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倾向不断涌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线教育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如何有效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注重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以课堂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中心,记录和研究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此方面的教育方法和方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实际的状况,设立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即通过组建心理健康教学小组的方式,让此小组实际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活动中,并结合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状况给予相应的评分,目的在于让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花心思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促进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
高职院校成立的心理咨询室等机构或组织,不能只是做做样子,滥竽充数。而是根据学校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切的落实该项工程的进行。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询问、咨询等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合适或者喜欢的交流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和学生的沟通,而且还可以避免学生会因为一些敏感问题而放弃交流咨询。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定期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及时地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相应的个人心理档案,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情况,而且对于一些心理存在异常的同学,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辅导和治疗。尤其是对于刚进校园的新生,一定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学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性不同,或多或少会产生抵触的情绪,通过该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新环境。
四、采用灵活的教育模式
高职学生心理咨询具有发展性与调适性的特点,所遵循的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教师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帮助学生找到调适心理问题的方法。因此,应采用灵活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落实上,教师可以采用隐性心理辅导和显性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即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灵活采用不同的心理辅导形式。针对一些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隐性的心理辅导方式,结合学生的性格,通过各种非直接性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比如在网络沟通、书信沟通等等,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直面沟通的尴尬,真正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吐露个人的心声。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性格较为活泼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显性的方式,以直接见面的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教师个人的语言、情感、态度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打动学生,让学生在感受教师的关注、关爱上,获得心理问题的解决,也让他们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方法,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高职院校构建相对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为后期心理健康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实例经验,促进整体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第一,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心理健康测试系统,让学生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个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让高校更为全面的了解本校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第二,学校可以构建相应的心理危机监护机制,即针对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各种形式的帮助(教师帮助、同学帮助),让学生真正在接受这些过程中,逐步消除个人的心理问题。第三,为了真正确保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效果,学校以及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回访,并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心理知识以及学习方式,让学生解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正确思维意识的形成,获得良好的心理教育效果。
六、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
建立与问题学生家庭的联系,让家庭赏识孩子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共同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家校沟通微信群、公众号发布等方式,让学生家长能及时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期间开展家访形式活动,为提高家访活动的针对性和精准化,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提前通过电话、网络(QQ、微信)、书信等方式,与家访学生及家长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学习表现、生活习惯等,通过送信息、访学情、听意见、促发展,达到关心关爱学生、教育激励学生、服务成就学生,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七、结语
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积极探讨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并努力的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当前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希望本文中所提到的观点和建议,能够帮助和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兹莹.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东方教育,2014(7).
作者简介:王迪(199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助教,工作单位:潍坊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