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
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已确定的情况下,思政课一线教师要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作风,深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一、提高认识,明确创新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树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政治思想品德。其实,创新素质的一些内容本身就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的内容有关,如创新所需要的独立的人格意识、民主的积极参与精神、坚韧不拔的身心意志力、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联系、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等,它们本身就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的应有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是我们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思想意识。
二、改善教风,夯实创新素质的心理基础
创新,需要良好的心理。其中,独立的人格意识和民主的积极参与精神是创新素质的心理基础。
思政课教师应发扬教学的民主作风,淡化课堂的威严色彩,使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并敢于辩驳。走下讲台的教师,与学生同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久而久之,能消除学生不敢提问的恐惧心理。淡化了课堂的威严色彩后,课堂就能为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特性才能提供平等的机会,学生的微小进步和点滴成功都会得到集体的关注和认可。学生在民主气氛里学习、生活和成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独立的人格意识和民主的积极参与精神。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积极完善教学方法。
要设疑引思,变“灌”为“导”。在教学中,要改变由教师包讲包解的做法,引导学生去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要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大胆、独立思考问题的课堂氛围,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和不正当言论,教师不做批评,只做引导,应坚决抑制尖刻、粗暴、冷淡和不信任的态度出现。
变单一口授为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应富有创新精神,要善于运用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内的多种方式方法,对于课堂教学的导入、巩固、练习、板书等各个环节的处理方式要力求灵活多样,生动地呈现枯燥的思政理论知识,显示其内在活力,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識”。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渗透刻苦自学成才事迹和科技方面的创造发明事迹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自学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时事政治的热点材料或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材料,向学生提出“研究”的题目,引导他们看书、查资料,自己动脑动手去寻求、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习惯以及成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要加强学生建设性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可以采用辩论赛、批驳题、辨析题、画漫画、写考试反思等形式。
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思政课新课程教学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书本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展和巩固创新能力。
其实,新课程教材紧贴社会现实,而且每课后面都有活动建议,有利于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这些优点,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大赛、科幻故事比赛等。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的良好思想品德,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原理等,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写出政治小论文,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以培养其“发表意识”。
五、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坚持创新意识的价值导向
在考试改革方面,要发挥考试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作用。在考试内容上,应减少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所谓“标准化”的、限制学生思维的客观题的分量,适当增加辨析题、分析说明题、方案设计题等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观题。在考试方法和学生成绩的评定上,应将笔试与面试、调查报告或政治小论文等形式结合应用,把学生的卷面成绩与学生在思政课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个性发展等结合起来,力求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