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异质性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22-03-01 06:33刘依杭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2年1期
关键词:异质性产业链农户

刘依杭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郑州 450002)

0 引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之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对此进行了部署和政策性要求,如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等。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不仅能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从而有效对接大市场,而且还能向标准化、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从起步向加速阶段迈进,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短板也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学者们侧重分析了制约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经营规模小且分散、获取信息能力弱、农产品交易成本高、综合素质低、缺乏农业专业技术、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等[1-4]。小农户可以通过订单农业、生产托管等协作生产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订单农业不仅能使小农户与市场有机地联结在一起,而且还能优化配置小农户的生产技术、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实现农村地区增值和包容性增长[5]。但小农户高度分散导致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管理和监督成本增加[6],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小农户参与率低、违约率高等问题[7],小农户更倾向于选择随行就市或口头约定的非合同销售方式,所关心的重点是有没有真正参与其中[8]。另外,小农户通过组织化以集体行动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可以使小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和规模化供应,有利于提高小农户在供应链中的地位[9],只有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才能有效促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产品供应链[10]。此外,无论是以何种方式主导下的经营模式,市场准入、技术培训、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都会激发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积极性。郭欣旺等认为,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原因在于获取市场信息、农业技术培训、农资统一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同时加入供应链也是基于小农户与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和共同努力[11]。刘晓鸥等发现,在契约农业中农业企业向小农户提供良种、化肥、农药和技术服务是其融入农业产业链的主要动力[12]。张莉萍等认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政策会对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产生积极影响[13]。但是,随着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政府的税收优惠和补贴主要集中在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因此,获得农业补贴和信贷支持也是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动机之一[15]。

综上所述,关于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拓展空间。现有农业产业链研究多是基于农业经营主体视角,忽视了小农户自身差异的影响。小农户是否选择融入农业产业链以及选择何种融入方式,关键在于小农户的意愿。因此,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并借助混合Logit模型,分析小农户对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并进一步讨论小农户行为异质性的来源,从而更好地揭示小农户的决策逻辑,有效了解小农户的真实意愿和具体想法。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区域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河南农业农村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取得了较大发展。据河南省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全省共有1 844.68万农业经营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27.09万,小农户生产仍是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16]。基于此,选取焦作市、济源市、鹤壁市、新乡市为代表性样本,分析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9年6月至9月的实地调查。在每个地级市中选择2~4个县(市),从每个县(市)随机选取2~4个乡镇,再从每个乡镇随机选取2~4个行政村,最后从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2~10个农户,走访入户进行访谈并指导填写问卷。为保证抽样的随机性,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率达92.6%。为分析小农户行为异质性来源,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不受农户的主观意识控制。小农户的特征变量分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家庭收入特征、风险厌恶特征(表1)。在个人特征方面,小农户平均年龄偏大,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在家庭特征方面,样本农户平均每户家庭4.41人,每户家庭平均务农人数2.31人,经营耕地面积0.53 hm2,说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户主及其配偶是小农户家庭主要的劳动力来源。此外,兼业农户占样本农户的72.44%,说明兼业收入已成为小农户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在收入特征方面,样本农户平均家庭年纯收入2.74万元,有423户农户认为家庭收入在村中处于中下水平,占样本农户的91.36%,这与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相符。在风险厌恶特征方面,大部分小农户对风险厌恶程度偏高。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1.3 属性水平设置

根据调研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借鉴相关研究以及对小农户进行访谈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参与途径、利益联结机制、服务类型和政策扶持作为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属性变量(表2)。

表2 属性及状态水平设计

1.3.1参与途径。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主要有3种类型[17-18]:一是专业市场对接。通过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形式与经营主体或农户对接,从而整合农业产业链。二是合作组织引领。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三是龙头企业带动。由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通过合同、订单、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形成紧密利益关系,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与小农户联系较紧密,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因此,将参与途径属性设定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两个状态水平。

1.3.2利益联结机制。小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具体表现为市场联结、合同契约联结、参股联结、承包约束机制4种形式[19]。因此,将利益联结机制属性设定为4个状态水平:一是松散的合作关系,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上随机收购小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二是订单合约,即小农户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既定价格签订生产或农产品供销协议;三是反租倒包,即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土地承包后进行转租或发包给小农户,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四是股份合作,即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

1.3.3服务类型。实地考察发现,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所获得的服务主要包括农业信息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物流支持。借鉴已有研究[20],将服务类型属性设定为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仓储物流服务、农业信贷服务4个状态水平。

1.3.4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国农业政策扶持主要体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金融支持政策,如农业低息贷款、农业信贷支持等;另一种是财政补贴政策,如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根据我国农业扶持政策的实际情况,将政策扶持属性设定为农业补贴、政策性金融支持和没有政策扶持3个状态水平。

根据上述属性及其状态水平的设定,可以得到96个组合选择集(2×4×4×3=96),而小农户在这96个组合选择集中进行选择将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出于问卷质量和研究可行性考虑,采用正交设计将选择集减至12个,保证各选项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选择集包含两个备选选项和一个“不选择”选项(表3)。

表3 选择集示例

1.4 研究方法

选择偏好及异质性研究最常运用的是选择实验法和混合Logit模型。选择实验法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要素价值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21],该方法通过向决策者提供不同的属性和属性水平组成的选择集,要求决策者权衡每个选择集中的多个备选情境,并从中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效用的方案。混合Logit模型则克服了不满足非相关选择独立性假设而导致的结果偏差,可用来解释行为意愿差异问题。基于此,借鉴已有研究[20,22-23],从小农户层面出发,运用选择实验法和混合Logit模型探究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行为异质性的来源。

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2.1 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选择偏好

运用Stata 15.0统计软件对463份样本数据进行混合Logit模型分析。在处理过程中,先将常数项以外的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将不显著的变量设定为固定参数变量,然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进行检验,直到方程中所有变量基本显著为止。经调试,最终将龙头企业、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农业补贴设定为随机参数变量,将合作社、订单合约、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农业仓储物流服务、政策性金融支持、替代常数项(ASC)设定为固定参数变量,建立模型Ⅰ进行混合Logit模型分析(表4)。McFadden’s LRI(似然比指数)为0.224,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

表4 混合Logit模型估计结果(模型Ⅰ)

2.1.1参与途径属性变量的影响。龙头企业变量系数为负,且在5%水平上显著;合作社变量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龙头企业的组织形式会降低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而合作社能提升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积极性。其原因可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织载体,小农户与合作社有着天然的相近性和亲缘性,而且在利益分配上合作社更是以农民为主体,更受小农户的喜爱。

2.1.2利益联结机制属性变量的影响。订单合约、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的变量系数均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订单合约、反租倒包、股份合作是提升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融入意愿的主要因素。但小农户更倾向于以订单合约和返租倒包的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而以入股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的意愿较低。其原因可能在于一些小农户对股份合作认识不足,对入股后所期望的收益有所担忧,认为无法像订单合约、返租倒包的方式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因此,参与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2.1.3服务类型属性变量的影响。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农业仓储物流服务的变量系数均为负,且分别在1%,1%,10%水平上显著,说明这3种服务会降低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这可能是由于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单纯的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和农业仓储物流服务对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增效可能不明显,而且这3种服务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在价格上并没有明显的优惠。

2.1.4政策扶持属性变量的影响。农业补贴、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变量系数均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农业补贴和政策性金融支持能显著提升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并且相对于后者,农业补贴的效用更加明显。农业补贴是政府提供的一种无偿性转移支付,更受小农户的欢迎。而政策性金融支持主要以优惠信贷利率补贴的形式减免相关税费,但在现实中,大多数小农户很难从金融机构中获得信贷支持,而且在思想上也存在抵触情绪,因此,积极性不高。

2.1.5替代常数项的影响。替代常数项(ASC)显著且为负,说明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具有较强的融入意愿。

2.2 小农户行为异质性来源

模型Ⅰ中随机参数变量的标准差系数较大且显著,说明小农户对龙头企业、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农业补贴的行为存在异质性。而将固定参数变量设定为随机参数变量时,其变量系数和标准差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小农户对合作社、订单合约、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农业仓储物流服务、政策性金融支持、ASC的行为不存在异质性。基于此,在模型Ⅰ的基础上建立混合Logit模型,进一步探讨小农户行为异质性的来源。

引入小农户的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收入特征变量、风险厌恶特征变量与随机参数变量的交互项。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除兼业情况、家庭年纯收入、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以外的其他变量和随机参数变量的交互项均不显著。兼业情况、家庭年纯收入、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与随机参数变量的交互项绝大多数在1%~10%水平上显著,说明兼业情况、家庭年纯收入、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是小农户行为异质性的来源(表5)。

表5 引入交互项的混合Logit模型估计结果(模型Ⅱ~Ⅳ)

模型Ⅱ中,龙头企业和兼业情况的交互项系数为0.235,且在5%水平上显著。从交互项系数方向可知,兼业情况对小农户融入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兼业化程度越高,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就越低。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小农户从事非农工作,造成小农户对非农收入的高度依赖。模型Ⅲ中,龙头企业、农资供应服务和家庭年纯收入的交互项系数分别为0.165,0.392,且分别在5%,10%水平上显著。从交互项系数方向可知,家庭年纯收入对小农户融入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家庭年纯收入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模型Ⅳ中,龙头企业、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和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的交互项系数分别为0.676,0.948,0.686,且分别在1%,10%,1%水平上显著。从交互项系数方向可知,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对小农户融入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越低,小农户越倾向融入农业产业链。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收入因素是小农户行为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对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一方面,兼业情况反映了小农户收入结构上的差异。从小农户的视角来看,小农户非农收入占比越高,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依赖度就越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且呈现出农户普遍兼业化的现象,形成高收入的农户非农就业比例较大、工资性收入比例较高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导致小农户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入意愿不高。另一方面,家庭年纯收入和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则反映了小农户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收入水平低的小农户务农意愿较强,希望通过融入农业产业链来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小农户对融入农业产业链具有较强的意愿。在选择偏好方面,小农户更倾向于以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并且订单合约、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提升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意愿的主要因素。由于小农户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以及缺乏有效获取市场信息的手段,单纯的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和农业仓储物流服务并不能有效提升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意愿,而农业补贴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对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普惠性直接补贴所带来的效用更加明显。小农户对龙头企业、农资供应服务、农业信贷服务、农业补贴的行为存在异质性,主要源于小农户兼业情况、家庭年纯收入以及收入在村中所处水平的差异,三者对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3.2 建议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要加强对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理念普及,推广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的路径和经营方式,提高小农户生产集约化水平;二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小农户的教育力度,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升小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能力,让广大小农户积极融入农业产业链,分享现代农业的成果。

全面提升小农户综合素质。一是转变小农观念,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让小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相互信任,看到切身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从而积极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去;二是加强科技和管理培训,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定期定点技术培训,建立专业的咨询平台和农业新型技术网络,提高小农户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增强小农户发展能力和获得感,充分利用互联网普及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模式和经验宣传出去,形成鼓励支持小农户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融合,从而向小农户进行全面覆盖,让小农户搭上信息化快车;二是支持培育一批面向小农户的信息综合服务企业,加强技术指导、创业孵化、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信息互通、交易联动、资源共享、开放规范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有关土地管理权、所有权、使用权的信息发布、资产评估和交易服务。

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不断探索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有机联结起来,围绕小农户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实行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利润分成方式,向小农户提供资金融通、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一系列服务,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提高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体系。

猜你喜欢
异质性产业链农户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筑牢产业链安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粮食日 访农户