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寿龙
舞者(dancer),就是跳舞的人。作为职业,舞者就是以跳舞为生的人。对他们来说,跳舞是兴趣爱好,也是毕生追求。达到一定的境界,他们能够把肢体的动作化为语言,向世人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当然,达到职业水平之后,他们还可以以此为业,以此为生。其中的优秀舞者,还被称为舞蹈家,为世人所尊重。优秀的舞蹈家也可以是歌唱家,比如迈克尔·杰克逊,如果还能参与社会慈善活动,为天下的穷苦人代言,为他们募捐、帮助他们,又会成为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学者(learner),有时候还可以是学生,都是指好好学习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在中文世界里被叫作学生,有学习的天赋,从小成绩很好。他们长大了读硕士,读博士。还有人做博士后研究,在研究领域里坐数十年的冷板凳,读万卷书。他们读书、思考、写作,发表论文数百篇,著作等身。他们通过文字向世人贡献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他们以此为生,是专业的学者。他们也会参加社会活动,同样为世人所瞩目、所尊重。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政府政策,他们会贡献自己的学术见解。他们的学术贡献,不仅推动了学术的进步,还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经济学家,有些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社会上的人亲切地称他们为文化人,或者知识分子。
对舞者来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维持较高的专业水平,舞者还需要继续勤加练习。其实,学者也一样,三尺讲台一分钟,同样需要冷板凳上十年功。而作为知识分子,或者关心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经济学家,不仅要继续阅读文献、写作, 关注人类的历史、当下的现实,还要关注未来。舞者和学者的时间是自由的,他们基本上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一般不需要上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的班,但他们基本上都是起早贪黑,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甚至做梦都是在跳舞或者思考。
所以,专业舞者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要用来练习。而学者的时间也非常宝贵,他们平时的一举一动无不和专业有关。对学者来说,他们阅读经典著作,和过去的大学者对话;阅读当下的文献,和同行以及年轻学者对话;阅读报纸和网络新闻,和当前的政策制定者和行动者对话。即使他们在睡觉的时候,潜意识也会思考学术问题。他们在做梦的时候也会思考,可能还会和白天读到的内容对话。这是一种专业的生活秩序,也是一种专业的学术秩序,更是一种和人类历史秩序、当下秩序与未来秩序相互渗透的开放性秩序。这一开放性的秩序,关心人的日常生活秩序,对人性和生活有近距离的关切;关心人的政治秩序,对权力的运作有旁观者的清醒;关心人的市场秩序, 对企业家的行动有直观的認知和内在的迷茫。
现在,互联网短视频似乎正在改变一切。在快手和抖音里, 我们看到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去羽毛球馆“盘”大叔,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去大众乒乓球台“盘”兄弟,专业二胡高手去公园“盘” 喜欢二胡的大爷,以及职业钢琴家去上体验课“盘”钢琴老师, 等等。我们发现,这些职业高手平时默默无闻,可一旦从专业秩序走向大众秩序,在大众秩序的衬托下,就立即散发出专业水平的光芒。在这里,职业高手体会到了从专业秩序走向大众秩序的快乐,而大众秩序中的体育和音乐爱好者,则近距离体会到了专业秩序的超高水平。在专业秩序里“内卷”得几乎让专业窒息的状况下,走出专业秩序和走进大众秩序,可以说是互联网短视频时代提供的复活专业生机的秩序机会。可惜,我还没有看到职业舞蹈家去广场“盘”广场舞大妈和大爷。也许我看得太少了,我估计职业舞蹈家一到广场立即就会成为广场舞大妈、大爷的明星,还会吸引很多年轻人走向广场,舞蹈估计会在这里获取新的灵感和力量。
这一切,对于读书人也是一样的。读书人,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基本都是从高考秩序里出来的。高分者突出,进入名牌大学,一部分人继续读硕士和博士,然后成为职业学者。这个时候,大学里还有考试,但考试不再重要,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替代高考的分数,成为重要的成功指标。考核成功的人,成为职业的学者,在专业的科研和教学秩序里,继续打拼。
在短视频时代,可能也有职业学者开始通过短视频展现自己,但与专业运动员和音乐家相比,没有什么读书的大爷和大妈等着他们去“盘”。而且,业余读书秩序的缺乏,从秩序上说也几乎断了职业学者去大众读书秩序中展现专业力量的机会。
但是,职业学者没有这个机会,并不意味着读书人没有这个机会。其实,很多经济学家的著作,尤其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著作,一直是大众读书的焦点。我的微信里就有很多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读书群,其中的书友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既不为高考分数而读书,也不为发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而读书,只是出于纯粹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解决困惑的期待而读书。
在这些读书人中,有些人不仅会读书,而且会思考,同时还会写出一些文章。本书的作者吴主任,就是这样一位读书人。他是互联网工作者、媒体人、作家,在工作之余勤奋读书,勤于思考和写作,读书心得都发表在同名公众号“吴主任”上,抖音号“吴主任”近年来在读书领域也很有影响。他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基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等学者的思想写成的。
吴主任才思敏捷,写作的文章积攒起来已经集结成《青春大丈夫》《暗中观察》《在命运决定你之前》三本书,且拥有很多读者。现在我阅读的《形势比人强》,也是这样一部著作。这本书显然不是专业的学术著作,也不是职业学者写的论文集。本书是作者针对当今社会的很多热门话题,尤其是与思维相关的话题,结合职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分享了很多深入思考后的心得。
这样一本书,我想是值得很多人阅读的。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日常思考的快乐,还可以快速解决一些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拉近专业秩序和自身所处的日常读书秩序的距离,让自己早日领会职业经济学家的专业著作。对米塞斯和哈耶克这样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感兴趣的读者,从中可以受益无穷。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阅读这样一本书,也能受益良多。在这里,职业经济学家可以感觉到身处日常读书秩序的读书人对很多专业问题的理解和困惑。对于职业经济学家来说,这些理解和困惑可以避免很多专业资源的内耗的问题,让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有更多跨秩序的灵感。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尚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