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中以国际科技成果直通车对中以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围绕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产业,现场多家本土优质企业展开国际化对接。这只是中以合作创新的缩影。
细数中以建交30年来走过的点点滴滴,两国相隔万里,但交流紧密。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以关系健康发展,各领域合作硕果累累,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不断推进。一转眼,已三十而立。
一方面,两国合作打造了中以常州创新园。自揭牌成立以来,园区已集聚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超过150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超过40个,成为两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另一方面,两国搭建了中以(上海)创新园的创新合作平台。自2019年年底成立以来,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的孵化培育服务。目前园区已集聚了大量优质中以创新创业企业和项目,主要涉及生命健康、互联网信息、人工智能三大板块,落地了约数百项知识产权。
为了推动中以合作创新转型升级以及迎接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普陀区正举全区之力支撑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两大重大科技战略项目。同时,围绕经济数字化转型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为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应用创造广阔空间,加快形成数字经济的竞争新优势,逐步实现从商贸大区向科创大区、数字强区的“蝶变”。
当前,普陀区正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过程中实施高标准管理,以“科创驱动转型”的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宜居宜创宜业”的目标引领高品质生活。相信今后,普陀区将以擦亮“中以(上海)创新园”这块金子招牌为契机,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华东科技》也将继续关注中以之间合作与创新,为国际化道路的蝶变升级传递更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