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绘新篇 奋楫扬帆再起航
——省人大代表热议常委会工作报告

2022-03-03 09:00:28杨昕晨夏伟沈旭
人民与权力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代表报告

☉本刊记者 杨昕晨 夏伟 沈旭

1月22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会场上,字句铿锵,勾勒履职历程;掌声热烈,回荡代表心声。下午,各代表团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代表们结合履职谈感想,对照报告话共鸣,提出建议谋发展——

“这是一份站位有高度、思想有深度、为民有温度、工作有力度的好报告!”这句掷地有声的评价,获得代表们一致赞同。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大家表示,这一年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幕幕精彩履职记忆在会场上激荡,一段段激情澎湃的发言回响在代表心间,大家共谋新篇、共绘蓝图,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凝心聚力。

站稳政治立场 坚定使命担当

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人大机关政治属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省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昆林在审议时说,“去年以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旗帜鲜明讲政治、紧扣大局落点实、履职为民情怀浓、法治保障作用强,有效服务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力助推了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方向坚定正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始终;文风朴实严谨,没有过多的形容词和豪言壮语,实实在在、客观全面地报告工作、谋划工作。”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珍代表对报告高度评价,她认为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积极主动履行法定职责,聚焦“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工作成效扎实显著。

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邓修明代表认为,“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一个高举旗帜、聚焦大局,以民为本、彰显法治的好报告。”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代表也有同感,她表示这是一份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彰显制度体制优势、饱含真诚为民情怀的好报告,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代表关注到,报告用“四个高”客观精准地概括了一年的主要工作,最鲜明的特征是政治站位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人大各项工作。在依法履行职责中,不断开拓新思路、部署落实新举措,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仁雷代表认为,报告充分彰显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充分彰显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充分彰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报告政治站位高、思考谋划深、任务落点实、履职抓点准。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不仅体现在工作报告中,更是省人大常委会一以贯之的工作原则。2021 年,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党史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捍卫“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省军区办公室原主任赵铁海代表激动地表示,“学习了人大报告后,感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亮点很多,是个讲政治接地气聚民心的好报告!”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报告工作主线明确,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站位高、落点实。“报告用数字说话有底气、聚焦中心履职尽责思路清、业务建设务实创新亮点多、查找问题不避重就轻敢认账、新一年工作紧盯新要求不偏航、今年任务敢立军令状信心足。”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原政治委员高汛代表用五个短句描述他对报告的赞赏。

“省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谋划推进人大工作,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行使各项法定职权,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了智慧力量。”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进健代表说,报告政治站位有高度、总结工作有新意、部署安排有实招,结构严密、逻辑严谨、表述精当。谋划今年工作很实,坚持用数字说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在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中勇担当、善作为,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

率先编制实施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率先以人大作出决定方式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首次采取省市县三级人大负责同志共同交流研讨的方式,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把握,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在法治江苏建设中扛起责任、担当作为;在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中,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精准聚焦中心大局,积极主动创新实践,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代同步伐、与改革同频率、与实践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贡旭敏代表认为,报告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对新一年工作安排部署重点突出,通篇按照人大职能谋篇布局,体现了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时代要求。

“这是一份高举旗帜、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激扬斗志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和拥护!”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万闻华代表认为,“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始终把牢政治方向、始终聚焦发展大局、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凝聚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全体人大代表的心血和汗水。政府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人大的监督、支持和帮助。”

南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新明代表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2021年工作客观实在,部署2022年工作与时俱进、切实可行,很好地贯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人大行动指南,展现了江苏人大紧扣大局、依法履职、主动作为的奋斗姿态。连云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刚代表同样认为,“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成效显著,报告展现了扎实的履职成果,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江苏人大工作的新气象。”

“内容非常精彩,体现了极高的政治站位;报告结构新颖,文字简练具有时代特色;回顾成绩客观实在,部署安排思路清晰。”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腊生代表认为,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争先率先、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相关工作部署突出高质高效,依法积极履职尽责,必将为江苏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人大贡献。“报告好就好在讲政治、勇担当、重创新、求突破,这是一年来人大各项工作实践的生动反映,体现了对代表高度负责的精神。”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汪泉代表说,报告在结构上一改过去从立法、监督、代表、自身建设等方面分层次的方式,按照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推动法治江苏建设等方面来阐述,令人耳目一新。

回应人民期待 彰显法治优势

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关切期待,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夯实法治基础。“努力做到全省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规19件、初审6件,提请省人代会审议2件,集中修改和废止51件,批准设区市法规53件……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公丕祥代表注意到,报告“四高”的提炼总结,将立法、监督、代表、自身建设等工作融为一体,体现出崭新的工作思路与浓厚的时代气息。在他看来,省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的立法工作有五个特点:一是坚持党领导立法不动摇,确保立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全力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委重要决策部署加强立法工作;三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四是致力保障改善民生,制定一批“小切口”“真管用”之法;五是探索创新实践,推动设区市立法工作均衡发展。

审议时大家普遍表示,此次提交人代会审议的两个条例,是去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方面付出心血和智慧的重要体现。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正邦代表认为,“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频共振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重点难点痛点问题的解决。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大守正创新,省就业促进条例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创新创业导向、具有鲜明江苏特色。”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姜葵代表也谈到,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宪法、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省就业促进条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最新决策部署,突出江苏地方特色,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认为,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各项工作质量很高、成效亮眼。

“高举旗帜、彰显法治、贴近民生、展现担当。”盐城市政协副主席孙大明代表连连点赞报告,并表示对今后的地方人大立法工作满怀期待,“希望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对设区市立法工作的指导,加强立法项目统筹,确保省市立法计划相互协调,科学利用地方立法资源;加强对设区市人大立法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持续推动地方立法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有类似建议的还有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蔡叶明代表,他建议省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对设区市人大立法工作的指导,强化立法干部队伍培训。

如何提升立法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镇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宋祥林代表建议可以进一步发挥立法专家咨询作用。同时,他认为,“报告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很强的大局意识、很浓的为民情怀、很好的社会影响,体现出服务大局高水平、科学立法高水平、精准监督高水平、自身建设高水平、文字表达高水平,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江苏汇典律师事务所主任封孝权代表评价省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立法质量高”,他建议在立法过程中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公众意见征集、采纳和反馈机制。

“过去一年,人大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的相关部署,加快完善我省促进科技创新立法体系方面的工作。”作为企业负责人,南通市三峰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汤文峰代表格外关注人大推动我省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工作。和他一样,不少代表都注意到省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出一套立法组合拳——

回望这一年,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制定,创新发展装上驱动引擎;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改,让处于“不确定”时代的中小企业继续迸发活力;地方金融条例制定,促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修改,推动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格局不断形成;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得到及时修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反家庭暴力条例制定,用法治力量摁住家暴的“拳头”;社会信用条例制定,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信访条例修改,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协同开展铁路安全管理立法……

“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体现了以高质量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以深层次协作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以全方位谋划优化营商环境、以精细化服务助力幸福江苏建设的鲜明特点。”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乐明代表赞扬道。

启动制定并初审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紧紧抓住转型发展机遇。大家一致表示,对关键“变量”转为最大“增量”拭目以待。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原党委书记陈琪代表提出,还应针对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提高地方立法的时效性、前瞻性。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代表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加强“个人破产”调研,推动全国人大加快破产法修订,将“个人破产”入法,以保障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当前“双减”政策重磅出击,如何以法治力量护航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此,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副校长沈增宏代表建议,省级层面应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和省条例的实施细则,成立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门机构,打通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最后一公里”,集聚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切实提高青少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让家庭教育促进法和省条例落地落实、有效实施。

“去年,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数量之多,为近年来少有,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规制度供给。”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院长黄和代表聆听了报告,深感人大制度优势显著,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等影响下,有力推动了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了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扎实高效履职 积极主动作为

“这是一份高举旗帜、彰显法治、展现担当的好报告!”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储永宏代表认为,“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标准推进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代表等工作,有效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充分体现政治意识强、中心意识强、法治意识强、责任意识强的鲜明特征。”

一页页翻阅报告,2021 年人大的履职印记跃然纸上——

将督促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工作监督重点任务抓实抓好。去年年初,人大组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工作评议后,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抓好评议意见落实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改进完善,评议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邵伟明代表对此评价道,“监督质效进一步提升,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农工党苏州市委专职副主委、苏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健红代表认为,当前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取得新成效,值得点赞。她建议,未来还应在更多方面下功夫,“如新增的普惠托育机构,既要‘有’,还要‘优’,更要‘普惠’;推动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经费、人才到位;尽快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提升的全省全覆盖,而且要向下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推动政府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口政策。”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为贯彻落实乡村全面振兴重大战略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专项工作评议,促进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提升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淮安市洪泽区刘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刘卉代表对这项工作高度评价,他表示,“作为农村基层一线的代表,我将引导和鼓励更多人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以新建特色农家乐、民宿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走向共同富裕。”

“我充分感受到省人大常委会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保龙代表听完报告后感触颇深,他回忆起自己去年提出的两个相关建议被列入省人大和省政府重点督办建议,其中“做大做强种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建议”还荣获“2021 年度省人大优秀代表建议”。谈及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张保龙代表建议,“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涉及部门众多,希望2022年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联动,充分、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持续向乡村集聚。”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沈文祖代表同样表示,“希望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全面有效实施。”

作为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的一名高级工程师,王合生代表看到了省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在助力环保事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常态化听取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与上海、浙江协同开展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决定的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土地资源管理情况报告……王合生表示,“2021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这离不开省人大常委会推进环保领域立法、加强法律监督的持续努力。”

“听取审议26 个专项工作及计划、预决算、审计报告,开展6 次执法检查、2 次专题询问、2次工作评议和15 项满意度测评……”一串串数字背后,是省人大常委会高擎监督“利剑”,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提供保障的写照。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尊重代表权利就是尊重人民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维护代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权利,着力推动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大代表是人大常委会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对此感受尤为清晰深刻。

报告显示,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交付审议的28件代表议案、代表提出的708 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就业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养老服务、加强文物保护……这些议案建议关涉百姓生活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省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对部分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切实加强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效助推代表履职走到百姓心坎上。

如何持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辑赵建春代表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建议开展教育资源建设专项督查,对本届代表建议“回头看”,重点督办满意度不高、尚未得到很好处理的建议。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李向阳代表建议,可以聚焦代表履职相关法律法规和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组织开展代表培训活动,更好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过去一年,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人民生活改善、法治江苏建设等重点工作,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听完报告倍感振奋的宿迁市宿豫区二级巡视员袁昌华代表提出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看法,“建议将议案建议办理情况在省人代会上提交代表审议并开展满意度测评;上下联动推动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闭会期间代表工作。”

“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基本工作取向,紧紧围绕科技强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等重大事项依法履职。”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陈震宁代表说,“不仅如此,还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一事当前自觉做到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记在心、举过头顶、落到实处;始终坚持发挥各个层级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特质。”他相信,随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一定会呈现工作内容更务实、监督刚性更过硬、立法成果更丰硕、效率效能更强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成绩喜人、催人奋进、实事求是、亮点纷呈。”这些关键词频频从代表们审议发言中听到,充分反映出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成效显著、令人振奋!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发展大势一往无前。今年是本届省人大履职的最后一年,如何做好做实这一年的人大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林代表说,“新的一年,省人大常委会要在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上更加有力有效,对落实会议精神开展督促检查,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提升我省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代表们纷纷表示,新的一年要在省委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的带领下,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本届人大工作圆满收官。

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历史巨轮巍巍起航。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汲取奋进力量、汇聚强大合力。今年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让我们勇毅挑重担、踏浪向未来,奋力书写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精彩华章,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代表报告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38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4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公民与法治(2020年8期)2020-03-11 19:15:39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天津人大(2017年6期)2017-08-16 07:55:20
报告
南风窗(2016年26期)2016-12-24 21:48:09
报告
南风窗(2015年22期)2015-09-10 07:22:44
报告
南风窗(2015年7期)2015-04-03 0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