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3-02 02:09高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高铭

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老年代谢性疾病,主要由骨组织量减少或结构退化所致,不仅导致患者出现腰、背、腿、关节处疼痛,还会增加患者的骨折风险[1]。若未予以骨质疏松患者及时的治疗,随着病情的恶化发展,会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使得患者的脊柱形状发生异常改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被运用到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当中,具备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优势[3]。但有关研究认为,与经皮体椎体成形术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矫正患者Cobb 角方面疗效更为确切。基于此,本文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47 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期分析最佳的治疗方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47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24 例)及实验组(23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4∶10;年龄62~85 岁,平均年龄(70.11±4.97)岁。实验组男女比例12∶11;年龄61~86 岁,平均年龄(70.42±5.2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①均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标准;②均知情同意;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5]:①精神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手术禁忌证者;④其他部位骨折者;⑤不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建立静脉通路后予以患者全身麻醉,仰卧体位,常规消毒,C 臂机确认病变椎体,经皮穿刺到达椎体1/3 处,拔出枕芯,X 线引导下注入骨水泥,并密切观察是否有渗漏情况发生,水泥硬化后拔出穿刺针,压迫2~3 min。实验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建立静脉通路后予以患者全身麻醉,仰卧体位,常规消毒,C 臂机确认病变椎体,经皮穿刺到达椎体1/3 处,注入工作套管建立椎体通道,置入扩张球,抬高椎体终板至正常高度后取出球囊,骨水泥填充靶椎体。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根据Macnab 标准进行判定:治疗后,患者椎体功能接近正常水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椎体功能有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椎体功能改善不明显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包括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③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骨水泥渗漏、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④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及Cobb 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21,P=0.0236<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对比 实验组愈合时间(35.14±5.21)d、住院时间(4.14±0.36)d 短于对照组的(46.14±6.01)、(5.10±0.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22、13.0492,P=0.0000、0.0000<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对比(,d)

表2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对比(,d)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 例(4.35%)、切口感染1 例(4.35%);对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4 例(16.67%),神经损伤2 例(8.33%),切口感染2 例(8.3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70%(2/23)低于对照组的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63,P=0.0391<0.05)。

2.4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手术时间(39.14±4.21)min 长于对照组的(28.14±3.01)min,骨水泥灌注量(4.14±1.36)ml 少于对照组的(5.10±1.02)ml,Cobb 角(7.52±2.25)°小于对照组的(9.85±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85、2.7454、2.8681,P=0.0000、0.0087、0.0063<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有着发病因素复杂的特征,主要由骨组织量减少或结构退化所致,若患者未及时治疗,会引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当患者并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后,不仅会影响脊柱稳定性及生物力学结构特性,还会导致椎体高度丢失及椎体曲度异常,从而引起强烈的疼痛感,引发患者不适,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8]。虽然保守治疗的方式能够帮助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抑制病情的发展,但保守治疗缺乏对患者疼痛缓解的作用,且并发症较多,因此手术仍旧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首选方式之一[9,10]。人工椎体置换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是传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大,患者耐受度低,疗效欠缺的缺陷,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1,12]。随着微创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已取代了传统术式治疗,被应用到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当中,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学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刺入患者的病变椎体内,并以骨水泥灌注,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椎体稳定度及力学强度的目的,能够帮助患者抑制病情的发展,缓解疼痛症状。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则是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改良微创术式,该种手术方式通过扩张囊球置入病变椎体,能够使椎体获得理想复位,从而提高Cobb矫正程度,将椎体抬升至正常高度,降低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可能性,有利于患者改善后凸畸形。此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还具备减少骨水泥灌注渗漏的优势,能够增加椎体稳定性,减少手术过程对患者神经根的刺激,抑制患者的炎症发展,不仅能够提高镇痛效果,还能够减少骨水泥灌注量,促进患者的快速愈合,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本文论述可知,实验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旭海等[13]研究结论相近,证实了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本文实验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彭松林等[14]研究结论相近,证实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可帮助患者有效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