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徐秋元 田帅
2018 年9 月,沭阳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沭阳县桑墟镇厚邱村发现一对古代石狮。据当地年长者反映,该地原有座寺庙叫“行香寺”,毁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火,这对石狮原位于寺院门前。根据《民国沭阳县志》记载,行香寺在厚镇集的东首,发现石狮子处是行香寺旧址当属无误。
行香寺遗址位于厚邱村东端,北邻东海县安峰镇,东临黄泥河支流厚镇河,南距沭阳县城约30 公里,其西为现代民居,现存面积约500 平方米。根据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资料可知,寺院遗址坐落在一处汉至南北朝时期聚落遗址(厚镇遗址,又称厚邱故城)之上。寺院遗址南部地表残留石狮2 座,东部被开挖的沟渠隔断,北部地表散落一些石质建筑构件,北部延伸至现代沟渠。
1949 年以来,厚邱村在道路建设、河渠整改过程中,对行香寺遗址有部分扰动。目前所见遗物包括2 座石狮、石质建筑构件及地表采集的部分标本。
其中一座石狮头部残缺,上面有两处方形凹槽,疑前人修补时所留。另一座石狮为蹲坐式样,身躯雕刻饱满,四肢短小而粗壮,双目硕大,呈向前远眺状,嘴呈龇牙状,蹋鼻。狮头顶部有蟾蜍背部“疙瘩”式样圆形凸起,脑后鬣毛为螺旋状。狮眉雕刻精细,在末端卷曲成螺旋状,双耳向后,耳部边缘也有鬣毛修饰。颈部系有项饰一条,胸前挂一响铃,项圈两侧挂有中国结样式的缨须。狮尾部下垂,侧放于左后肢。根据石狮的造型及装饰特征,可判定年代为元末明初时期。
厚邱村一对古代石狮
宋代素面小碗
“王”字款残瓷碗,年代大概为金末至元代
北宋莲瓣影青残瓷碗
北宋抄手形残陶砚
地表采集到的标本有1 件完整素面小碗,敞口,圆唇,斜腹,碗通体施青黄釉,布满小冰裂纹。圈足内凹,底部有4 个小支钉,其年代为宋代。1 件带字残瓷碗,敞口,圆唇,深腹,斜壁。圈足外撇,足底下垂。器外施白釉不及底,釉下化妆土护胎,器内满施白釉,釉下有铁锈旋线及铁锈装饰。碗内壁残留部分草叶纹,碗背面水侵痕迹明显。碗底内部有“王”字,字迹部分残缺。该碗与河北威县后郭、吉林双辽电厂贮灰场遗址出土的瓷碗类似,年代大体属于金末至元代。1 件残莲瓣影青瓷碗,高圈足,仅剩圈足及部分下腹。胎薄细腻洁白,通体施影青釉,釉色莹润,布满小冰裂纹,内壁残存3道凸弦纹。圈足内部无釉,有垫烧痕迹。该碗与镇江章岷墓出土的镶银扣影青瓷碗相似,年代属于北宋中期。1 件抄手形残陶砚,砚面倾斜为坡形,弧凸,前端较深作砚池,后端残缺,砚面留有墨痕。陶色为浅灰色,质地坚硬似石,砚背残留刻划纪年文字:“大观元年□□十日置□□墨池□□”字样,疑为寺庙僧人置地时用来修建墨池。可知该砚制作、使用于北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
根据上述采集到的标本年代分析,可知行香寺始建年代不早于北宋中期,不晚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带字瓷碗和石狮的年代表明该寺在元明时期一直沿用。清康熙七年(1668)的郯城大地震,沭阳地区受灾严重,“城阙崩,祠庙毁,官民无全舍,压死人无算,文庙独圣殿无恙,明伦堂及衙署斋房尽圮,地裂处沙涌水飞,深者数十丈”。从这些记载来看,行香寺应在此次地震中毁坏严重,现存被毁坏的石狮很可能与此次地震有关。民国时期,“七十二佛寺之首”的传说开始在沭阳地区广为流传,说明清康熙初年大地震后,该寺又经过重建,其规模进一步扩大。据村中年长者回忆,该寺在抗战前共有3 座大殿和东西廊房,战火使其毁坏殆尽,随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后一间厢房的毁坏,行香寺也被最终废弃。
行香寺自宋元至明清、民国时期,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区域佛寺之首,最终形成民间“七十二佛寺之首”的传说。那么,厚邱行香寺自宋代以来不断兴建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统计,北宋时期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152次,其下游的沭阳地区,水患灾害频发。《宋史》记载“县依沭水,乃职方氏所书‘浸曰沂、沭’者,故迹漫为污泽”。黄河改道后,沭阳地区水灾更加频繁。旱灾、蝗灾也是宋代至明清时期这一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
面对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古代政府主要采取赈济(有施粥、以工代赈、募饥民为兵)、调粟、减免赋税、鼓励民间救助等方式抗灾。北宋时期鬻卖度牒吸收资金救灾,也成为应对自然灾害、进行临时社会救济的措施之一。如熙宁二年(1069)四月,“降空名祠部五百道,付两浙转运司,令分赐本路曾经水灾及民田薄收州军,相度灾伤轻重,均其多寡,召人纳米或钱,以备赈济”;“元祐六年(1091)七月辛未,直拨见钱、度牒约计二十万贯,赈两浙水灾”;大观四年(1110)四月二日,“给降空名度牒二十道(度牒二百贯)赈荆湖北路去岁灾歉,推行赈济及召民入粟”。
设立漏泽园是北宋政府进行社会救济的另一创举。宋神宗“命僧主之”,并对负责此事的寺院和僧人给予鼓励,“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与紫衣;有紫衣,与师号,更使领事三年,愿复领者听之”。这种既给度牒又赐紫衣的办法,无疑会提升寺院参与漏泽园建设的积极性,得到僧人的拥护。至明代,设立漏泽园的做法仍沿用,史载明太祖“设漏泽园葬贫民”。
宋代设置居养院、安济坊用于社会救济的措施也被此后的元明清王朝所沿用。如明太祖“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明宣宗时,“建官舍以处流民,给粮以收弃婴,养济院穷民各注籍,无籍者收养蜡烛、幡竿二寺”。
清康熙年间沭阳县图,龙王庙位于县城东南部
上述这些灾后救济措施,都是在政府鼓励、支持各地佛寺参与下实现的。厚邱行香寺在宋元明清时期不断发展,应与其灾后参与社会救济有关。即灾后,行香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或主动参与社会救助,导致寺内僧侣人数增加,寺院规模扩大。
明清时期,自然灾害频发的苏北地区有着独特的灾害信仰。沭阳龙王庙“始于唐慈云阁古刹也,乾隆间开前沭河,改分水龙王庙是也。年久倒塌,经信士刘岩公募化重修一次,并无檀越。至嘉庆十年(1805)前,县林公龙光求雨有感见庙坍塌,捐廉重修草殿山门客屋,旗杆一对,立匾留名,经善士衍滨、周翁倡捐,绅商典铺钱六十千文重修南廊。至道光十二年(1832),庙宇倾圮,僧托钵五载改建瓦殿,装修神像。嘉庆十九年(1839),募化重修两廊,添建性善园、墙垣等处。同治元年(1862),修理整洁,血汗勤劳建盖,添置田亩,苦心创造,总为保护庙宇永久”。可见,由于自然灾害和所有社会群体的利益都密切相关,故有关神灵的祭祀、庙宇的修建得到了地方官员和士绅、商人以及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又如睢宁的龙神祠,“光绪十二年(1886)秋旱,知县侯绍瀛淘井祷之,旋即得雨,乃创建正祠三间,廊房三间,并置地二十亩以供香火”。当神灵满足人们愿望和要求时,民众往往会通过修建庙宇、重塑金身、隆重祭祀、迎神报赛等方式来感谢神灵。
沭阳厚邱行香寺是苏北地区重要的佛寺遗存,它的始建年代或追溯至北宋时期。宋元至明清时期,本地区自然灾害频发,该寺一直沿用,至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毁于战火前,它一直是本地区普通民众信仰表达的重要场所,对了解、探究古代苏北地区民间灾难信仰有着重要意义。据悉,现在每年春节期间,仍有不少村民自发到石狮旁烧纸、烧香,祈求家人平安、子女升学等,这应是本地区传统民间信仰的孑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