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小学 赖冠华
适时适宜的场合开展激励性评价,能够促成事物发展走向成功,士兵战场取得胜利、员工职场倍加努力工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皆需要给予激励性评价,正如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冯梦龙所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具有丰富情感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在肯定和赞扬中奋发学习,激发出更为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评价实施教学,促进课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从而提升学生的“三观”素养,确保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呢?
过程性评价是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既要观察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要区分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最终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学会垃圾分类,发挥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这个活动,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避免合作学习成为优生的独角戏舞台,重优生、轻后进生的现象发生。设立学生观察员,观察员根据教师设计的表格中的项目如:从个人课前准备、分工参与情况、倾听、合作表现、组装完成纸盒玩具、用具的实用美观等等方面对学习小组通过画星的激励性方式进行评价,孩子们争星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学习过程不再做旁观者,避免随大流、懒思考的现象发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特别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对自己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对比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制作,评价自己的纸盒玩具制作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结合同学回答问题的表现,说一说自己对“垃圾分类”有哪些深入的认识,对“变废为宝”的创新性生活运用还有哪个想法,在这个过程性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适时运用身体语言,如点头、赞许的眼神、竖起大拇指等进行激励。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同学间互评,对各组作品完成质量、作品创意表述等进行举手投票,教师最后使用加分画星激励法,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最终,激励法让过程评价“灵活”起来,“垃圾变废为宝”一课教学目标实现了。
单元主题教学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学习,又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结合时事及本地资源,教师设计了《学英雄做红色传人》系列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英雄的事迹,体会高尚品德;向英雄学习,做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在“英雄知多少”这个活动中,大家纷纷将收集到的英雄故事和大家分享,从抗倭名将戚继光讲到抗疫英雄钟南山爷爷,讲到动情之处,他们眼中闪动泪花。活动进行到这里,大家已经能感悟英雄品格和榜样的力量。这时有个男生依然还在举着手,教师示意他发言:“我的妈妈是村干部,新冠疫情爆发后,她没夜没日地值岗,挨家挨户地宣传,正月里她没有陪我吃过一餐饭、看过一次电视,但我一点都不抱怨她。妈妈是我心中的英雄!”话音刚落,四周传来一些微小的质疑声,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大家。教师走到他身边,握着他的手,面向全班同学说道:“妈妈做好本职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她就是身边的英雄,有这个好妈妈做榜样,你这棵小树苗一定会长成苍天大树的!让我们为他的妈妈鼓掌致敬!”他笑了,脸上洋溢着骄傲的光芒。英雄既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也应该是不顾个人安危、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孩子不一样的视角使活动内容更加丰满,使大家对“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英雄定义更清晰,正是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到不同儿童对主题独特的表现,才能对课堂学习的评价“丰富”起来。
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基本理念,让评价有了多维度的着眼处。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要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课前播放同处在中国北纬30°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和骄阳似火的浙江海岛戍边边防军巡逻的视频,课堂上孩子的关注点不同,有的孩子关注边防军的辛苦,有的则对画面中的地形气候产生了好奇心。教师及时对在地貌形成、气候成因的知识掌握好的孩子进行激励性评价:“你懂得地理知识好多呀,真是班里的地理小王子。”也对为戍边战士守护国土无畏艰辛的精神感动的孩子同样进行激励评价:“是呀,老师也和你一样感动,我们的安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他们有了爱国情感的投入,引发了孩子们全过程主动参与学习,他们不但知道我国幅员辽阔,更加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视野更加开阔,更为积极主动而有深度地开展知识探究内化,达成了深度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随时发现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都应即时评价,及时表扬。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评价客观性同时也特别要注重差异性个体的纵向评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评价,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国家》根据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祖国辽阔,山河壮丽,56个民族虽地形差异,生活习惯不同,但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课前教师设计了单元预习单,在交流中,能力强的孩子有的化身成了导游,有的像个小小地理学家侃侃而谈,学习能力稍弱的孩子因为没有充分的资料,羞于交流。如何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呢?在肯定了优生的精彩表现后,请一个孩子朗诵耳熟能详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及时评价:“你饱含深情的朗诵也让我觉得祖国山河无限美!谁再来带领大家领略祖国的山水呢?”接下来一张照片、一首歌曲、一幅画,这些简单又能抓住主题的介绍使大家活跃起来。教师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兼顾差异,使学生体验到被认可的快乐从而树立信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文化。
其次布置作业时要有层次,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完成情况客观评价,及时鼓励,如加上笑脸、星星等图形或是“有进步”“加油,越来越好了”等他们乐于接受的鼓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大差异,要给予不同学生相应的激励性评价,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评价要中肯,使其消除骄傲心理,对后进生的评价要积极富有期待,使其提升学习自信心,通过有差异的评价促使学生在其相应的认知层面上获得相宜的发展。
用真诚的心去温暖孩子们,用爱伴随他们成长。“亲其师,信其道”,一句温暖的话,一个有爱的动作都可以点燃孩子的信心,带给前进的动力。一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健康过冬天》话题讨论:如何进行冬日保健?有着一定生活经验积累的孩子们很快就能说出积极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保暖等保健方法。这时平时成绩较差的惠康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小手,教师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请他回答,“冬天保健还需要擦面霜,不然皮肤容易干裂。”他低着头小声回答。看着他被寒风吹得起皮的小脸蛋,教师不由一阵心疼。由于家在郊区,小小年纪就在校寄宿,父母在外务工,降温天也无法及时送来衣物和护肤品。这时教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瓶儿童霜,说:“今天你学习特别认真,还积极回答问题,你的建议非常好,老师送你个礼物。”他惊喜地接过,接下来的活动他始终充满笑意,全神贯注地参与。
对于特殊生的评价必须要根据其特殊性具体分析,做好有的放矢。子轩同学幼年时右腿受过重伤,因为家人过于呵护,所以比较任性,身体残疾形成自卑心理,为了引起众人的关注,常惹事生非,是比较特殊的孩子。三年级《生命最宝贵》一课,在指导孩子们阅读文本资料,为了突破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难点。教师继续追问:请设想一下,如果你身体的一部分受伤了,你的生活和学习会遇到什么困难?对于家庭有什么影响?对于这个问题,多数孩子沉默了,毕竟只是设想,无法一下体会。这时教师把目光投向子轩,他涨红了脸,慢慢站起来,低声说:“我受过伤,家人很难过,如今我还老让爸妈操心,我对不起他们。”看来,道理他是懂得的,只是有时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教师走到他身边,紧紧地拥抱他,“谢谢你能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说出来,你的讲述会给大家提个醒,爱惜身体,珍惜生命,老师和同学也一定会帮助你解决困难,要相信大家都是爱你的。”这时教室内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聆听、思考,紧接着自发地鼓起了掌。相信拥抱和掌声会让他觉得温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有可喜的变化。
创设情境,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为学生的知识生成留下自己思考、表达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能够取得多少实效,我们无法去预估,教师能做的就是在课前备课时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成效给予及时的关注并进行激励评价。《生命是宝贵的》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希望用亲身的体验来更进一步体会妈妈在孕期的辛苦。同学们把事先塞满东西的书包背在胸前完成弯腰捡东西、走路上班、趴在桌上休息的几个动作。不少孩子纷纷表示,看似简单的动作,完成起来却非常不容易。其中有个孩子说:“在模仿妈妈的过程中,除了感到身体不舒服,心也累得很,因为我不但在书包里装了衣服,还在衣服里包了一个鸡蛋。”“为什么呢?老师并没有要求啊?”“这个蛋可以孵出一只小鸡,是个小生命,要保护好这个小生命,我一点都不能放松,所以才五分钟就累得筋疲力尽。”看着他汗流满面的小脸,教师感慨地夸赞:“在妈妈眼里,娇嫩的小生命何尝不是个易碎易破的鸡蛋呢?你的创新体验使你更能体会妈妈的辛苦,你真是会动脑、又懂感恩的好孩子。”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出人意料的情况及时激励,培养了创新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以活动来贯穿课堂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常会结合每课知识点进行创作,作品非常丰富。教师要结合学生动手操作需要搭建展示平台,在学生展示“成果”过程中适时给予激励,委婉指出不足,及时把评价反馈给学生,促进有效地完善改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十分丰富,例如,班级展示栏里交通标识手抄报、爱护环境宣传标语等常常更新;为小树写的心愿卡挂在树杈上,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有说服力的“反对浪费、提倡节俭”宣传画在学校食堂张贴;在我县“喜迎建党100周年主题阅读征文”活动中,孩子们都踊跃投稿,优秀的作品在每周班会上进行朗诵;给学校广播站投递介绍当地风俗、对环境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等稿件……再加上教师激励性的点评,每次得到大家的认可,孩子们们都欢欣不已。一方面将激励被展示学生再接再厉,另一方面,激励和启发其他学生上进。
总之,有了激励,师生间情感增强;有了激励,教学过程更完美;有了激励,三维目标实现有了动能;有了激励,学生敢于自信大胆表现;有了激励,学生有了爱和尊重;有了激励,学生有了展示平台。作为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以自身积极的态度和满满的正能量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让所有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他们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让激励性评价充满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吧!令学生如沐春风,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