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世 刘 博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传播革命,麦克卢汉设想中的“地球村”已经变为现实,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际传播相关议题受到广泛关注,要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有效构建新的国际传播格局,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下功夫,更需要在实践上积极创新。访谈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深受观众喜爱的类型,如何扩大实践创新,也受到各方面的深刻关注。一方面,访谈类节目从传播内容上能有效对外展示本国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与国际形象,故而从传播形式来看,访谈类电视节目兼具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多种传播特点,能有效扩大受众覆盖面。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非虚构的文化艺术样式,访谈类电视节目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提升国家形象、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媒介。
如今,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构建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格局的进程中,如何让访谈类电视节目发挥关键作用,实现其自身发展与国际传播的融合,成为亟待讨论的重要议题。从全球市场的访谈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力来看,《吉米今夜秀》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与美誉度,可视作电视节目作为国际传播重要媒介的典型案例,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借鉴。
可供性也被译作示能性,由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首次在《生态学的视知觉取向》一书中提出。[1]可供性是一种关系或者倾向,用以描述“环境能够给行为者提供某些东西”的属性,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2],强调主体的主观感知与客观对象特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人的特定行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可供性探究的是人与技术物之间的交互关系。此前,已有学者从可供性理论出发,探究可供性(示能性)在音乐传播创新中的作用[3],而后,又有学者将可供性进一步在传播学领域拓展为媒体可供性,并总结为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移动可供性。[4]由此,从可供性理论出发为国际传播相关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传播实践中,访谈类电视节目的实践创新与国际传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可供性不断提升的过程。
《吉米今夜秀》 前身为《今夜秀》,是由NBC 于1954年创办的一档晚间谈话类节目,每集节目时长约50 分钟,由独白、嘉宾采访及乐队演唱三部分组成。2014年,吉米·法伦成为该节目主持人后,更名为《吉米今夜秀》,并取得优异的收视成绩,该节目因主持人与嘉宾间幽默灵活的互动以及主持人高超的全场把控技巧为观众熟知和喜爱,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英语访谈节目之一。
会话结构是访谈类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制度性安排,包括开端、本体、结尾,不同会话会因其功能和目的的不同,在开端、本体和结尾部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国内电视访谈节目的实践来看,一般多采取开场白式的开端,主要介绍嘉宾背景与访谈事件内容。比如,《杨澜访谈录》采取的介绍式开端,既告知嘉宾事迹也引起观众好奇,为接下来的访谈做好铺垫。从《吉米今夜秀》来看,其开端部分由主持人表演的单口喜剧为主,首先对热点事件等进行简要梳理,同时对话题进行介绍,并辅以诙谐幽默的评论,充分调动观众情绪。随即是幽默段子集锦,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期即将到场的嘉宾。缘此,节目的开端部分呈现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的多样化特征。
将访谈类电视节目视作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就不能忽视作为内容生产主体部分的本体的作用,“国际传播归根结底是影响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工作,传播主体就是文化使者”[5]。从《吉米今夜秀》来看,平均每期节目会邀请三位嘉宾到场进行访谈互动,这些嘉宾通常是各界名人,本身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文化底色。嘉宾的多元化也意味着会对节目带来很高的话题度与观众缘。同时,由于置于不同国族的文化语境之中,实现了增强互动、拉近距离、增添节目效果等目的,成为国际传播的生动素材。
国内的访谈类电视节目,比如《艺术人生》,在结尾部分多强调情感升华,呼应主题,以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进行总结,对于受众的反馈并不十分注重。《吉米今夜秀》则往往以现场表演作为结尾,乐队的演出既烘托现场气氛并且达到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效果,乐队表演并非是视觉与听觉的展现,情感的传递与身体知觉的调动是乐队表演对于节目效果实现的关键所在,表演式结尾互动性强,表演输出的是情感表达,观众互动体现的是情感响应。
访谈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如何最终取决于观众的评判,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对同一类型的节目做出客观评价? 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访谈节目本身可能存在多种解读,如何缔结不同评价与传播效果之间的通约性是重要议题。
众所周知,电视媒体是塑造意识认同的主流媒介载体[6],也是访谈类电视节目的重要传播渠道。但访谈类电视节目过分依赖电视媒体,容易导致受众窄化,不利于节目的传播。随着技术变革推动媒介变迁,互联网成为当下重要的连接性媒介,个体通过使用移动互联网实现了对电视节目观看的“实时在线”与“永久在线”,也就是说,《吉米今夜秀》的传播载体并不是限定于单一的电视媒体,还包括电视、手机、客户端等融合性媒介,节目内容的传播载体从固定的电视向移动的社交媒体转换,技术变革成为电视节目国际传播中的引导性力量。
技术变迁重塑媒介形态,同时也引起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等环节的再造。技术可供性在线上创造了虚拟的情感生活空间,使得虚拟化的网络生活成为主流,并且通过共同的情感空间 (对节目内容的认可)实现了不同受众基于节目内容偏好的聚合。早在2018年,《吉米今夜秀》 就已入驻全球短视频平台TikTok,吉米·法伦(Jimmy Fallon)在平台上发起名为“tumble weeding challenge”的在线挑战,吸引了千万用户参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受众基于同一主题产生互动,使得受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同时也加剧了受众对节目的情感能量聚集,这加快了《吉米今夜秀》的国际传播进程。
如今,我国许多档访谈节目也积极拥抱互联网,但所获得的反馈还都有所不足。从这一角度来看,《吉米今夜秀》对我国访谈类节目的借鉴意义也正在于此。
国际传播不仅要关注选择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内容适合传播,更要注重采取什么样的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实现访谈类电视节目的国际传播,最根本的是要寻求通过节目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情感结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传播语境中与相应的文化主体相结合。“就可供性对媒体的评估层面来看,可供性不是技术固有的潜力,而是激活特定群体的潜在能力。”[7]《吉米今夜秀》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广泛的关注度,究其原因除了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取得质量优势,同时也离不开其以社群为中心的传播路径。
比如,《吉米今夜秀》通过社群搭建了不同代际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一方面,节目所选择的嘉宾范围更广,横跨各界。对嘉宾的邀请与选择,实际上能够使节目的传播效果通过社交的连接得以衡量。另一方面,节目主持人作为访谈类节目的重要标识,对节目的传播与理念传递具有重要价值,吉米·法伦本人具备多重角色,幽默且擅长模仿,深受观众喜爱,《吉米今夜秀》以主持人命名,将节目与主持人自身个性相连接,在强调主持人重要性的同时,凭借主持人构建的情感社群,也积极提升了节目的社群可供性。
这一类的节目样式,与李诞在《脱口秀大会》的主持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国内的常规访谈节目还未能更好地做到情感性连接,从而导致这一类型的节目日益弱化,反而是各种真人秀节目日益博得观众眼球。
《吉米今夜秀》 最主要的成功策略不仅在于坚持内容为王,其根本在于抓住了情感这一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观众可通约的联结点,通过构建情感社群、建立情感纽带与培育情感受众等方式寻求节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并在技术驱动下生产与当地文化价值系统相契合的传播内容,以此实现节目的国际传播。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宜从可供性理论视角出发,改变国际传播中重内容轻形式、重信息轻媒介的传统观念,更加重视关注节目内容与技术支持及情感关怀之间的关系,从媒介融合与改革叙事方式等方面入手,为切实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开辟一条新路。
当前,移动终端逐渐成为用户接收信息与观看节目的主要传播媒介,融合媒体传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我们至少需要在三个方面实现融合思维提升。
一是加大传播人才的培养投入。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国内的访谈类电视节目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就必须注重语言与技术传播人才的培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就必须“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8]。
二是加大传播平台的建设投入。实现访谈类电视节目的国际传播,除了注重传播平台的建设,更要善于通过不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不同的传播平台的使用人数体现了平台的受欢迎程度,使用平台的过程隐含着平台建设者国家的文化习惯与使用规范,这是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内容,也是传播话语权的体现。
三是加大节目传播的制作投入。优质的内容访谈类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与国际传播的重要因素,从《吉米今夜秀》的节目制作来看,其对制作的投入不仅体现在画质上,更体现在新技术的应用层面,例如使用VR 技术进行现场 “你画我猜” 的游戏互动。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情感研究的革命”席卷了众多学科,尤其在人文学科中产生了重大影响。[9]透过《吉米今夜秀》的生产与消费环节来看,情感是调节两者关系的重要变量,激发和连接受众情感的重要条件便是情感的可供性。幽默戏谑的风格实现对观众情感的支持,平等日常的会话基于对嘉宾情感的认同,结尾的表演更是以一种欢乐、积极的情感因素获得全场的情感共鸣。而在节目的传播过程中,基于媒体平台的使用逻辑,对相同话题产生兴趣的用户更容易建立有关连接,形成有关节目的社群,这背后的逻辑是观众对节目的整体性情感认同。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电视人也在基于情感可供性的叙事方式变革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比如,湖北卫视2015年4月推出了一档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文化交流访谈节目——《非正式会谈》。该访谈节目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代表不同文化的中外青年共聚一堂,把中国青年普遍关心的话题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寻求多元的解答,“表现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冲突和碰撞”[10],“满足了观众的心绪转换需求、人际关系效用需求、自我确认需求和环境监测需求”,因此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1]
由此可见,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必须秉持人文主义的关怀态度,以人的发展、人的情感需求作为节目的发展半径,通过情感唤起的方式呈现节目效果。只有运用这样的叙事方式,才能突破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屏障,引起传播者所期望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