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分析

2022-03-03 17:55陈倩沙琳俞一飞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乡村振兴

陈倩 沙琳 俞一飞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原则,将农民放在主体位置,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振兴战略是重要的实施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核心举措。在该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新型农村建设要在策略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基础,配合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方针,采取有效的规划措施,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s forwar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griculture, puts farmers in the main position, and promotes the all-round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asis for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core measure for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hould innovate i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In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we should tak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s the basis, cooperate with various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issu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ake effective planning measures. This paper makes a relevant exposition and analysis.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New countryside; community planning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2.042

引言: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城乡统筹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建设任务。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是重要的建设载体,可以促进和谐农村的发展。在城镇和乡村共同发展的形势下,规划人员应该了解城乡发展的特点,将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作为建设目标,采用科学的规划手段,深入分析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村庄迁并规范等内容,积极建设基础设施,同时完善公共服务,使乡村社区更加完善,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作用。

1、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分析

在人民公社解体之后,乡镇政府逐步建立,农村地区的治理格局逐渐向“乡政村治”的方向发展,乡村治理也就随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在40多年的发展和治理下,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方式,引导农村居民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使村民参与到乡村的建设和管理中,结合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使乡村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规范的出台和完善,乡村自治有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村民委员会成为了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措施,并在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1]。从乡村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乡村治理水平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国家的深化改革,乡村治理也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一方面,要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处理围绕“三农”问题展开工作外,还要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使党在农村的地位、作用得到巩固和强化,促进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将村民自治改革试点作为重要的改革基础,根据试点的工作成果完善治理机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农村的环境、习俗、经济等条件各不相同,如果才有用单一的自治模式,则无法满足所有村庄的发展需求。所以,要加强自治试点的建设,由中央进行规划,在地方申报,通过多层审批之后,建立试点。此外,乡镇政府职能逐渐转变,基层政府有了更强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更全面的政策支持,在农业农村的建设上有了更大的飞跃和进步,为新时代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指導纲领,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使农村有更大的发展活力。在这个背景下,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对农村供给侧实施结构性改革,使粮食生产得到了稳定和优化,同时采用了“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更多渠道[2-4]。积极推动农村各个事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水电等基础设施问题,促进公路交通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标准构建新农村,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使年农村居民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背景下,农村社区规划也要随之改进和优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成果,采用科学的规划手段,为农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方向

2.1构建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合适的生产经营模式

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并且会对生产力产生影响,只有二者相互适应,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普遍实行土地流转或对责任生产之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与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相适应,从而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模比较大,会导致居住和生产距离过大,进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影响农村居民对社区规划的认可度。新农村社区应该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与现代生产经营模式相适应,对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合理划分。不仅要采用传统的总体划分方式,还要对生产力、生产带眷系数、耕地保障等因素进行分析,推测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人口需求,确保各个农村社区人偶数量比例分配合理。

2.2农村的建设及发展与城镇化质量有关

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先了解城镇化的特点,将城镇化作为基础,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对于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来说,更应该加强农村的建设、加快城镇化脚步。将二元结构打破,不再受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对城市就业人口的住房、社保、养老等问题进行改善,提供良好的福利制度,使城镇发挥引领作用,为农村居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好的条件,促进土地节约,推进城镇化建设。

2.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适合我国快速城镇化的需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快速上升的阶段中,要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就要认清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掌握区域性特点,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对社区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农村居民的意愿,重视动态管理,不能随意拆除旧房屋,应该合理规划,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也无法得到农村居民的认可。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城乡经济进行统筹规划,不仅要结合当地生态化环境、生活习惯,还要了解当地人文历史、风土民俗。尤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结合地形、地貌等条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保障乡村绿色、健康的发展[5-7]。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可以促进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为农村居民提供更挺好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包括厕所改建、道路修建、通水通电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乡镇发展有密切关系,可以促进我国城镇化速度,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2.4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发展速度、经济水平、自然环境等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已有条件进行合理利用,发挥集聚效应的作用。可以在城市外围构建绿环,为城市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县域农村中,社区规划应该结合自然环境、民俗风土、基础设施、经济水平等条件因素,对区位进行合理划分,确保交通的便捷性,使社区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应该为公共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应用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要采用规模化的经营方式,提升效益的同时,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要对空地、废地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要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结合农村地区的优势和风俗文化,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合理利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很多農村采用“互联网+农产品”的模式,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宣传农村旅游、销售农业产品,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和外来资金,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多条件。在社区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自身发展条件和区域特点发展各类产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为农村居民开辟更多获取收益的路径。

2.5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忌照抄照搬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具有新意,可以借鉴城市社区的规划经验,学习先进的规划和管理方法。但城市和乡村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完全积照抄照搬可能并不适合乡村发展,甚至会造成反效果。所以,应该采用合理的该机方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社区规划方法、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使社区规划符合乡村建设的需求和特点。尤其要加强合村并点工作,在迁并的过程中,要确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建设侧重点[8]。分析村庄在发展中面临的各项为,包括农业发展缓慢、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等等,这些地区的县市、乡镇往往正处在土地指标限制不明显的发展阶段。也有一些地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逐渐出现“农民上楼”的趋势。在进行社区规划之前,应该对农村发展现状、特征、显示来反映真实的诉求,确定是否需要迁并。确定之后,选择恰当的社区中心,并且做好去留选择。要严格把握刚性标准,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不能随意拆除。剩余村庄需要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的分析,确定去、留、迁、扩。

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发展前景

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农村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各项设施也随之完善,为社区规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发展的过程中,社区中心服务半径会不断扩大,社区功能也会更加完善。农村各项产业会为社区发展提供支撑力量,使社区规划得到更多保障[9]。为了促进社区规划,产业应该更倾向于农业、农村地区与工业、服务业的联动,建立一体化经济区与基地一体化农业园联合的模式,为大区域农业生产、乡镇农业生产、新农村社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条件支持。公共服务设施也要不断完善,在公共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应该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发展方式转型,促进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符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社区可以提供管理、卫生、商业等综合符合内容,就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市政等等。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社区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意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涵盖内容较多,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等方面都有影响。所以,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配置,促进服务均好性的实现。在实际规划的过程中,城乡未来空间架构逐渐向政策形成与实施工具的方向转变,规划成果也逐渐向政策法规的形式转变。虽然规划难度不高,但实践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可能影响决策者做出准确地判断。目前,应该将规划图和政策结合在一起,尤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学习城市规划的模式,应该结合新农村的特点,从制度、政策等方面入手。

要建立社区制,明确社区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其中,软件包括社区管理和社区认知两个方面。在建立社区制之后,无论硬件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将社区管理机制、机构作为建设基础,增强社区村民对社区建设的认同感以及在社区集体中的归属感。也就是说,根据规划确定合并在同一社区的村庄,行政上由同一个行政管理机构来管理,通过行政手段引导村民,使村民逐渐达成心理公式,在情感上也可以相互调和,进而形成足够的认同感。对社区进行筛选,选择条件较好的农村社区,包括城郊村社区、城中村社区等等,对此类社区进行重点推进和全面规划。农村地区本身就在不断地演變和发展,是从中心村、基层村到社区的过程。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城乡体系的构成部分都包括城市、乡镇、中心村和基层村,随着发展和建设,会逐渐形成城市、乡镇、近期实施社区和村落的结构模式,最后在远期发展和蓝图落实方面,会形成城市、乡镇、社区的模式,社区中会保留部分具有特色的村庄[10]。在“十二五”末期,我国已经达到了51.5%的城镇化率,也就是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拐点,城镇人口数量将超过农村人口数量,城乡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

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数量会超过15亿,城镇化率也会进一步提升,约为70%,但依旧有30%的农村,所以农村规划和建设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依旧有很大的影响。新农村社区规划可以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各类发展问题,有助于和谐农村的建设。应该更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等经营服务的打造,促进各个产业链之间的相互对接,并且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社交平台。尤其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乡村振兴目标更快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经济、环境极大地发展大的发展和改善,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社区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从制度、服务、设施等多个角度入手,坚持因地制宜、适应生产经营、学习先进经验等原则,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更多道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邱东梅,温惠斐.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潍坊市寿光侯镇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1(18):2.

[2]文雷,郭静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J].2021(2019-12):107-113.

[3]王淑婷.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山东省平阴县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1(8):2.

[4]何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价值工程,2020,39(12):2.

[5]曹丽媛,蒋薇,赵伟,等.传统与现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河北省大激店村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7.

[6]张峰.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规划研究[J].区域治理,2020(12):1.

[7]黄昕.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J].商业2.0(经济管理),2020(11):2.

[8]刘伟,笪丽芳.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2020,29(2):4.

[9]蒋杏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21(8):5.

[10]王俊.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J].2021(2019-7):44-49.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型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的策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策略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核算现状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