展差距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双核”强大、周边弱小的突出问题。2020年,尽管重庆、成都的GDP总量位列全国的第五位和第七位,但是,成渝以外的城市规模都比较小,成渝地区内部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经济圈内的第三大城市——绵阳市的GDP只有3010亿元,分别仅为重庆的12%和成都的17%。而处于成渝经济走廊上的资阳、内江、遂宁等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无一超过两千亿元,中部“塌陷”比较明显。缩小成渝地区内部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在于以“马阵跨阱”理论为指导,通过“板链拉动”[9]实现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平原经济区两大相对发达板块对川南、川东北、渝东南、渝东北等相对落后板块的辐射和牵引。

“板链拉动”的“板”指的是城市集群或区域经济板块,所谓的“链”一方面可以指的是高铁、高速公路、水路、航空及“互联网+”等加强区域间交通、贸易、信息联系的有形及无形的链条;另一方面,“链”也可以是指各地区围绕共同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通过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等措施,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要素流通,降低区域之间商品和要素流动成本,从而实现发达经济板块拉动落后经济板块,实现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均衡增长。

重庆“十四五”规划强调,夯实成渝发展主轴,强化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成都主城区互动,加快两大极核相向融合发展。四川“十四五”规划强调,强化成都、重庆两市互动,依托成渝铁路,推动中心城市极核带动功能沿轴带扩散,夯实成渝地区中部支撑,做强成渝发展主轴。

作为重庆西扩、成都东进、相向发展的主战场,西部科学城将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德阳、眉山、资阳、遂宁、内江等城市,加快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新机场(规划中)等重大基础建设,优化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布局,构建高效的区域产业创新协同体系,加速成渝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一城多园”模式建设西部科学城,所谓“一城”是指西部科学城,“多园”是指经济圈内部多个创新资源集聚载体。以重庆、成都为主阵地的科学城建设,将发挥西部科学城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他创新载体联动。其中,重庆“十四五”规划提出,科学城要发挥引领创新功能,统筹推进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和拓展园发展,围绕联动全域创新,推动“一区两群”协同创新,支持“两群”区县创建市级高新区或纳入国家级高新区拓展园建设。这里“一区”指的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包括21个重庆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县),“两群”指的是渝东北和渝东南城镇群。

成都“十四五”规划提出,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联动为牵引,协同德阳、眉山、乐山,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川东北将依托成都创新研发和资源整合能力,围绕清洁能源、特色农业协调联动发展,共建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和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川南地区协同推进以成都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探索多形式产业协同模式。

重庆、成都两市依托科学城建设,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强成渝地区内部各板块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作,通过“板链拉动”缩小成渝地区内部差距,实现区域均衡增长,释放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潜力。

(三)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

从西部地区全局发展来看,加快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有助于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引领整个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对外开放水平,不断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2001—2020年,西部地区人均GDP由0.53万元上升至5.48万元,从只占东部地区人均GDP的38%上升到了61%(1)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广西、内蒙、宁夏和新疆。,提高了23个百分点。尽管还有不小差距,但是考虑到原来西部落后闭塞的现实情况,21世纪20年来的全国性均衡增长,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代,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以西部科学城建设为主要抓手,不仅能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也可以为整个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及牵引作用,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为构建强韧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内陆开放,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互补作用提供强劲动力和安全保障。

根据Barro和Sala-I-Martin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10],落后的跟进国可以模仿领先国的技术加速经济发展。因为模仿成本小于创新成本,所以在技术扩散前期,跟进国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领先国,随着模仿对象减少和模仿成本上升,跟进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形成条件收敛趋势。与之相类似的,落后的西部地区在前期可以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对外开放水平实现追赶,但随着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缩小,东部与西部间的产业转移减少,带动作用降低,更多的是出现产业上的同质竞争。同时,2018年以来持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和技术封锁,导致我国面临出口贸易受制和技术打压双重困境。加大对外开放水平对西部内陆地区甚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也逐渐降低。因此,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角度出发,西部地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是被动地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所谓“雁阵模式”,而是走“马阵跨阱”和“板链拉动”的创新及协调发展新模式。

过去半个世纪发展经济学所流行的“雁阵模式”,强调后发国家的模仿和产业转移作用,以提升本地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效率,没有强调本土创新对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如何发挥后发优势作用的影响。因此,顺应“雁阵模式”发展规律,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永远处于领先地位,落后国家和地区将永远处于跟从和相对落后的地位。“马阵跨阱”和“板链拉动”理论也强调发达城市拉动落后城市发展的作用,但这一新的理论更加强调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的跨越式追赶,并最终消除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尽管实践上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只要坚持后发地区的自我创新,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作用(如土地、水、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还可以加强市场竞争,促进发达和落后地区在竞争与合作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动态演变区域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优势。这是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补充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

然而,尽管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有所缩小,但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创新投入来看,2019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为9453.6亿元和1154.4亿元,西部仅为东部的16.4%。从创新产出方面来看,2019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76.7万件和9.6万件,西部仅为东部的12.5%。可见,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不仅科研投入力度弱,而且投入产出效率也比较低。

因此,要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拥有相对丰富、优势领域突出的科技创新资源,是西部创新能力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通过整合成渝两地创新及要素资源,以西部科学城建设为抓手,高标准建设集聚国际国内高端创新要素和引领成渝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载体,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提供重要推动力,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够成为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腹地,从而成为带动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新动力源和大后方。

四、西部科学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西部科学城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与问题。

(一)科研创新资源不足

地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中国经济三大增长极的北京、上海、大湾区等地同样也被赋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使命。境内的怀柔、张江、深圳也被定位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与上述发达区域相比,西部科学城建设与沿海主要科学中心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创新投入力度不足。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例,2019年重庆、四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469.6亿元和871.0亿元,科研投入与GDP之比(投入强度)只有1.99%和1.87%,而北京、上海、广东相对应的投入强度为6.31%、4.00%和2.88%。

二是创新主体相对较弱。以高校为例,成渝地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量为18所,京津冀为61所,长三角为57所、粤港澳大湾区为18所。数量上仅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同,远低于京津冀和长三角[11]。

三是重大创新平台设施不足。以大科学装置为例,西部(重庆)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建成为0,在建3个,西部(成都)科学城建成与在建大科学装置均为0。北京怀柔大科学装置建成1个和在建4个,上海张江大科学装置(设施)建成6个和在建8个。

(二)产业同质化严重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尤其是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城市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977[12]。近年来,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车等领域,重庆、成都两地政府竞相通过落地优惠、过度补贴等方式吸引相关企业及研发中心入驻,竞争日渐激烈,缺少相关的产业协同机制,“零和博弈”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和四川在行政上的分离形成了一道无形且固化的壁垒,造成两地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思维局限于行政区划的界线内,过度强调本地经济发展,忽略区域合作共赢。成渝两地产业同质化不利于西部科学城有效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容易导致两地产业创新载体重复建设,难以形成合力推动协同发展。

(三)内部经济差距大、创新协同不足

城市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城市群内各城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差异分工、协同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诞生、转化、推广。因此,西部科学城要发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作用,就必须加强与成渝地区内各城市在产业和创新方面的协同发展。

然而,重庆、成都“双核”强大,但是辐射牵引力度不大,导致其他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区域副中心城市培育不足,中小城市相对落后。成渝地区内部较大的经济差距,阻碍了要素在城市间的自由流动,不利于推动城市群内部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同发展,造成各城市间难以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领头城市上海市,2020年GDP总量3.87万亿元,苏州市GDP总量2.02万亿元紧随其后,还有南京、杭州、宁波、无锡、南通、合肥等城市的GDP总量均超过一万亿元。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城市规模分布相对合理,各城市间差异化、协同化发展,形成了“研发、孵化环节在上海,成果转化和生产环节在苏浙皖”的G60科创走廊。

(四)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开放、对外交流程度不断提升,尤其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拥有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开放通道和平台,是联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节点。国际要素资源汇集成渝,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020年,重庆、四川两地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10亿美元,分别仅为上海、江苏、浙江与广东的42%、33%、43%和21%。此外,成渝地区对外贸易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较低。成渝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不利于西部科学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整合国际创新要素,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五、政策建议

基于“马阵跨阱”与“板链拉动”理论,建设西部科学城有助于做大做强重庆、成都两大“极核”,加强辐射带动作用,缩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成为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然而,西部科学城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有明显差异和不足,区域内部存在制约西部科学城发展的短板与问题。为了更好推动西部科学城建设,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本文提出如下几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是推动重庆、成都两地科学城创新协同发展。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战略叠加优势,充分发挥西部科学城重庆、成都两园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市场资源优势,聚焦汽车、电子、医药、材料、航空等领域,以西部科学城建设为抓手,推动重庆、成都两地共建分工合理、错位发展、高效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两地丰富的科研创新资源,吸引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西部科学城,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通产学研用创新发展全链条。在光电信息、未来医学、先进能源、空天技术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领域,推动两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及市场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一批重大科研创新平台,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建设,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于传统产业,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新技术、新标准、新体系催生新经济,联合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应用体系。

二是支持西部科学城设立拓展园区,打造科技创新走廊。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在除重庆、成都以外的成渝地区其他城市设立科学城拓展园区,完善园区间产业协同体系与现代化交通通信体系,增强极核城市产业发展辐射效应,培育一批区域副中心城市。

具体而言,以重庆主城都市区为中心,成都、宜宾、万州、南充为延伸方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自然禀赋,选取优势产业,以“飞地经济”模式布局西部科学城拓展园区,并与西部科学城重庆、成都两园区统筹发展,加快上下游产业配套分工,形成四条差异定位、协同发展、产业联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走廊。

以成渝高铁为方向,成都为终点,设立荣昌、铜梁、自贡、遂宁等西部科学城拓展园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学城为主战场,充分发挥产业、资金、人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优势,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畜牧业、特色农业等产业,形成“理论突破—技术研发—转化应用”创新链,打造成渝中部科技创新主走廊,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

以长江四川段(金沙江)为方向,宜宾为终点,设立江津、永川、泸州、宜宾等西部科学城拓展园区,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围绕食品、贸易、金融、运输等产业,形成川江科技创新走廊,打造聚焦食品生产、金融科技、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等细分领域的特色化科技创新中心与产业集群。

以长江重庆段为主方向,乌江流域为补充,万州、黔江为终点,设立长寿、涪陵、万州、黔江等西部科学城拓展园区,服务长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围绕农业技术、中药研发、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生态保护、页岩气开发等领域,形成三峡——武陵创新走廊,打造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示范性的绿色经济创新发展区。

以嘉陵江上游为主方向,渠江为补充,南充、达州为终点,培育广安、阆中等城市节点,围绕汽车制造、文化旅游、农业产业,形成嘉陵科技创新走廊,共同围绕巴渝文化,以智慧文旅为导向,打造巴渝文旅走廊。

三是依托西部科学城,加强成渝地区与全国其他城市群协同发展。从长远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的不仅是拉动川渝两省市经济均衡增长,还要承担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甚至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起到战略支撑作用。因此,西部科学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向北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向南与南宁、贵阳和昆明等西南地区主要城市的高新区、国家级新区等创新载体加强产业协同、形成合力发展的态势,推动西部科学城在西安、兰州、贵阳等地高新区设立西部科学城分园区,整合西部科技创新资源,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同时,要向东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科学城、高新区等创新载体联合发展。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共有重要产业领域,进一步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在产学研用融合、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园区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联合建设国家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国家级创业孵化器,推动张江科学城、合肥科学城、东湖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学等核心领域,共谋共建高标准大科学装置,联合打造跨区国家实验室(群),协同培育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同建设长江科学创新带,形成互相促进、优势互补的跨区域融合发展,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最大的影响力及辐射作用,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最大的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均衡增长效应。

四是加强科学城对外开放窗口作用,提升国际要素集聚利用能力。西部科学城围绕“一带一路”、RCEP(区域全面合作伙伴)、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加强西部科学城与成渝机场群、铁路、港口等多式联运枢纽深度协作。整合成渝两地自贸区和综保区等开放平台资源,共同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空铁海路”联运集群,打造“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技术的出口加工基地与国别合作园区,培育我国重要的内陆现代化开放型产业基地。加快与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互联互通,推动西部科学城重庆、成都两园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加强国际大型科技创新交流活动、平台建设,针对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托智博会、西洽会等重要交流活动,开设国际性科技创新峰会、科技创新博览会,鼓励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在西部科学城承办各类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展览会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平台,进一步向世界彰显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影响力。

猜你喜欢
科学城双城经济圈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浅析张江科学城景观标准化的探索实践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神秘的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