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田雨 郑赞赞 曹丽君
(潍坊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潍坊 261061)
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上考虑,其中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的总目标。2012年,临沭柳编凭借久远的传承与发展历史、高超而精湛的编织技术,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结合目前的调查研究发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在满足了传统柳编工艺基本的实用需求之外,越来越关注设计与创新性,因此临沭传统柳编工艺与现代社会发展“元素”结合的创新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柳编的起源与发展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随着人的意识的发展,人类祖先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借助初步掌握的编制方法,在从事采集作物的同时制作各种容器和包装物,采用有韧性的植物,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柳编产品。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用柳条编织的篮、筐。从奴隶社会到战国时期,柳编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了。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棬”。唐代,沧州(今河北沧州和山东宁津以北地区)柳箱已很著名。宋代,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品种主要有衣箱、笸箩、簸箕等。1960年以来,中国柳编工艺品进行出口,生产开始有了较大发展。农耕时代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决定了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传统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下,柳编贯穿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当地民众经常会自己或请艺人利用家中种植的杞柳条,来编筐、编斗,进行满足家用,有时他们也会用编好的筐、篓等到集市上卖来换取粮食、蔬菜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等。
柳编传统技艺是在人类长期的劳动生产与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在人们共同劳动的基础上,每件工艺品得到创作与流传。在现代社会,因为柳编极富含艺术性、个性化以及地方性的特点,很符合后现代消费的形态,逐渐形成规模性产业,作为商品在国际贸易上进行流通[1]。
山东临沭素有“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都”的称号,其柳编工艺发展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杞柳的栽种加工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明朝永乐年间,平常百姓主要将杞柳编织成逢年过节出门串亲戚的箢子、储藏粮食用的箱篓、簸箕、斗、升等工具,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由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柳编技术更多地应用于生活,其艺术价值远低于实用价值,更多人追求的是柳编产品的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柳编工艺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它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柳编工艺品的艺术价值更加明显起来,轻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1973年临沭县柳编制品实现了第一次出口,也打破了我国柳制品的出口空白。2008年,临沭县做出了全国柳编之都的名号,规划并建立了占地1000余亩的特色工艺品园区。2020年临沭县柳编全产业链实现产值已经高达176亿元。
世界柳编看中国,中国柳编看山东,山东柳编看临沭。临沭柳编工艺已经成为临沭县的名片,更成为山东的名片。全县已有柳编加工企业100多家,龙头企业15家,有自营出品权的条柳编企业40多家,临沭县的柳编工艺品远销国内外。据统计,2020年柳编工艺品出口额达到16.11亿元,占全国柳编出口的三分之一[2]。
柳编一直以来是临沭当地的传统副业,农民除了种地创收外,经常用编织箩筐来贴补家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和柳编手工业者成立了柳编作坊和工厂,逐渐形成了一种经济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当地普遍流传着“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年五年盖楼房”的口头禅,可见柳编已成为临沭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临沭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创新柳编工艺、开发新品、延长链条、做强电商等举措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还通过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出政策、建平台、送技术、建车间等措施,扩大了柳编产业的脱贫带动效应。
临沭柳编有着悠久的历史,体现了人类朴素的精神品质和审美观念,具有宝贵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要培养新一代青年人对传统柳编文化的认同感,并且通过不断加大柳编文化创新力度来满足时代发展新要求,不断推陈出新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弥补传统手工艺品外观的不足,在逐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的同时也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相关环保政策的推动下,低碳理念被当今社会群体所认可与接受,电力汽车、摩拜单车、购物布袋等绿色生活方式正慢慢成为时代的主流,
临沭柳编文化助力低碳生活理念的推广,柳编手工艺产品以天然材料为支撑,融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品理念,回归了艺术的质朴,推广柳编产品的使用有助于低碳生活理念的传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潮流趋势。
(1)柳编产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市场具有不稳定性
目前临沭全县柳编工艺制品的80%以上都靠出口外销,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强,国内市场狭窄。一是临沭柳编工艺的国内展览平台少,宣传力度小,导致柳编工艺品在国内知名度小,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少。二是柳编成品前期都是纯手工制作,耗时长,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柳编成品价格也不断升高,国内市场消费能力较弱,市场需求小。三是其他手工艺制品与柳编工艺品相比具有相对优势,如观赏性强、收藏价值高等,抢占了国内市场。
(2)从业结构老龄化,柳编产业发展潜力不足
柳编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柳编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当前,柳编产业的从业人员减少,柳编制作已然成为老弱、妇女等在家无聊时贴补家用的休闲活,大部分从业人员已趋于“老龄化”。由于柳编编织过程枯燥、利润较低,年轻人希望找到为迅速有效的方式增收致富,放弃了老旧技艺而选择外出打工,许多传统民间手艺逐渐淡出青年视线,柳编工艺出现传承危机。
(3)柳编企业规模较小,品牌意识较差
临沭县全县柳编企业数量达一百余家,但截至2019年,全县仅有1家柳编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3家柳编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缺乏规模大、整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及支撑。临沭柳编企业品牌意识较弱,截至目前,仅有少数企业注册了国际商标,大多数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国际销售渠道,只接收订单,贴牌生产,导致临沭柳编产品文化附加值较低,效益不高,柳编产业发展面临着品牌树立和规模化扩张等众多瓶颈。
(4)柳编企业缺乏专业化人才,创新开发能力偏弱
临沭柳编企业专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亟须提升,导致很多企业在战略制定、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规模扩张等方面存在空白,缺乏科学有效的营销方式,产品结构及经营范围单一,多数企业的发展振兴受到限制,仅有部分企业依靠自身创新实现了转型升级。
(1)国家宏观政策推动柳编产品新发展
近年来,政府刺激内需政策的逐渐显现,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针下,柳编工艺品面临巨大的市场投资机遇,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了支持企业探索开拓国内市场的新方法、新思路,临沭县积极开展转内销业务,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柳编产品带来了新机遇。临沭县政府组织开展‘外贸优品进商超’以及柳博会等系列活动,通过搭建内贸流通平台的方式,让柳编产品实现在国内市场的‘爆炸式’营销。同时,指导外贸企业参加各类会展,向会展公司争取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争取补助资金,有效调动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积极性。
(2)互联网为柳编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兴起,破解了临沭柳编多年的国内市场开拓难的难题。柳编企业可以通过淘宝、京东等第三方零售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等网络零售终端。同时,临沭县组织实施“百名网红进百企”活动,支持出口企业对接电商直播平台,与网红团队开展深度合作,运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目前,“百名网红进百企”活动已在县内全面铺开,多家外贸企业已运用直播平台,邀请网红直播带货开展内销,发展势头良好。
为了推动柳编工艺的发展创新,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着力构建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电商体系,建立体系完善的柳编电商店、柳编电子商务园和柳编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扩宽柳编销售渠道,让柳编具有更大的知名度。同时,要做好电商培训和宣传工作,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专家理论讲解与能人现身说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电商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本地优秀电商人才和电商队伍,提高运营能力,提升电商企业客户流量转化率,形成更好的销售业绩,真正做到让个体农户会运营,让产业队伍运营好。
只有打造属于临沭柳编的独特品牌,才能更快地促进其发展。一是通过举办“临沭柳编工艺博览会”“临沭柳交会”“临沭柳编文化节”,突出柳编制品生态、时尚、绿色的特色,深入挖掘柳编文化,丰富柳编文化内涵,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不断扩大柳编区域平台影响力,打造品牌文化效应,提升产业的知名度。二是相关部门可以在“中国柳编之都”称号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临沂杞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努力扩大品牌效应,打造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三是充分利用沂蒙山旅游文化的发展,发挥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作用,深化柳编文化内涵,提高影响力。
柳编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现如今从业人员减少,从业结构老龄化,缺乏专业化人才。改变这种情形,一是政府和相关企业要积极与高校取得联系,与高校进行合作,充分利用校内技术资源,在高校内培养高素质的柳编工艺技术人才,提高专业化水平。二是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吸引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青年加入柳编复兴队伍,改善从业结构老龄化问题,同时以资金为基础,增加创新的科研投入,合理科学地设置专门的创新培训资金,让企业的工作人员去外地考察学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扩宽编织技法,向新技法和多技法复合应用方面拓展,聘请艺术家指导设计,创新柳编的编法种类。
为助力柳编形成产业集群化,一是由政府牵头出资,村干部广泛发动群众响应,加快传统技艺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积极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改善种植方法,引进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效率,推动杞柳的规模化种植发展。二是政府要制定科学的宏观政策,做好柳编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推动形成可以起领导作用的企业,从而实现以强带弱,对于小企业和劣势企业可以采取兼并与收购,形成规模化生产。三是加强政府、企业、个人的三方沟通,建立利于发展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集中使用,使柳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稳中向好。
民间传统工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习惯,是各自地域内世代相传的特色文化“名片”。山东临沭柳编作为沂蒙山区特色的传统编织工艺,必须充分利用临沭柳编特色打造的“中国柳编之都”区域文化品牌,以柳条种植为基础,以柳编产业为支撑,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结合沂蒙红色文化、沭河景观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促进临沭柳编新旧动能的转换,充分展现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的时代价值,使传统工艺编织在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