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成
他中学没毕业,却做了十几年的乡村教师,之后还成为大学教授,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等校执教;他对经史子集均有研究,堪称一代通儒,尤以治史闻名,著有《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朱子新学案》等;他54岁时白手起家,远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他一生以教育为业,五代弟子,冠盖云集,被誉为“一代儒宗”“国学大师”“一代宗师”……
他,就是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的钱穆先生。
人物角度一:早慧,听来“读书法”。
钱穆,字宾四,1895年7月30日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世家,小时便接触传统典籍,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七岁,钱穆被送到私塾读书。他记忆力过人,9岁时便能背诵《三国演义》。 有一次,父亲教导钱穆的哥哥读《国朝先正事略》。父亲讲到曾国荃攻破金陵,李成典、萧孚泗等先入城有功。钱穆父亲说,这个地方有隐讳,讀书要知道言外之意——无非就是曾国荃破城,头功却被李成典、萧孚泗等抢去,《国朝先正事略》用春秋笔法表达了作者态度。钱穆在床上偷听到这些,顿时开悟。从此,同样读书,钱穆会比别人有更多收获。
人物角度二:雷打不动的“读书种子”。
12岁时,父亲去世,临终前对钱穆的遗言只有一句话:“汝当好好读书。”此时孤儿寡母,家境贫困不堪。但钱穆的母亲坚持不让孩子辍学,她曾言:“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氏家族保留几颗读书种子。”于是,哪怕是穷到年夜饭都是家族施舍来的地步,钱穆兄弟仍然继续学业。
1907年冬,钱穆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开始了三年零三个月的中学读书生活。在常州府中学堂读四年级时,学校发生了学潮,钱穆、刘半农、瞿秋白等是学潮的代表。最后钱穆退学,回到了七房桥老家。由于钱穆的国文和历史的成绩为同学之最,年龄又是最小,所以,校长屠元博虽将他除名,但对钱穆依旧欣赏,于是他推荐钱穆到南京钟英中学就读。当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南京钟英中学遣散师生,所以钱穆只得辍学在家自学苦读,他“未尝敢一日废学”,并学习曾国藩的修身精神,每天早上起床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雷打不动。
人物角度三:学力深厚,格局宏大。
1930年,由于顾颉刚的推荐,35岁的钱穆得到了北平燕京大学的聘请。这年秋天,钱穆北上,任燕京大学国文系讲师,由此开始了他数十年的大学教书生涯。1949年秋,钱穆在香港创办“亚洲文商学院”,1965年正式辞职离开新亚书院,居港办学长达16年之久,钱穆称这16年是他“生平最忙碌之十六年”。 1967年,钱穆夫妇接受蒋介石邀请进驻台湾。
1990年8月30日,在“亚伯”台风的漫天风雨中,钱穆在台北杭州南路寓所里辞世。1992年归葬太湖。
钱穆一生以读书、教书、著书为正业,为后人留下《先秦诸子系年》《刘向歆父子年谱》《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朱子新学案》等八十余部巨著。其学力之深厚,格局之宏大,即便在大师辈出的民国也属于佼佼者。
学者朱学勤认为,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有三种主要形象,其代表分别是鲁迅的社会批判、胡适的自由思想和钱穆的严谨学业。
汉学家马悦然说:钱穆在20世纪中国史学家之中是最具有中国情怀的一位,他对中国的光辉的过去怀有极大的敬意,同时也对中国的光辉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在钱穆看来,只有做到以下两件事才能保证中国的未来,即中国人不但具有民族认同的胸襟,并且具有为之奋斗的意愿。这种文化态度与学术器局,在当今,亦具有深远的启示。
适用主题:大师;识才;时代楷模;格局……
运用示例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与教育史上,钱穆的地位与贡献都自不待言。倘若要用一个词语来总结钱穆的人生,我首先想到的是“一生流亡”。通过钱穆气定神足的著作,或许很难得出这样的印象。但钱穆一生中的几个关键时刻,却都是在“流亡”中度过与展开的:从中学到大学,从北京到江南,从大陆到台湾……一生流亡成为了他终究摆脱不掉的命运,在这点上,钱穆倒是与他毕生追慕的孔子很像——两人都是各自时代中的“丧家之犬”。在流亡中面对国家与个人的各种境遇,他都始终坚持以学者与教师的身份发言,而非尝试直接介入,这是难能可贵的,也难怪有人赞誉钱穆先生是“守己有度”。无论是以传统的“士”的概念来界定,还是用现代的“知识分子”的标准去衡量,钱穆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都堪称楷模。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