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天昊 孙泊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并在“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的总规模以及发展的速度都远远超过预期增长速度,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时代{1}。在此背景下,无论政策上,还是经济上都给青岛市体育产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但通常机遇也伴随着挑战{2}。青岛市在推进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化城市的进程中,要围绕建设国际休闲体育和海上运动知名城市的战略目标,突出自身区位、资源和品牌优势{3}。现阶段,体育产业SWOT分析法多被运用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青岛市体育产业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对青岛市体育产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并列出矩阵为青岛市体育产业战略发展提出建议。
该文以青岛市体育产业作为研究对象,SWOT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和威胁,通过数据调查分析,建立矩阵阵型进行排列,SWOT 矩阵中,S(strengths)、W(weaknesses)是内部因素,O(opportunities)、T(threats)是外部因素。并将其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该文采取SWOT分析方法,对青岛市体育产业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并根据青岛市的分析矩阵制定其发展战略、对策。
2.1.1 经济发展方面
根据青岛市级生产总值核算结果显示,2021 年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明显,同比增长18.0%,两年平均增长4.7%。其生产总值为3037.42 亿元,同比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16 亿元,同比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93.29 亿元,同比增长19.9%,两年平均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09.97亿元,同比增长17.4%,两年平均增长5.4%。一季度,经济继续稳步恢复,良好的经济态势不断巩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行业景气度回升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4}。有关经验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可以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且人民健康和生活也会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迅速发展,青岛市经济活跃,并在2017年就达到了万亿俱乐部的规模。目前,青岛市优质的经济条件,给体育产业带来了独特机遇。
2.1.2 体育产业品牌方面
随着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青岛市开始规划了更多的体育赛事,并努力朝向精品化发展,青岛市市政府与体育局政策方面给予足够的力度以保证青岛市体育赛事的发展,在2008年帆船赛后,青岛市提出了奥帆之都的发展观念,展现出了独特的城市定位。目前,青岛市共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个、示范项目3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4个、示范单位5个、示范项目3个,体育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9%,奥林匹克帆船中心连续三年被体育总局评为“十佳精品景区”,崂山100km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项目被体育总局评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体育彩票的收入居山东省首位,在“十三五”时期总销量达152.67亿元,募集公益金37.5亿元{5}。根据以上分析,青岛市体育产业正在逐渐规模化、产业化。在努力朝向体育产业国际大都市迈进,并已形成许多精品体育产业品牌。
2.2.1 体育制造业方面
近年来,国产品牌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李宁、安踏等体育制造业对于我国国民消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6}。虽然青岛市体育制造业在稳步发展,但青岛市没有龙头支柱性体育制造业,制造业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青岛市需要加强体育制造的发展,并提高体育服务业,从而最终提高青岛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目前,青岛市体育制造业处于相对薄弱的位置,青岛市需要立足于国内与国际市场要求,开拓青岛市体育产业市场,并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形成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全局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2.2.2 科技创新力度方面
先进的智能体育设备,可以加速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并有效促进体育消费,响应国务院政策需求。人们在智能体育设备中获得较为良好的消费体验,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体育的消费,这对于高新技术体育产业企业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满足创新需求,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但是从现在我国智能体育的发展来看,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从企业所在城市来看,目前智慧体育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政策扶持、对外开放、技术开发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为智慧体育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同时,这些城市也是国内智慧体育的主要消费市场,拥有庞大的消费人口和潜在消费数量{7}。目前,青岛市体育产业智能化方面,如在5G、VR、人工智能、“互联网+体育”等方面大力发展的趋势下,智能体育发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3.1 国家体育产业战略方面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2035年要把体育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目标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75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到2022年,青岛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750 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2%,体育产业实现规模化。青岛大力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并在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引领的大趋势下,青岛市将会实现体育产业新的突破。
2.4.1 国内体育产业方面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超一线城市体育产业已经取得飞速发展,与这些超一线城市相比,青岛市在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其中,深圳市著名体育产业近年来势头非常充足,诸如好家庭、中航健身会、观澜湖高尔夫球会等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深圳举办的国际、国内大赛的内容和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中国杯帆船赛、深圳国际马拉松、中国网球大奖赛、深圳国际元老网球巡回赛、ITF 网球系列赛等{8}。此外,深圳市正在努力打造海洋体育文化特色,与青岛市帆船之都的发展理念相吻合,如深圳海洋体育文化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青岛市帆船类体育产业形成一定的冲击,青岛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自生产业实力并正视差距。
2.4.2 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方面
国务院在2010 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鼓励多方投入,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多渠道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并要求各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9}。青岛市要结合发展需求培养一批体育经济人才队伍,要以提高体育经济管理水平人才为目标,了解体育业务,具备财务管理、市场运作、业务拓展和产业管理能力的团队,培养一支适应体育发展需要的体育经济人才队伍。争取在“十四五”时期做到校企合作,培养出大量体育业务规划、运营管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现今青岛市在体育复合型人才方面,不仅自身培养力度不足,且人才外流严重,青岛市内部培养模式应进一步改进提高,需要培养出体育复合型人才,并结合自身优势,吸引人才留下。
通过对青岛市发展体育产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进行总结,构建SWOT 分析矩阵对青岛市体育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并选出以下4 种组合发展类型(见表1)。青岛市应当结合自身的内部优势,正确处理内部劣势,并抓住外部机会以及应对外部威胁来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并综合运用这4 种战略去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的产业化与规模化水平,努力建设国际化体育都市。
表1 青岛市体育产业发展SWOT分析矩阵
目前,青岛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稳定,也有属于自身的体育品牌以及大型体育赛事,并且有国家体育产业战略引领,青岛市应当紧抓政策,充分抓住政策方向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经济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继续丰富青岛市自身的体育品牌,进一步打造“帆船之都”的城市体育品牌,并努力体育制造业,实现体育产业升级与转型,全方位提升自身体育产业的综合实力。
青岛市体育产业虽然已经实现了较大发展,但是在自身体育产业中,体育制造业不强,缺乏龙头企业,从而影响了青岛市体育产业结构。体育制造业有优势,能够促进青岛市体育消费,青岛市应当加快“放管服”,加快体育行业脱钩,给予体育制造业一定的活力,激发企业的积极性。青岛市应当重视体育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青岛市应当加大体育科研研发力度,增加科研经费,鼓励创新推动智能体育模块发展,紧跟时代潮流,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益。
青岛市要结合自身经济、地理位置、体育品牌多样、体育赛事丰富的优势,减少外部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丰富青岛市自身体育特色产业,稳扎稳打地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举办多元化体育赛事。同时,青岛市体育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应当借助青岛市高等院校,不断改进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出特有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其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满足一专多能的人才要求以及青岛市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青岛市应当继续克服自身劣势,合理应对其发展中的诸多挑战。克服体育制造业、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重视赛事的精品化以及智能体育发展,5G 和“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先进的体育产业机构进行沟通协作,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体育产业发展经验,积极应对国内外激烈的体育产业市场竞争以及体育产业的风险挑战,积极推动青岛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层面,青岛市在新冠疫情的艰难条件下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奥帆之都、足球名城、田径之乡等体育特色品牌,以及举办了丰富多样的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呈现稳定发展的局面。
在内部劣势层面,相比较国内著名的李宁、安踏等体育制造业,青岛市本土体育制造业的培养不足,其制造业偏弱,缺乏龙头企业、体育科技创新力度不够。
在外部机会层面,近年来体育产业愈发受到重视,青岛市的体育产业政策有国家体育产业战略引领支持,顺应了体育发展的大趋势。
在外部威胁方面,青岛市与国内外更加有优势的体育产业城市,有一定差距,并存在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外流等威胁。
青岛市体育产业发展必将带动山东省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并对山东省其他市具有模范带头作用,青岛市体育产业作为近年来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应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