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雕刻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02 00:02郑雪萍
新课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葫芦雕刻美术

郑雪萍

(临夏市第五中学,甘肃 临夏)

葫芦作为中国优秀艺术文化中的吉祥物之一,在古代传说中具有一定的神奇色彩,且谐音“福禄”,具有美好的寓意。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民族风格的葫芦雕刻艺术应用于美术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探究该艺术的应用教学是必要的。

一、基于原材料开展葫芦雕刻艺术知识教学

初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动手能力,但是初中学校场地普遍有限,供美术教学开展的空间较为狭小,而雕刻艺术本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为了使学生珍惜雕刻材料,美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准备葫芦,或是直接选择学校草坪种植葫芦,这一环节需要校方的支持。一方面让学生体验葫芦种植的快乐,另一方面完善美术教学过程,从种植开始让学生提高对葫芦雕刻艺术的重视程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另外,这项工作最好在学期初就展开,从而保证后期教学工作中有原始材料可以使用。

在寻找原材料后,教师应面向学生开展葫芦雕刻艺术知识的教学,讲解该艺术的背景、起源以及制作方法。一般情况下,雕刻艺术主要用来体现传统书画,传达一定的表征意义,寄托人的美好期望。雕刻艺术起源于清代,发展时间几百年。一开始,花草是葫芦上主要雕刻的内容,且葫芦往往没有去皮,所以一般仅供自己玩赏,直至“中华民国”时期,葫芦雕刻艺术发展,雕刻内容丰富至脸谱和人物,葫芦去皮成为大趋势。在后续相关玩赏家的研究和摸索下,逐渐形成系统的葫芦雕刻艺术,相较于以往的针刻,逐渐发展为针、刀并用。针对这些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比如,使用图片展示葫芦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运用视频展现雕刻片段等,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立体葫芦雕刻艺术概念和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便于其后续亲自动手雕刻。

二、以葫芦雕刻艺术为基础开发美术课程

葫芦雕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因此,在将其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时,最好将其纳入美学课程体系,结合教学目标与任务开发相关课程,同时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将葫芦雕刻艺术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美术教学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新课改中也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课程自主权的内容,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可以结合葫芦雕刻艺术设计特色课程,从而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美术教学中。

立足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完善,开发以葫芦雕刻艺术为基础的拓展型美术课程,利用此类课程的开放性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通过落实葫芦雕刻艺术拓展型课程,可以完善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渠道,并使其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其尊重、爱上民间艺术,同时,促进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艺术思维的发展。比如,选择几个主题要求学生自主雕刻,并附上雕刻理由、灵感等说明性文字,之后将其陈列于校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筹建一个简单的陈列馆,供学校师生欣赏。通过最初的种植体验到之后的创作展示,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葫芦雕刻艺术的学习和实践兴趣,并从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而陈列馆还能够提升学校的艺术水平,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促进美术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三、结合校园文化实现葫芦雕刻艺术的延伸应用

由于艺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可以将美术教学中的葫芦雕刻艺术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整合,以此提升校园文化的艺术内涵,在这一氛围下,葫芦雕刻艺术可以实现美术教学的全覆盖,甚至延伸至其他课程,并由葫芦这一具体事物串联起来,比如,种葫芦—雕刻葫芦—画葫芦—写葫芦等,真正在美术教学中挖掘葫芦雕刻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成为学校的特色教学内容和文化。在创建葫芦文化时,美术教师可以开展“葫芦的一生”绘画活动,使学生掌握葫芦的种植、生长、使用等流程,认识到劳动实践的价值,挖掘葫芦文化,提升艺术审美水平,锻炼创新意识与能力,甚至带动学生主动挖掘葫芦雕刻艺术中的其他价值与内涵,在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综上所述,葫芦雕刻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特色内涵,因此,在将其应用于美术教学时,应保证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从而认真参与实践活动,尊重民间艺术,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与能力。

猜你喜欢
葫芦雕刻美术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宝葫芦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