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实践与共情传播:城市形象传播的实践转向
——基于2022北京新闻中心“中外媒体北京行”活动的考察

2022-03-03 03:26□孔
新闻爱好者 2022年7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共情跨文化

□孔 亮 曲 茹

2022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自信、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中国人民热情、真诚、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也展现出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疫情高位运行和世界形势纷繁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和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林匹克盛会,这是继2008年之后中国和北京形象传播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作为冬奥会期间展示中国和北京形象的重要传播平台,2022 北京新闻中心自2022年2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将“新闻+服务、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形象”四大理念贯穿于各项服务中,为432 家媒体机构的1770 名中外记者提供了百场新闻活动、百幅图片展示和千种外宣品展陈,这些活动与北京2022 冬奥会主新闻中心一道成为传播奥运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北京形象的“双子星”。其中主题为“双奥之城新气象”的“2022 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以下简称“北京行”活动)自2月1日起,邀请中外媒体实地走访北京城,现场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和谐宜居四大叙事场景中的北京故事。活动为期20 天,以日均18 场的密度和频次、1500 余公里的总路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和北京形象。活动吸引了累计1602 家次、2531 人次的中外媒体记者参与,共发布境外媒体原创客观报道500 余篇、北京市境外社交媒体矩阵宣推10 万余条,海外阅读量超3100 万人次、互动量超百万人次、累计传播量过亿①,实现了(中国)国家形象与(北京)城市形象的有效对外传播。

那么,这种实地走访、真切感受、多元互动的城市形象采访活动反映出北京城市形象传播怎样的实践转向? 其转向背后的城市形象传播及对外传播逻辑又是什么? 本研究试图回应上述问题。

一、具身实践:身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具身性作为一种观念被系统论述源自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他以强调身体地位的方式,反思和重建身体与认知的关系:“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并非世界的‘镜像’,而是身体构造和身体感觉运动系统塑造出来的。”[1]换言之,在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实践中,身体及其感知始终处于主体性得以显现的中心位置。这种以身体和感官为介质的认知实践即具身实践,也是人类感知城市进而生成主观印象的重要通路。

回溯历史,在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出现之前,身体始终是人类感知城市的主要 (甚至是唯一)通道。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据此倡导用身体在场的全部感官,去捕捉现代人生存于城市的感觉,进而生成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或城市形象)。[2]随着大众媒介悉数登上历史舞台,尤其是媒介化生存成为人类“在世存有”的普遍状态,使得“离身”感知城市成为可能,城市形象媒介化趋势愈演愈烈,大众媒介中的城市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与城市形象本身画上了等号。事实上,“城市形象”这一概念在凯文·林奇(Kevin Lynch)早期的讨论中鲜少提及媒介在其中的建构意义,而更多的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探讨城市形象。之后,传播学者发展出了城市传播理论,媒介在其中的意义才开始显现。此后,媒介在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发凸显,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城市形象研究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然而,已有研究开始反思以大众媒介为基础的城市形象传播的局限性,认为大众媒介倾向于通过影像的宏大叙事及脱离日常生活的仪式化表演,建构起城市形象的视觉奇观; 而短视频中的城市形象传播实践则更加突出拍摄主体的身体与城市空间的感官相遇(如打卡)。诚然,上述研究并非否定媒介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启发和思路: 当大众传播策略在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中被放大为一种“排他性策略”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这一实践过程中媒介权力的绝对化问题,重回“具身”可否成为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新逻辑?

重回具身,意味着我们重新将身体及其感官视为感知城市的工具和“遭遇”城市的经验,意味着我们不再受制于“脱域”②的桎梏状态而重新重视人与特定地点、人与实体空间的互动价值。对于城市形象的感知绝非只有视觉这一种感官通道,它应该是丰富的,听觉、嗅觉、触觉,甚至是味觉,都是感知城市形象的重要通路,这种打开全身感官拥抱(即感知)城市的经验,是只有通过身体在鲜活的现场才能被赋予的。

“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 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为中外媒体记者感知北京 “双奥之城”魅力,尤其是切身感受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的发展格局提供了丰富的具身实践。2月3日,“北京行”活动组织28 家媒体的60余名中外记者深入西城区什刹海冰场体验老北京冰雪趣味运动。什刹海冰场是北京市功能设施齐全、安全系数有保障、群众认可度最高的室外天然冰场。中外媒体记者置身其中,通过冰球、速滑、冰出溜、冰爬犁等一系列专业和娱乐冰上运动项目,切身感受室外冰场的环境和北京市民的上冰热情,这种打开全身感官拥抱和感知城市的经验性(empirical)和现场性(liveness)为建构和传播北京“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城市形象提供了多维立体的感知通道和身体经验。

二、共情传播:从跨文化到转文化

随着“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跨文化传播及其鲜明的“文化帝国主义”色彩已与当前的国际局势和全新的传播逻辑不相匹配。与跨文化传播不同,“转文化传播”倡导的是文化的平等对话、自由切磋和广泛融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传播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共情传播建立情感共同体是实现转文化传播的突破口。

跨文化传播诞生于二战后,美式全球化正是“跨文化传播” 这一概念及学科建立和普及的土壤。[3]所谓“跨”,即跨越时空地域限制进行文化之间的接触,具有某种颇为主动与强势的话语色彩。从具体实践看也是如此。既往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多以西方文明国家和地区为实践主体,将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态以民族国家为标签加以识别,其背后是一套完整的种族主义观念;在这一等级森严的“文明等级论”的理论包装下,非西方文明国家和地区被轻而易举地界定为“文化盆地”或“非历史的蛮荒之地”。[4]因此,从实际传播效果看,“跨”文化的背后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征服和同化。

正是基于对上述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忧虑与思考,“转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有研究者爬梳了作为概念的转文化传播的提出与发展过程,指出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于1995年提出的“Transkulturalitat”概念在英文语境中首先被转译为“Transculturality”,即“转文化性”;这一文化研究领域的新鲜概念的提出为国际传播研究者打开了新的视野,以史安斌、赵月枝为代表的国际传播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 “转文化传播”(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扬弃了狭隘的现代民族主义对文化的理解,文化本身就无所谓“纯粹”或“专属”,文化交流的本质是基于相互尊重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5]因此,当人类历史发展阶段行进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诉求、平台世界主义和多元赋权日益成为国际传播实践的底层技术逻辑的当下,转文化传播是对跨文化传播恰到好处的升级。[6]

共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基础,也是转文化传播得以实现的作用机制。尽管将共情纳入传播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但国内学界普遍认为共情与传播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的结合是新闻传播学发展的某种必然;“共情传播”的提出,是对这一对举概念内在联系的理论揭示,也是对共情传播既有实践的理论呼应。作为传播活动的一种,共情传播的基础仍是信息传播。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信息,通过怎样的方式,传递给什么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群体,以期实现怎样的情感传播效果,是转文化传播中共情“设置”的关键。

北京冬奥会为世界提供了“全球媒体向东看”的国际传播历史机遇,也实践了从“跨”到“转”的跨文化传播新模式。为期20 天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 中外媒体北京行” 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通过走进12345 北京市民热线服务大厅体验外籍在京人士疫情期间所享受到的贴心服务、深入延庆区新农村感受普通人家的浓浓年味儿,以及随处可见的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等共情设置,提升共情传播效能,实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三、融合叙事: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构建、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是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之一,包括国家(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在内的许多国际传播问题都应当从这一基点出发进行思考和认知。北京“双奥之城”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及讲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生动故事,也呼唤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建构。

“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 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是2022 北京新闻中心依托首都政治经济高水平发展、充分利用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北京市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讲好北京故事、传播北京形象的成功实践;也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讲好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故事、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成功实践。“北京行”活动的融合叙事实践,正是以国际社会的倾听需求为导向,通过叙事内容全面化、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媒介融合化,实现国家和城市形象传播效能的进一步提升,进而丰富和完善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首先是叙事内容全面化。“北京行”活动组织中外记者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亲身感受如火如荼的运河商务区建设、秉承“蓝绿交织”建设理念的大运河森林公园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的智能化水平等;组织中外记者实地探访北京绿色交易所,通过讲解并现场演示碳交易平台操作流程,展现每一位普通市民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下的决心和付出的行动;深入海淀区甘家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体验北京多彩生活,感同身受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其次是叙事主体多元化。中国故事的叙事主体包括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其融合叙事策略包括“公传播”与“共传播”的融合、“自传播”与“他传播”的融合、“内传播”与“外传播”的融合。[7]京东智能化电商物流“新基建”、以“数字-模拟-未来”为主题打造的全新零售概念高端百货SKP-S,以及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路径的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都是以企业为主体,基于品牌叙事,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的典型案例;在2022 北京新闻中心“惊喜盲盒”系列活动中,中外记者访雪中故宫、观开年大展,以受雇于NBC 的法国电视一台记者Fred、韩国纽斯频通讯社记者崔宪圭为代表的中外记者不禁发出“北京是一座非常棒的城市,我已经离不开北京了”“北京发展得很快,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北京了不起”的感叹。

四、结语

“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 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对2022 北京新闻中心在冬奥会期间讲好北京故事、传播北京形象、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实践经验进行学理探究;借助具身、共情传播等概念和理论视角,分析城市形象传播在新时代的实践转向及其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重新思考身体在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对城市形象媒介化进行反思的起点,也应成为当前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的新逻辑;“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呼吁从“跨文化”到“转文化”的升级,记者群体的共情传播是转文化传播效能提升的关键;2022 北京新闻中心通过叙事内容全面化、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媒介融合化的融合叙事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为北京中科闻歌股份有限公司,数据监测周期: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2月21日。

②即人的身体之域与精神之域的脱钩,与古语“卧游”或俗语“人在家中坐,走遍全世界”同理,城市形象宣传片是“脱域”的一种典型状态。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共情跨文化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