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学生黑土保护意识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2-03-02 10:16郭弘扬董姝娜余宇芬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黑土保护意识吉林省

郭弘扬,董姝娜,余宇芬

黑土是一种具有肥力高、质地疏松、适合农耕等特点的土壤。其形成过程极其缓慢,是宝贵的土壤资源。世界三大黑土区——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中,只有东北平原需要一边耕作一边保护,利用强度更大,保护要求更高。位于东北平原的吉林省,其部分地区为典型的黑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地。然而人们长期以来高强度、大规模地开垦黑土,导致黑土保护面临诸多问题。初中生对于黑土保护存在的问题不甚了解,而乡土地理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拉近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有一定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吉林省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学生黑土保护意识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黑土保护意识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一、培养初中生黑土保护意识的必要性

(一)国家重视黑土保护。我国对东北地区黑土保护与利用尤为重视。2015至2016年国家大力开展并不断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规模,农业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 年)》,把“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减缓黑土层流失”作为重点工作。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黑土地进行考察,表示东北黑土区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目前有着高产丰产的好景气,但同时存在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2021 年吉林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每年7 月22 日确定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以此作为推进全省黑土地保护任务的重要载体。

(二)吉林省黑土资源流失严重。东北地区的黑土是一笔自然界用超过两万年的时间积攒的财富。以前的黑土地被厚实的黑色腐殖质覆盖着,但近些年由于人们对黑土的保护意识不足,长期超负荷利用且不懂得养用结合,导致吉林省黑土条件恶化和损失的情形迅速加重。目前吉林省黑土每年平均流失三毫米至七毫米厚的表层土壤,耕地的犁底层深度已由20 世纪80 年代的20 厘米左右下降到13 厘米,可耕作能力下降十分迅速,面临着黑土资源流失严重的问题。

(三)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强调对学生黑土保护意识的培养。从2017 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相应编写的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2019 年版)的内容可以看到增加了“土壤”这一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从土壤剖面、质地等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结构、种类及其形成因素。能够看出土壤的利用和保护在地理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仅是高中,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版)中对土地保护的培养也有明确的要求,且土地保护方面的内容更多是通过乡土地理进行教学。课标表示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乡土地理协助学生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增强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保护土地的情感。对于吉林省乡土地理教学中土地保护的内容来说,黑土是典型代表。因此在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黑土保护意识是有意义的。

二、初中生黑土保护意识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吉林省初中生黑土保护意识现状,笔者于2021 年5 月对吉林省长春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 份,回收率95.3%)。同时对吉林省10 余名一线初中地理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对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初中黑土保护意识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获取教学资源渠道单一。教师作为教学中教的角色,应对所教内容有充分的认知。在对一线地理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面对“您对黑土的价值和分布是否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这一问题,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给予的反馈结果为:对黑土的价值及其分布都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于“您在备课时会通过哪些渠道获取黑土相关的教学资源?”这个问题,接受访谈的地理教师均表示获取黑土教学资源的渠道仅仅是互联网,并且获得的教学资源一般不具有时效性。

(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的桥梁与中介,是教学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教师达成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即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直观的表现。面对“您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是否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吉林省黑土保护相关内容?”这一问题,教师均表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会对黑土的耕作性能及黑土保护知识进行讲解。但对于“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哪些教学方法对黑土保护知识进行教学?”这一问题,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明确表示由于传统地理课堂的限制及升学压力等原因,教学中通常只运用讲授法,很少涉及其他教学方法。在访谈结尾个别教师表达出地理教学中缺少带领初中生进行黑土实地考察的遗憾。

(三)学生缺少自主获取黑土知识的途径。信息获取能力是人们通过人际交往或者媒体传播等途径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具有差异性,因此获取所需要的知识途径也不尽相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吉林省初中生获取黑土知识的渠道较单一。当被问到“你平时对黑土的了解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的?”,61%的学生选择的是“课堂学习”,23%和12%的学生选择“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从问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初中生掌握的黑土相关知识都是通过课堂中教师讲授所得。少数初中生拥有从课外获取黑土相关知识的能力和途径。对于“在学习吉林省黑土保护知识时你最喜欢或最希望开展的形式是?”这一问题,97%的学生选择“研学旅行(野外考察)”,35%的学生选择了“社团培训”或“校本课程”。从这两个问题的数据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十分渴望在学习黑土保护知识时能有除传统地理课堂教学外的其他教学形式。研学旅行更重于让学生体验真实生活中的地理,有利于改变学校教育中“圈养”的教学模式,这也是学生更喜欢研学旅行教学形式的重要原因。

(四)学生黑土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要想学生对黑土拥有保护意识,首先应对黑土具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你认为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的土壤属于哪种类型?”“你认为黑土是否是一种资源?”“你是否了解什么是黑土及其分布?”这几个问题对吉林省初中生有关黑土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黑土都有一定的了解。

图1 是否了解黑土及其分布

图2 是否了解土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但在调查中,当被问到“你是否了解什么是黑土及其分布?”时,53%的学生选择了“大致了解”,17%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对于“是否参与过保护黑土的有关活动?”这一问题,表示“参与过”的人数仅有20%,其中大多数学生是参与过学校举办的有关黑土保护的宣传活动或国家土地日宣传活动。80%表示“没参与过”的学生中大多数认为在学校或者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活动,他们认为黑土保护活动对自己的学习没有益处,少部分学生则是对此类活动没有兴趣,因此没有参与过。对于“你是否了解土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个问题,58%学生选择“不了解”,仅有5%的学生选择“十分了解”。尽管吉林省初中生对黑土都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黑土的保护意识却存在明显差异且相对薄弱,这可能与学生平时生活中黑土保护活动的参与度不同有关。

三、培养初中生黑土保护意识的教学策略

初中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黑土保护意识关系到今后黑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土安全,提高初中生的黑土保护意识刻不容缓。面对以上初中生黑土保护意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培养初中生黑土保护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积极拓展获取黑土保护的教学资源。通过对一线地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地理教师自身对黑土保护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由于教学进度和升学压力等原因,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能详细地向学生讲授黑土保护的有关内容,大多数有关黑土保护的教学内容常常一带而过。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支持教学任务。而大部分地理教师掌握的黑土保护教学资源的来源都是多年前的信息,与时代不符,具有“时差”。教学内容的来源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考试大纲、试卷等。因此一线地理教师在进行黑土知识讲授之前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搜集黑土保护的教学资源。例如:2021 年5 月20 日,自然资源部通报黑龙江省五常市盗采泥炭黑土事件,盗采者以改造土为名盗采泥炭黑土,所涉耕地143.15 亩(永久基本农田90.07 亩)。教师应及时关注这类黑土盗采事件,将其作为教学资源融入地理课堂上的黑土保护教学中。而对于乡土地理教学,教师更需要先于、多于学生了解所生活地区的黑土保护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有效整合相关内容。中学地理教学形式多样,但大部分地理教学依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地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地理教师需要考虑初中生当前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学会整合地理教材中分散的有关黑土保护内容,能够系统地归纳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结合地方特色从多维度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建立适合培养吉林省初中生黑土保护意识的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这一节,在讲授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讲授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拥有面积广大的黑土区,黑土区奠定了美国农业种植的基础。这是学生在初中地理教材中首次接触黑土这一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向学生介绍世界三大黑土区,其余两个地区分别是欧洲的乌克兰平原和我国的东北平原,由此使学生对黑土在农业方面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这一节内容是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黑土保护意识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吉林省黑土保护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吉林省黑土保护的资料及相关政策,探寻吉林省黑土保护目前面临的问题,课堂中学生共同探讨并提出合理利用黑土以及保护黑土的对策。掌握黑土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节内容更是直接对应着吉林省的乡土地理教学。在讲授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内容时教师要明确吉林省黑土的范围、黑土的耕地作用、黑土保护的重要性及策略。同时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对黑土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黑土保护知识的途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表示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了解黑土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与黑土保护的密切联系,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从书籍、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查阅、参考与黑土保护知识相关的资料,了解吉林省黑土的利用及保护现状,培养学生保护土地、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黑土保护知识的途径,学校可定期开展科普活动,把黑土保护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讨论黑土保护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利用板报设计、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在学生中大力开展黑土保护的宣传活动。结合国际、国家环境日,确定学校的土地教育主题活动。例如每年的6月25 日是“全国土地日”,7 月22 日是“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开展“珍惜黑土,节约用地”活动。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与黑土保护相关的节日来进行宣传教育,加强学生的黑土保护意识,了解土地与环境的关系,关注身边的土地资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地协调观。

(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黑土保护意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提出鼓励学生走访调研,倡导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如今地理教学对中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培养要求。学习过程是一种体验、学习、建构、感悟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教学条件,让学生有“在场”的认知,而地理实践活动正是这种教学条件的首选教学方式。地理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体验并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黑土保护教学的地理实践方面,教师可利用假期或者周末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对吉林省不同地区的黑土景观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切身感受黑土的利用现状,如农田、工厂、道路用地等,并做相关记录。发现吉林省黑土利用及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黑土利用及保护存在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土,大地吐生万物的介质。黑土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用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均有重要的作用。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吉林省黑土的保护意识,渗透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合理利用黑土、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人地协调观念。

猜你喜欢
黑土保护意识吉林省
我国将对黑土耕地“建档保护”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如何打击盗土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