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维娜
“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家长在拍手称赞的同时,内心又隐隐担忧: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减下来之后,教学质量会不会受到影响?学校层面为了提质增效,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精准布置作业、提供课后延时服务等,但对很多尝到抢跑甜头的家长,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够的。
学校作业少了,很多家长就会给孩子“加餐”:加作业、加卷子,甚至在小学三四年级就要开始让孩子背诵“小四门”。可是家长在学科教育上所有的“加”,都离不开重复训练、重复刷题这种低效的学习方式。在以前传统的考试模式下,这种方法或许还有用。但是新高考重思维、重能力、重情境、重价值观的导向,会让这种低效的学习逐渐丧失红利。
那么,“双减”后家长应该在什么地方着力呢?我认为,家长应该在阅读方面下功夫,增加亲子阅读的饱和度,特别是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应该懂得用经典作品阅读来填补他们的课后时间。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称之为经典作品。我想先从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以及孩子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这个问题说起。
对此,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潘·沃伦提出了几个理由:
1.我们喜欢它;
2.它包含着冲突——冲突正是生命的核心;
3.這些冲突把我们从每日沉闷的生活中唤醒;
4.它让我们流泪、欢笑、爱和憎,宣泄自己的情感;
5.我们希望它的故事能为我们如何生活提供线索;
6.它能缓解生活的压力,允许我们躲避到其他人的生活里。
罗伯特·潘·沃伦给出的回答,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儿童的阅读面当然应该是立体、多元的,但其中的核心必定就是文学作品。
那么,推荐给孩子的文学作品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耶鲁大学的文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教授终其一生都在试图解答的。他认为,用最实用的方法来说,阅读好书可以让他们长成对自己对他人而言都更有趣的人。只有通过变成一个对自己对他们而言都更有趣的人,一个人才能真正发展成独立和独特的自我。所以,一个孩子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体,看电视、玩游戏、听摇滚,是办不到的;只有在书的陪伴下,在威廉·布莱克或者A.E.豪斯曼的诗的陪伴下,在北欧神话的陪伴下,在柳林风声的陪伴下,他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
在布鲁姆教授为孩子开出的经典书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柳林风声》——“一本可以推荐给0~100岁的所有人的书。”
事实上,《柳林风声》也是我个人的最爱,尤其是配合E.H.谢波德的插画。格雷厄姆的文字也是完美的典范,而没有人比谢泼德更能捕捉那种小世界里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喜。
布鲁姆教授的书单中还包括路易斯·卡罗尔的所有作品(尤其是《镜中奇缘》)、爱德华·利尔的《荒唐书全集》、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儿童诗园》与《金银岛》、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以及A.A.米尔恩的《小熊维尼》。不难看出,大都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作品。现代作家中,他只推荐了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园》,认为其魅力不仅在绘画,在文字风格上也堪称大家。
传统童话他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以及北欧神话集。但他认为最适合孩子阅读的童话,乃是苏格兰诗人安德鲁·朗格改编的童话集。他的经典之作是《蓝色童话》,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很多童话集,总称为《格朗彩色童话集》。
吉卜林的《丛林之书》、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艾凡赫》,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及其续集《二十年后》,这些是他为年纪稍大、10岁以上的孩子推荐的。
布鲁姆教授称自己在15岁时热衷于阅读《基督山伯爵》、儒勒·凡尔纳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科幻小说、G.K.切斯特顿的推理小说以及《福尔摩斯探案集》,虽然他承认65岁重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时觉得文字并不那么好。
至于15岁以上的孩子,他认为应该阅读J.R.R.托尔金的《霍比特人》(虽然他认为《指环王》的文学价值被高估了,因为其道德训诫的意味太浓),另外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真实、感人,令人心酸,虽然也有令人不安的地方。
书单列完了,如何阅读呢?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父母在儿童早期阅读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
阅读引导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阅读的乐趣。不恰当的阅读引导方式对孩子的阅读学习有害无益,严重的还会毁掉孩子的阅读兴趣。重视阅读但是理念相对模糊的家长,更应该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让阅读成为孩子真正喜欢并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以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见到过的错误的阅读方式。
1.指读式阅读。很多家长在为孩子读绘本时,会自己指读或要求孩子指读,认为这样做对孩子的识字很有帮助,当孩子因为哪个字不认识而停顿的时候,大人可以迅速了解情况并给予相应帮助。其实,这种做法是为了一片树叶放弃了整个森林。
绘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故事的情节,更多在于会说故事的图画。孩子的形象思维在阅读中会被画面带动,然后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兴趣去寻找关注点,关注角色本身,关注颜色,关注大人注意不到的小细节、小温暖。这才是孩子的阅读,千万不要背离孩子的认知规律去执着于那几个字。
当然,如果孩子到了对识字感兴趣的年龄,他们有了强烈的识字意愿,家长就可以图文结合地和孩子一起玩识字游戏了。
2.考核式阅读。“这个小兔子是什么颜色的?”“树用英语怎么说?我才告诉过你的!”“这是什么植物?我们在哪儿见过”……从以上问题中不难看出家长们的迫切心态,大家都希望孩子从阅读中能立竿见影地知道一些知识。当我向一位朋友指出这个问题时,她一脸茫然地问我:“互动也不对吗?”
很遗憾,这样的互动是不必要的!阅读中,家长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将孩子原本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变成了考核式的学习。家长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老师的角色,把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定义为教与被教的关系。事实上,在阅读中,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体验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家长唯有摆正自己的心态,才能做一个更好的伴读者,而不是教读者。
3.摘抄式阅读。我见过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为以后的作文练习积累好词好句,要求孩子在读书时边读边记,遇到名人名言或优美的句子就摘抄下来。
阅读对写作的帮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阅读对孩子的帮助却不只有写作,它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等。在阅读中,为了一两句好词好句而不停打断阅读节奏,是十分可惜的。因为这种打断,会影响孩子连贯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叙事技巧,破坏了他们完整的阅读体验。
理想的状态是让孩子大量、广泛地阅读,从语言表达、格局、价值观等各方面影响他们,让那些语言、情感真正化为他的骨血,成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如果一定要摘抄,也请将摘抄放在阅读结束之后再进行。
4.讲道理式阅读。几乎所有的家长,包括我自己,都很难克制在阅读结束时问孩子:“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道理?媽妈希望你不要像……要向……学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结尾是否会让孩子不能自己去感受故事和判断是非呢?不爱穿袜子的皮皮,逃家的小兔子,光屁股的大卫,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卡梅拉,这些让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的角色难道还要家长摆出讲道理的架势去讲吗?如果最后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那作家为什么不直接讲?
其实,我们和孩子一起把故事演绎了,孩子的阅读就完成了。那些画蛇添足的总结,孩子听不懂的。中国现代著名书画家丰子恺曾经说过:“儿童往往能注意到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所以,我们自以为正确地总结和归纳对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限制。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已经被定型了,而孩子的思考和想象却是天马行空的。
5.过早独立式阅读。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阅读上养成依赖父母的心理,所以当孩子一学会拼音和少量汉字,就把书交给孩子,中断了陪伴和朗读。其实,即使孩子学会了很多汉字,也不宜让他们早早独立阅读。因为孩子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语言体系,那些汉字在他的眼中是独立的,即使一句话一个生字都没有,他读起来也可能是结结巴巴的,哪里还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永远不要把亲子共读当作任务,变成负担。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之内,在阳光之下,在家庭的温暖中,在阅读的陪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