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晴
(池州学院 安徽池州 247100)
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科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研究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几点教育措施,旨在为增强高校动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增强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育人水平提供帮助。
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涉及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知识,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性学科。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环节,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积累与专业技术提升,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形成正确的人文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可以满足市场对动画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此,高等院校在动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环节,应当尽量引入具有先进思想与先进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确保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满足市场对专业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当提升价值观念引领效果,丰富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分析、设计各个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框架体系,在潜移默化之间完成课程思政引导,培养具备良好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动画专业人才,确保教育理念与学生现实生活高度贴合,早日成为动画产业发展的有效助力[1]。
在高校动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思政觉悟。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正式进入思维多元化发展时代,多元化价值观念充斥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在完成动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与价值观念也极为关键。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展开正确引导,助力学生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在学习环节乃至后续的工作环节,拥有更加出色的表现,这不仅是高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与动画专业发展存在密切关联。
在高等院校开展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条件。为此,高等院校可以在动画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引入思政教育元素,创设思政教育课堂,激发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视程度与关注程度。并且使学生结合自身见解,分析社会热点话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而且可以确保学生将自身观点充分表达,凸显学生在动画专业课程学习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环节始终对现实生活以及国家发展保持密切关注。而社会热点话题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可以激发学生对自身发展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深度思考,从而显著提升动画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之间的契合程度[2]。
新时期背景下,动画专业人才在动画作品创作环节,不仅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动画专业知识,而且动画作品当中所呈现的核心内涵,应当与群众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可以真实反映群众生活,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正因如此,在高等院校开展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应当注重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底蕴展开科学培养,确保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生展开价值观念引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思政意识以及道德观念,可以确保高校动画专业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获取创作灵感,并且将自身的所思所想融入动画专业课程学习环节乃至后续的动画作品创作环节。这样学生创作出的动画作品,富有真情实感,其中所呈现的作品内涵更加深邃、厚重,可以有效激发群众共鸣[3]。
结合目前国内动画专业发展现状开展分析,要精准掌握具体信息。国内部分高等院校针对动画专业实施缩减招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市场对动画专业人才需求量并未出现大幅度提升,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动画专业人才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无法满足动画专业市场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动画专业创新发展要求动画专业人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但目前高等院校动画专业毕业生在专业对口岗位表现不佳,多数学生无法将自身在校期间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应用于动画作品创作环节,缺乏动画专业发展所需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仅如此,由于并未接受系统化思政教育,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底蕴,难以满足动画专业市场发展需求。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在人才培养环节并未达到预期要求,还须结合以往的教育经验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并且在教学改革工作实施环节,引入动态化评价机制,结合动画专业课程改革要点以及现存问题,探索更为高效、更为优质的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加强课程思政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凸显课程思政的深度内涵价值,提升高等院校动画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效果[4]。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不同程度转变,因此高等院校为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培养大批量高素质人才,应当在实践教学环节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更为高效、更为优质的教学模式与先进教学理念。思政教育活动不再以单纯的理论灌输形式出现,而是要注重与专业课程融合开展。在融合环节探索两种独立教学活动与教学模式的契合之处,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与作用。其中思政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观念、世界观念与人生观念,确保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环节不断接受先进文化与先进思想的引导。而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储备展开培养,提升学生与就业岗位的契合程度、提升学生在就业环节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学生顺利进入专业对口岗位,并且将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应用于岗位创建环节。在为自身赢得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为动画专业创新发展提供助力。新时期背景下,动画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融合,可以顺利培养出具备良好政治觉悟的技能型人才,为动画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与动画专业平稳发展、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背景下,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正确指导下,将先进文化理念引入动画专业课程当中,将其作为课程思政改革工作的突破口,将动画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载体,构建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平台,推动文化自信理念与课程思政理念协同发展。共同探索具备良好教育意义与实践性质的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构建更加完善的动画专业育人体系,培养出大量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动画专业人才,为高校艺术事业与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改革依据。为此,高等院校应当在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与创新意识,搭建文化自信互动交流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形成自上而下协同发展的高校育人体系。以强化文化自信心为核心目标,探索潜藏在动画专业课程当中的深度文化底蕴,融入价值观念引领内容,净化学生心灵,确保学生更加精准地掌握与梳理先进文化思想,早日成为动画专业创新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5]。
面向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学生搭建文化互动交流平台,其中汇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以及中国革命发展文化内容,高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课程思政改革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为确保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与思政育人活动实现无缝衔接,就需要首先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展开科学培养,对动画专业教育人员开展一系列专业性培训活动,在培训环节不断提升教育人员对课程思政要点的掌握程度,并且引导广大思政教师将课程思政意识融入日常教学环节。学习活动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因此,高等院校还须定期举办思政测试活动,将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纳入年终考核环节,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动画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确保专业教师在先进文化熏陶与考核体系的规范当中,养成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与思政渗透意识,可以针对动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展开深度探索。与此同时,动画专业教师可以在文化互动交流平台中,与专业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互动与讨论,分享教育心得,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为更深层次的课程思政改革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高等院校动画专业课程教学环节,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是课程思政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教育人员应当注重开发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生展开价值观念引领,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案以及课程建设路径,丰富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早日突破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思政教育模式限制与制约,形成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满足现代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与多元化学习需求。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为高校教师教学活动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选择,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更加先进的政治理念。因此,动画专业教师应当注重凸显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环节的主体地位,通过专业知识引领,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与学习欲望。例如,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与课程思政要点,开设时政沙龙活动,提升学生对时政新闻的重视程度与认知程度。而通过开展思政动画比赛,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可以将优质的思政教育元素渗透到比赛环节,使学生在公平竞技的环境下一展所长,早日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各种社会现象。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发展,也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素材,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当中搜索更加优质的教学材料,针对教学材料开展加工与设计,在优质教学内容与新型教学手段的双重加持下,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针对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展开有效培养,助力学生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用型人才,在动画作品创作环节拥有更加亮眼的表现[6]。
高等院校在开展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应当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发挥课程思政在专业型人才、综合型人才培养环节的作用与优势。不断发挥课程思政渗透式育人功能,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展开有效培养。与此同时,动画专业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对动画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环节加强思想引领,确保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环节,形成文化自信心,并且将自身所学专业内容应用于动画作品创作环节,为传统文化弘扬与传统文化输出提供助力。首先,在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环节,应当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政教育元素合理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环节,避免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产生抗拒心理。其次,应当确保思政教育内容与动画专业知识实现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使学生可以在社会调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采风活动当中不断完成知识积累与知识探索,提升专业能力,早日创作出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动画作品。
总而言之,文化自信理念与高等院校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工作高度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显著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保证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与动画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助力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稳步提升,早日成为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