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杰
(日照市东港区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医院管理科,山东日照 276800)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通过对采集的血液样本、痰液样本、尿液样本、粪便样本等样本采用生化检查、免疫检查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等方法对其中细胞、微生物及各种不同的物质进行检测,从而为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2]。因此样本的检验质量也决定了患者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另外,还可能因检验结果出错而造成医患纠纷[3]。而临床检验样本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操作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样本采集、准备、送检、处理检验等各个环节中的不当操作都可能造成检验样本不合格,进而影响最终检验的准确性[4]。因此,如何做好临床检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减少不合格样本,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关键问题[5]。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能针对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改善计划并确保计划规范化的实施,周而复始,不断提升管理质量[6]。研究显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科室质量安全管理的改善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7]。本次研究在基层医院检验科中应用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检验科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日照市东港区卫生综合服务中心检验科5 200份检验样本为研究资料,按常规管理模式和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 600例。两组检验样本类型及来源科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在检验科行检验的血液样本、痰液样本、尿液样本、粪便样本、无菌体液样本、分泌物样本;②受试者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因故取消样本留存;②受试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配合取样。
表1 两组检验样本类型及来源科室比较 [例(%)]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检验科的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过程如下。
1.2.1 计划阶段(P) 成立实施质量管理小组,首先对检验科2019年不同类型检验样本的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头脑风暴和鱼骨图的方式针对不合格样本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取样操作不规范、样本凝聚、样本溶血、样本量不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样本信息有误,见图1。针对以上原因对样本准备、采集、处理、检验各个环节的相关影响因素讨论改进措施,制定细致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图1 不合格样本形成原因的鱼骨图
1.2.2 实施阶段(D) ①制定检验科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明确质控目标。针对样本准备、采集、处理、保存、送检、检验各个环节,结合不合格样本的形成原因制定检验科管理规范和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各临床科室和检验科之间的沟通,并安排专人送检,优化各流程的连贯性增强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②定期开展培训,强化技能和意识。对医护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对样本检验的各规范操作流程、具体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培训,对不同类型样本的不合格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讲解,强化无菌操作意识和时效意识,提高其责任心,并对样本采集、样本处理、抗凝剂的使用、检验等相关操作进行技能培训,开展技能考核,促使工作人员能严格遵循采集时间要求,规范采集样本的操作,科学安排采血管的使用顺序,检查好采集器械是否符合要求,控制好抗凝剂的浓度,做好手和局部的消毒,核查样本信息,规范送检的时效性。③加强受检人员的宣教,排除干扰因素。对于受检人员样本采集相关宣教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进行整理归纳,加强医护人员对于受检人员的宣教,指导受检人员在取样前合理饮食和规律作息,并对需要受检者自行采集的大小便、体液样本取样的具体要求和质控要点进行强化指导,监督受检者规范接取样本并及时送检,排除干扰因素,减少样本污染。④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问责追责制度。明确落实每个人员的具体职责,每一环节的职责人员做好相关检查记录,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对检验各环节进行现场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对于相关检查记录缺失的要求补全,对于操作不规范造成不合格样本的情况要追究到具体责任人,做到有责必究,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1.2.3 检查阶段(C)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每天对样本准备、采集、处理、保存、送检、检验各个环节中的操作规范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统计每周不合格样本的发生情况。
1.2.4 处理阶段(A) ①汇总问题,分析整改效果。质量管理小组对每个月不合格样本的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分析本阶段的整改效果,并及时反馈给相关工作人员。②开展点评和通报,做好监管和责问。每月在院内例会中进行不合格样本整改效果的点评,评价整改的实施效果,通报不合格样本的相关责任人,根据个人表现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奖惩分明,并将科室质控结果与绩效挂钩。③查找问题所在,促进持续改进。结合常规检查结果对整改实施不到位的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问题所在,寻求解决措施,并在下一个循环进行解决,以促进检验样本质控的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检验样本总体合格率,并对各类型样本的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质量控制不同阶段不合格样本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检验样本总体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样本的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9.46%、97.85%,研究组的总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检验样本总体合格率比较 [例(%)]
2.2 两组各类型样本的不合格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血液样本、痰液样本、尿液样本、粪便样本、无菌体液样本及分泌物样本的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类型样本的不合格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质量控制不同阶段样本的不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质量控制不同阶段样本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质量控制不同阶段样本的不合格率比较 [例(%)]
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承担着各种样本的检验工作。而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进行疾病诊治的关键参考依据,因此检验科工作质量与患者的诊疗效果均有着直接的关联[8]。做好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减少不合格样本,保障检验结果的真实可信,对于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隐患有着积极的作用[9-10]。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早期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四个阶段循环性的实施,从而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螺旋式地提升管理质量[11-12]。本研究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在计划阶段成立实施质量管理小组,首先对不合格样本的现状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讨论样本检验各个环节的改进措施,制定细致的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在实施阶段,开展定期培训和操作技能考核,并加强科室间的沟通,明确各人的具体职责,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检查阶段定期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统计不合格样本的发生情况,并在处理阶段总结评价整改的实施效果,实施相应的奖惩,分析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的起点[13]。PDCA模式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在每一次循环中改善一定的样本检验相关问题,通过首尾衔接的不断循环促进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4]。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总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液样本、痰液样本、尿液样本、粪便样本等不同类型样本的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质量控制不同阶段不合格样本的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与何建等[15]的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工作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全面改善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质量,提升样本检验的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