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庆
2020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制定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评价原则。旨在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和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创新是我国科技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原动力。建国初期,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除了靠无私奉献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外,最重要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科技创新;新时代我们引以为傲的高铁技术、探月工程实现“绕、停、回”靠的是创新;2020 年我国实现经济正增长,得益于依靠创新实现疫情的精准防控。但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在创新方面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仍存在许多“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亟需突破,比如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创新。
其实,我国一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谋划“十四五”发展路径时,仍然把创新放在首位。因此,创新仍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那么新时代的高校应在创新战略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高校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据有关统计,70%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来自大学。[1]一方面高校科研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汇集了大量精英人才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创新的后续动力。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创新能否持续。因此,高校理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求,支撑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承担起创新主体的责任。
对大学进行排名一方面可以帮助高校发现问题,有针对地提升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高校片面追求影响排名的指标,偏离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价值。[2]毕竟,排名不仅会影响短期的招生、就业,还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分配。[3]例如,某省规定如果高校进入全国排名前100 名,则可每年获得一亿元资金支持。另外,高校还需面对学科评估、争取“双一流”建设高校等诸多压力。在这个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且可以直接量化的指标似乎只能是论文、项目、帽子的数量,而大学发展理念、办学特色、大学文化等却无法被衡量,无法作为直接的依据。因此,许多高校倾向于追求影响排名和评估的指标的显性成果,忽视创新在学校办学质量和长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高校片面追求显性指标的后果是导致现有制度无法保证创新落地、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无法支撑创新教育的开展。由于学校政策导向问题,创新教育的制度建设滞后,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得不到培养方案的支撑。一种现象是一批知识体系陈旧的课程仍未被淘汰,而另一种极端现象则是跟风开设一些“时髦”课程。其结果是创新教育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被弱化。其次,全面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需借助课程体系改革,但从现实看,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相应创新能力和素养要求的现象普遍存在。
高校对影响排名和评估的指标的追求最终将转化成对教师的考核。高校教师,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受困于各类考核和职称晋级。教师很难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投入到创新研究中,要潜下心来做一些突破性的或基础研究也不现实。其结果是教师往往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方式,什么容易出成果就做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已经是世界论文发表第二大国家,但论文质量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的原因。某些高校对绩效的要求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导致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2]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在授课过程中自然也不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停留在知识点的讲解阶段,难以转化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的实验课大多是重复性实验,考试侧重于机械性、记忆性知识的考核等[3],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参与,创新教育的深度和受益面都无法保证。[2]此外,许多教师虽然学历高,但没有创新实践经历,缺少工程项目建设经验,并不能完全胜任创新指导教师的角色。[5]
许多高校把创新教育和专业课教学拆分开来,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覆盖面小和专业优势未能完全发挥等问题。其次,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多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考核,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引导学生综合多门课程的知识并实现创新能力的转化。[6]
部分高校的创新教育也只依托于某个教学单位或行政部门实施,这就容易造成创新教育的学生参与度和覆盖面难以保证的问题。[4]创新活动的开展也只停留在搞创新培训班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层面,而最终只有少数学生参加。另外,组织形式导致素养培养弱化。开展创新培训班使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往往接受的是同质化的创新教育,从而难以发挥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专业优势。[2]
解决学校层面创新无法实施的困境,首先需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改变教育评价导向。尤其需要改变直接关系到高校资源分配的评价体系。例如,学科评估、“双一流”高校建设等。这些评价体系需要有合理的考核指标,既能关注区分度,又不过度量化评价指标。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正在逐渐展开。2020年10月,教育部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制定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评价原则。2020 年8 月,教育部也指出学科评估中,不会将SCI、ESI 等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这正是高校将创新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提升办学品位的机遇,也是高校的创新主体角色重塑的机遇。高校正可借教育评价改革的东风,激发师生创新热情、锐意进取,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要实现高校的创新主体角色的重塑,发挥高校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只有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和振兴的战略位置,才能建立相应的制度导向并保证创新落地生根和有序开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新的全过程都需要与之配套的制度支撑。只有将创新纳入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才能从根本上约束和规范创新的开展,才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学校创新发展之路。只有学校层面改革教师的考核和职称晋升机制,才能将教师从论文、项目数量指标的考核中解脱出来,鼓励教师做突破性研究和创新性研究,鼓励教师为解决重大社会需求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问题做出贡献。为教师创新提供自然探索的空间。只有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和配套的教学改革措施,才能保证创新能力培养的覆盖面和效果,才能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的教授和考核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彻底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面,高校需根据所在学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调整专业布局、设置课程体系并配备相关师资。改变现有的考核和晋升系统,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分类、区分考核。也可尝试采用弹性考核机制,只要几年内有一项有影响的成果即可。或者以成果形式申报,整理归类,有利于教师在某个研究方向持续、深入地研究,做出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着重考核教师代表成果的质量和学术贡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贡献,服务地方的创新性成果和成果转化情况。
学校层面导向是创新落地的根本,而发挥教师的创新主导作用和配套的保障措施是创新开展的关键。为此,我们构建了以高校内生动力和导向驱动、教师主导和平台保障的高校创新主体角色重塑策略。如图1 所示,高校内生动力和导向驱动是根本,教师主导和平台保障是创新开展的两条主线。
图1 高校的创新主体角色重塑
学校层面改革面向教师的评价体系,可使教师从考核和晋升压力中解脱出来。教师得以聚焦前沿科技探索和创新性、突破性研究,聚焦社会需求问题,注重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增强教师与学校的情感,激发教师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战略融合,增加干事创业的激情,利于创新成果的产出。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专业课教学中。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注重启迪创新思维,注重解决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实现创新素养大面积培养。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中注重知识的原理和应用效果,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转化为创新的能力。这不但保证了创新能力培养覆盖面和效果,而且会推进教学改革,久久为功,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改变。学生不需担心所学知识中的机械性、记忆性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另外,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激情。
新评价平台是教师潜心进行创新的保障。之所以称为新评价平台是因为该平台将创新作为科研的最终目标,是高校破“五唯”背景下,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后的评价平台,也是不再简单将论文、项目数量与绩效和晋升挂钩后的评价平台。在新评价平台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前沿、安心做原创研究,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将成果向产业转化,可以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平台解决学生内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大面积培育问题。需要高校层面制定政策引导,根据专业设置,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教师聚焦教学改革,通过改革专业课教学和考核方式培训学生批判思维、探究能力;依托驱动创新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使教师和学生产生“共振”,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
创新实践平台解决学生内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个性化培养问题。一方面,高校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教师进行产教融合,增加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出台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各类竞赛和实践进行学分认定;实现弹性学制,保证学生毫无顾虑地参与创新实践。另一方面,教师提升自身创新指导能力,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或参加各类竞赛。教师也可对具有强烈创新意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着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评价改革是高校创新主体角色重塑的机遇。高校内生动力是创新实施的根本,教师的主导和平台的保障是创新落地的关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破“五唯”评价体系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只要高校资源获取、学科评估的方式没有彻底改变,只要以论文、项目数代表的量化指标仍占较高权重,高校的创新主体角色重塑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